京剧吧
关注: 114,510 贴子: 1,806,649

网络京剧艺术交流平台

  • 目录:
  • 戏曲
  • 10
    孔在齐  程砚秋在演出时在戏院中向观众派发唱词,这是他的聪明之处(或许是罗瘿公的主意),因为这样一来,即使是新编的戏,大家对照唱词,也不会不知道他在唱些什么了。以前看戏,戏码只写在戏院门口的水牌上,或者登在报纸广告上,说明书之类的东西是没有的。在戏院中派发戏单是民国以后的事。程砚秋把唱词印出来临场发给观众,是一个“新发明”,它使捧场客看着唱词而听得摇头晃脑,太太们甚至在听到哀伤时拿手绢抹眼泪。就这
    梨园独帜 19:07
  • 3
    刘九如  郭叔,号仲衡,艺名亦仲衡。1890年7月7日生,殁于1932年12月28日。他诞生在一个世代中医之家。父亲郭旭,号少文,曾任清朝军医局总提调之职。郭家又被称做北京“烟郭”(经营叶烟),在北京崇外东力士营第一个设的烟局子。当时,烟行是一大行。  
    szh8588 17:33
  • 38
    戈宝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诸葛亮设计了“空城计”这一神秘战术,在文学上制造了一个极大的悬念。司马懿大军压境,而诸葛亮坐镇的西城又毫无防御力量。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能有什么应急措施?他的空城之计是否能够有效退敌?这是一个极大的悬念。正是这个悬念,吸引着前辈艺术家的关注,他们绞尽脑汁,投入心血,创作了成功的京剧演出剧本。其实,这个悬念早就不是什么“悬念”了,《空城计》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
    梨园独帜 16:37
  • 5
    一张大的老照片,请教下照片中是谁,谢谢
    梨园独帜 10:45
  • 153
    我真的受不了了,抖音刷到的京剧视频,评论区总有人说德云社,还说不如德云社,我真的服了,张建国的数太保,下面居然有人评论说不如张九成,德云社是搅屎棍吧,对于陶阳怎么评价,感觉被德云社耽误的京剧演员
  • 6
    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年轻人喜欢戏曲吗。偶然看到的一个戏曲元素的手游,有戏迷一起吗#京剧##游戏#
  • 0
    B站上看到他的直播录屏,他说和谭元寿生前关系很好,还和王蓉蓉、赵葆秀关系很好,他到底啥来头?为啥那么喜欢骂迟小秋?他是哪方的人呀
  • 10
    我所在的京剧团最近在排四郎探母,作为一个有幸能在里面出演一个小龙套的社员,希望记录下大家排练的过程,算是这一独特经历的某种纪念吧。
    Clala 11-19
  • 9
    文载道(金性尧) 前记  几年来因时常看看旧剧的缘故,虽然说不上有什么研究或评骘,但还可以说是一个台下的爱好者,像我对于旧艺术中的书画等一般。这一篇文字,也就是我很久想动笔的——记得从前碰到本刊吴江枫先生时,曾经说起我打算写几千字剧话。当时他似乎表示有点踌躇。因为我不是一个有名有实的所谓“剧评家”,写的东西因而也不能适合“剧评”的水准。但我终于不量力的写出来了。原因的一部分,则正惟其我不是一个“剧评
    梨园独帜 11-19
  • 5
    翁偶虹  在梅、程、荀、尚“四大名旦”形成的时期,老生行里的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同样受到观众的推崇,称为“三大名生”、“老生三杰”。他们三位之中,以高庆奎的嗓子最冲,戏路子也最宽。他以刘鸿升刘派的戏而成名,同时也演孙菊仙孙派的《逍遥津》,谭鑫培谭派的《定军山》、《珠帘寨》、《状元谱》,汪桂芬汪派的红生戏《华容道》,王鸿寿王派的红脸戏《单刀会》,贾洪林贾派的做工口白戏《铁莲花》,武生戏《连环套》
    梨园独帜 11-19
  • 13
    四戒堂主人  今伶人之自标派别者,例如旦角每言“梅派”“尚派”,极其模仿能力,无非本为“第二梅兰芳”而已,既为“第二”,便不值钱!何况每人之环境造诣根本不同,学梅学程,终非梅程。其“挂羊头卖狗肉”者,则每况愈下,更不值一论矣!
