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510贴子:1,806,650
  • 5回复贴,共1

【转】徐城北:梨园确实有同性恋,但很避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徐城北
 梨园确实有同性恋,但很避讳
  记者:男旦与坤旦的表演,艺术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坤旦出现之后,很长时间里她们的艺术造诣或名气依然没有超过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男旦呢?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4-11-10 04:13回复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徐城北:我向来赞成男旦。道理有两个。一是男旦的艺术青春长,一个演员十几二十岁登台,一直可以唱到六七十岁,甚至更老;坤旦,女同志,年轻的时候长得漂亮,嗓门儿好,但是结婚以后、三十岁以后就会走下坡路,工作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京剧本身不是一门写实的艺术,它是高度虚拟的。你从京剧的服装看,演旦角儿不突出胸部、腹部、臀部,就平板儿的。它是通过梅花指法、水袖、腰身、走台步,这么来表现女性的特点,男旦得天独厚,因为整个表演劳动量很大,坤旦往往干不过来。
      记者: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听说当初在梨园界引起了很大争议,《梅兰芳》却几乎是一片叫好声,你怎么看这一现象?
      徐城北:对《梅兰芳》也有争论。主要是关于梅兰芳跟谭鑫培俩人的关系。在《梅兰芳》电影里头,开始就是三台对台戏,梅兰芳打败了谭鑫培,这么写实际上谭家很有意见,我后来看戏,看到谭元寿先生的儿子当时脸一偏,他说这根本不合适。
      《霸王别姬》引起争论的就是同性恋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梨园里真有这么回事,真有同性恋,但是都很避讳。当时有人反映到梅家去了,梅家有新的智囊团,建议要写文章批驳电影的编导,许姬传先生在一旁说:“千万别,越描越黑!人家又不是梨园里边儿的,它是个故事片嘛,人家也没说梅兰芳怎么着怎么着,你这不是对号入座吗。”
      我在1990年写《梅兰芳与二十世纪》的时候,就讲到梅兰芳出身“云和堂”,这一段我不能多加展开。后来比我晚的一些人,展开了,遭到了梅家人的围剿。我考虑到我的位置是中国京剧院的研究人员,我和梅家还要在官面上相处,所以避讳,但是十几年后,越来越不避讳了。


    IP属地:河北2楼2024-11-10 04:14
    回复
        记者:你曾说,京剧的“角儿”从谭鑫培起到李少春止,李少春先生之后,中国京剧舞台上根本就没有“角儿”了。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徐城北:角儿是从谭鑫培开始,谭鑫培以前,他的老师辈,就是京剧的开山祖师程长庚,那时候的艺术当然也重要,但是还不能算“角儿”。为什么说到李少春结束?李少春年轻的时候文学余叔岩,武学杨小楼,晚年后又拜了周信芳和盖叫天做老师,他真的是文武全才,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他之后反而没有人再超过他。李少春身上不仅有新的理念,旧的根底也很深,有从他父亲李桂春那里继承下来的家世,只有新旧兼备才能成“角儿”。和李少春合作多年的袁世海,从艺术上讲不比李少春差多少,但是后来有没有推出一个袁派?没有。他的新东西多,演的是新社会新事物新京戏,旧的根基不够。所以我觉得“角儿”也成了一个历史的概念。
        今天的于魁智、张火丁,这么有观众、听众,他们是角儿么?不是,他们不够。有钱不一定是角儿,角儿要有很高的文化,角儿要能够有统治全班人马的、一言堂的魄力,他说出一句话来,全班人不能不听。可是今天于魁智、张火丁他们虽然也是一团之长,却没有那种驾驭的能力。
        京剧的种种,从梅兰芳、四大名旦,到于魁智、张火丁,都说明什么呢—渐行渐远。我也脱离中国京剧院多年了,我们老一代中国京剧院的从业者,平时接触也不多了,往往找我们的时候,就是某某人去世、八宝山礼堂需要人写挽联。有时候我觉得,我是给京剧唱挽歌呢。现在京剧的可悲之处是,京剧自身的那种内在文化,越来越少了,越来越混同于一般的艺术门类,他说我唱的是京剧,独特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IP属地:河北3楼2024-11-10 04:14
      回复
        现在基本行内不避讳了,该知道的都知道。


        IP属地:广东4楼2024-11-10 16:56
        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1-11 11:20
          回复
            【文中】 李少春年轻的时候文学余叔岩,武学杨小楼,晚年后又拜了周信芳和盖叫天做老师,他真的是文武全才,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他之后反而没有人再超过他。


            IP属地:上海7楼2024-11-11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