    梨园独帜 11-18
  • 5
    叶盛长 戏剧报 1985-05 掐指一算,我在梨园行工作,已有五十五年了。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我悟出一条道理,唱戏离不开观众。演戏时,观众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演员在舞台上往往有些下意识的即兴表演,这种表演必经观众的检验,观众叫了倒好,说明它不成功;观众鼓了掌,就说明用得恰如其分。有心的演员以后就把它固定下来,成为他独具的一种表演特点。这是受观众启发得来的。所以,当演员的一定要与观众打成一片,博得他们的理解与支
    梨园独帜 11-17
  • 1
    孙家斌 为了清楚便利说明京剧音系的特点,我们以北京话为对照依次论述如下:
    梨园居士 11-17
  • 5
                        关于《文昭关》伍员换髯口
    梨园独帜 11-16
  • 5
    聊京剧 (一) 手 旦角的手为兰花式,手的基本动作:划掌、摊掌、端掌、分掌、扬掌、穿掌、掏手、翻腕、晃手、颤手、云手等。手的运用要点,主要是弧形运动,刚柔适度、节奏分明。
    梨园独帜 11-15
  • 3
    咚咚锵 古振威   2010年4月24日晚“空中剧院”的“纪尚”演出,让我们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南天门》。
    湖神仙 11-14
  • 1
    这是第三遍,每次夜深人静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都会唉声叹气的。 受了多少苦,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啊! 也许,这才是现实版的活着吧!
    湖神仙 11-14
  • 1
    四戒堂主人 旧年余感  一、民国已经三十年,而始终阳历年没有阴历年来得热闹。但是若以听戏而论,现在的阴历年却又与笔者幼时之所谓过年大不相同!那时普通人家的子弟一年到头哪有机会听几回戏?想听戏,就只好盼过年了。手艺人买卖人亦是这样。到听戏这一天,把特为过年做的新衣服穿上,随着大人在戏馆子一坐,真有说不出的一种高兴心情。专以戏说,亦真热闹,文戏武戏玩笑戏总有七八出之多,小孩爱热闹的固然趁愿,大人讲究听两
    梨园居士 11-14
  • 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比较好的时期,一切都算比较自由度宽松的! 如今的一些过度保守僵化又像是回到了旧社会,就拿京剧艺术亦是如此! 如今的某些人总是用抱残守缺一成不变来对待京剧,好像是显示他们最为正宗标准一样! 岂不知如此正是最为愚昧无知的具体表现,因为天底下就没有不变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所有一切都应该是随着时代发展来与时俱进的,而绝非简单化的固步自封! 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所阐述的“移步
  • 74
    我先来 李胜素(请大家不要引战,和谐讨论)
    wonwon523 11-12
  • 54
    请各位撇开个人成见,客观求实的评价一下裴的京剧老生,她晚年是学余,调门是高,个人感觉有点造魔,请大家评价一下(对事不对人,只评价技巧,那些爱屋及乌的人士请客观评价)
    wonwon523 11-12
  • 19
    张玉笙、苏安 唐山京剧团演出的现代京剧《节振国》,是由徐荣奎先生设计唱腔和担纲主演,徐荣奎先生身为京剧团的团长,白天处理有关的各种事项,晚上又有不断的演出任务,繁重的工作及演出的压力,逐渐地耗损着徐先生的健康和体力,人到中年就得病了,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心脏病,“硝酸甘油”也就成为了必备之物。
    梨园居士 11-12
  • 1
    少若  谭五(小培)为老谭哲嗣,因天赋关系,艺不能出神入化,然于目下老伶凋谢中,小培允称凌霜雪之松柏。余最嘉其长处,即在一生守绳墨,不作“创作”家。
    梨园居士 11-12
  • 5
    徐城北  梨园确实有同性恋,但很避讳   记者:男旦与坤旦的表演,艺术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坤旦出现之后,很长时间里她们的艺术造诣或名气依然没有超过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男旦呢?
    梨园独帜 11-11
  • 3
    李克非   1923年,梅兰芳与言菊朋联袂到上海合作演出。言菊朋本是票友,昔日票友唱戏,往往在戏报上的姓名之间,加上一个“君”字。言菊朋为人谦虚谨慎,这次有人劝他“下海”,他担心万一失败,反而失去原有的北京蒙藏院录事职业,所以报纸、海报登名字时,仍然用的是“言君菊朋”。
    梨园独帜 11-11
  • 16
    马长礼的《大致上坟》 赵松樵的《徐策跑城》 我现在不得不喟然长叹,京剧艺术真的难以为继了。
    梨园后裔 11-10
  • 2
    京剧《李逵探母》是李金泉先生创演的一出新编剧目,其已经成为了如今老旦行当必须的当家剧目啦! 但是里面关于李逵李达两兄弟的塑造未免有点太过于形而上学格式化了,是最典型的“捧一个踩一个”! 根据小说《水浒传》里的内容,李达是一个老实本分人,对于李逵的做事看不惯,但是在家孝养老母亲一点不含糊,是一个老实庄稼人里的孝子! 但是京剧《李逵探母》里李达则被塑造成了一个忤逆不孝的混蛋,这就是为了衬托李逵的英雄好汉形
    LV姐 11-10
  • 3
    汪曾祺  用京剧曲调谱写语录和毛主席诗词,使人们觉得京剧曲谱的能量也是很大的。有些京剧语录和诗词比较勉强,带有明显的削足适履的痕迹。但是有一些是很顺畅的,有气魄,有感情,有意境的,比如裘盛戎唱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李维康唱的“风雨送春归”。有的唱腔设计的同志说:这些都能唱,还有什么不能唱的呢?  这就让人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京剧唱词的格律一定要死守着二二三、三三四、上下句这样的框框呢?  有没
  • 6
    赵绪昕 2012年,是喜(富)连成创办人叶春善先生的后人武丑大王叶盛章诞辰100周年、文武老生名家叶盛长诞辰90周年。笔者与盛长先生略有交往,念兹在兹,撰文缅怀。
  • 14
    wonwon523 11-9
  • 7
    精品再现 从前伶界不管是改编老戏,还是创作新戏,通常都有戏本子,也就是剧本。改旧也好、编新也罢,编词造句伶人做不来,都得请剧作家捉刀。剧作家拿出初稿后,再跟主演反复研究修改。这里说的主演就是该剧的头牌,通常都是挑班儿的老生和旦角儿。定稿后,由粗通文墨之人分行当抄写若干份,分发给有“活儿”的演剧人员。不管老生、青衣、武生、花脸、里子、扫边等,拿到手里的,都只是自己本工的场次、念白、唱词,叫“单头”。
  • 15
    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全国共有京剧院团近60个,其中文化部确认的国家级重点院团11个,省级重点院团17个。剩于约三十个左右是市县两级的基层京剧团‘,多数只是掛了个牌子,平时很少演出。 我们设想,如果全国230个左右地级市一半恢复建立京剧团,加上现有的30个,总数达到近150个左右,每个团在50人左右,年财政补贴12亿(每个团年800万)是做得到的。因为这150个团年补12亿,可能还不到28个国省重点院团现有财政补贴的总和。况且全国12亿是笔小
  • 43
    来源于网络 一、 谭鑫培,工老生 面如豕,骷如柴。从不在舞台上饰演帝王的他,却在台下尊享伶界大王称号。“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开创生腔新纪元,为身后老生诸流派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余、言、高、马、谭、杨、奚、麒等无不争相效尤,是继程长庚之后的第二座里程碑。 斗胆叫天儿占居公明大哥的位置,那么置程大老板何故?徽班领袖,一代伶圣,顺应时代,开创“皮簧”声腔先河。戏曲史上的地位,无人企及。
  • 7
    天津日报 被称为“生行不可多得人才”的杨乃彭言谈举止一派儒雅,虽然头顶着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梅兰芳金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一大串闪光的荣誉,他却坦言自己对京剧“一辈子没搞完美,根本骄傲不起来”。 4岁学戏、6岁登台的杨乃彭与舞台打了60多年交道,对艺术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我总和学生们说,艺术无法速成,没有捷径可走,观众是最好的评委。常有学生问怎么才能练出一副好嗓子,我就告诉他们功要
  • 3
    王叔养  从清代到民国,堂会戏很是兴盛,除去皇宫里传差唱戏外,各王公大臣以及旧民国的军政官僚和富商财主等户,遇到生日、满月、结婚的时候,经常约戏班到家里或饭庄子演堂会戏,藉以助兴。
  • 3
    四戒堂主人 旧年余感  一、民国已经三十年,而始终阳历年没有阴历年来得热闹。但是若以听戏而论,现在的阴历年却又与笔者幼时之所谓过年大不相同!那时普通人家的子弟一年到头哪有机会听几回戏?想听戏,就只好盼过年了。手艺人买卖人亦是这样。到听戏这一天,把特为过年做的新衣服穿上,随着大人在戏馆子一坐,真有说不出的一种高兴心情。专以戏说,亦真热闹,文戏武戏玩笑戏总有七八出之多,小孩爱热闹的固然趁愿,大人讲究听两
    szh8588 11-7
  • 11
    寻找李少春 京剧小生挂头牌,叶盛兰是第一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个挑班的一流艺术家参加国营剧团的;他是第一个参加赴朝艺术团的一流艺术家;他还是周总理主持下评定的第一个国家一级演员……但这么多个“第一”,却没有让他延续有光有影的人生。中年之后的叶盛兰境遇凋零。
  • 5
    之前看过一个贴子 里面说在龙凤呈祥里中言少朋先生和马长礼先生的闯帐 的面部表情 动作 都如出一辙 而
  • 2
    万能的吧友,俺又回来了,哪位大神藏有汪正华CD,求助金水桥中一段唱词,先行谢过
  • 0
    如题,谢谢大家
    poiqaz555 11-5
  • 3
    就马长礼的《打侄上坟》比较,目前的国家一级演员们,出一个人,跟他比划一下。 我说京剧难以为继了,怎了。 其实马长礼那一辈的人都很优秀。
  • 13
    铡美案陈世美一段明公休要言太偏,与京剧艺术网一家的戏剧圈标记是杨宝森,喜马拉雅标记则为马长礼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