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公孙龙之败 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是名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白马非马"论一直是中国古代逻辑的标志性命题。 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要过关,人是可以,但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啊,并举出了他那流传至今的三条理由,一番论证,说得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带马通通放过。 可是,另有一种说法却是:公孙龙那天下无敌的“白马非马”论这一次却败给了这个小小的关吏! 公孙龙如何失败,史无详载,本人做
-
0有兴趣的可以到公孙龙子吧讨论,名实混乱的大世界中唯一避风港。
-
6好吧说实话我是应为许嵩的歌才...
-
0《公孙龙子》原文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了。有没有什么相关的书可以推荐一下?
-
0这句话怎么理解,我读了好多遍都没能理解什么意思,网上翻译千篇一律
-
3自信一指也,我一物也。云:“我自信”者,则指物也。指非物而指物,则指非指也。故自信之指我者,已非自信之未指也。自信之未指无非自信,自信既指我则亦必有自卑焉。何也?我固有之也!我有而自信未有,则何以谓我自信也?故曰:“指无非指,指与物则非指也。”又如阴阳相对,人莫不知也。乃曰:“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者,阴为未指之阴而阳为指物之阳也。物莫不有阴阳,既指物则兼阴阳而云阳,故有是说。
-
7论点:坚,白,石,三者不可共。 论据:眼只见白不见坚,手只感坚不感白 结论:白石,坚石,可。坚白石不可。 我明白他想要分离坚白这两种作为共相的概念(名),但这论据并不能充分说明坚白石不可共,不能因为眼不见坚,就否认坚的存在,手不感白就否认白的存在。我把石头拿在手上看,即见白,又感坚,不行啊。人又不是只有眼睛或只有手。 或许我的理解研究方向偏了,也许公孙只想说,坚、白这两种共相是可分的,而非一体的。也许
-
3《庄子·天下》篇中记载中国战国时期名家中一些不知其名的辩士所提出的21个命题.些命题是: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等.这些辩者为了坚持名家的正名思想并反驳别人对名家的非难,当时曾以这21个命题与惠施提出的"历物十事"相互呼应,互相论证,竟至"终身无穷"的境地 这些命题是:"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辗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
-
11白马非马 公孙龙可以算是一位非常有趣的哲学家。他的一些哲学命题向人们在认识方面的常识挑战,经他那么一挑战,本来习焉而不察的一些问题引起众人的注视。比如说,“白色的马是马”,这个判断为人们的常识所知,无须乎怀疑。然而,公孙龙怀疑了,提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哲学命题———“白马非马”。 公孙龙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青工也,故曰白马非马。”意思是说,“白”是指马的颜色
-
5如题
-
5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鸡足三。
-
0才64人关注,我靠,谁研究下?西方数学牛吧,你可以超越的。好大市场的噢。 我是懒得想
-
4俺只是猜测,所以前来问讯。请指教。
-
0祝两吧友谊长存。欢迎各位前来关注,建立一个以名家思想为中心的辩论之地
-
12从前有个人叫公孙龙,但是现在他不是公孙龙了,因为从前他活着,现在他死了,难道活人=死人吗?所以公孙龙不叫公孙龙
-
6我就是听说过,还有一个 白狗黑, 鸡三足 查不到,望各位高人指点一下!
-
11+1=1 纸有二面(1,1);1+1=2,然无二纸,何也? 公孙龙“二无一”
-
0一直都在看名家著作的确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还有类似公孙龙子这样的书吗?
-
3名家影响力受限制也不是因为诡辩。 而是他们的政治观点。 看来任何时代只有紧跟才能保持生存和所谓的学术“独立性”啊。 啊啊啊。。。
-
1倒着读《离坚白》: 【我左手为你捡了个白石头,右手为你捡了个硬石头,我用双手捧给你,打开掌心,是又白又硬的石头】~
-
0热烈欢迎各位吧友加入公孙龙子吧!!!
-
4由此可见公孙龙所言白马非马确有理论核心
-
0一般与个别 先秦故事《公孙白马》这个故事讲公孙龙往来秦赵要塞函谷关的遭遇,现代哲学将其定义为一般与个别关系(表征事物辩证联系特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即共性与个性。一般指一类事物或一切事物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具体事物的共性。个别指单一事物的个体性、独特性,此事物和他事物的差异性。) 我们知道中国人对玉的研究可以追寻到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然而遗憾的是中国人对和氏璧到底是玉还是石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定论,这种遗憾
-
2楚王在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失了。左右的侍从立刻要去寻找。楚王制止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不必找了。”孔子听说此事后评论说:“为什么要把‘楚人’与‘人’区别开来呢?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这样就符合仁义了!”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说道:“为什么要把‘人’与‘天地’区别开来呢?不妨说:‘失之,得之。’这样就符合天道了!” 寓言中的这个楚王非常了不起,他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君王。
-
0欢迎来我名家吧! 大家来探讨探讨名家思想!!
-
2骗人
-
1
-
0...
-
0公孙龙(前三百二十年-前二百五十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著作是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十四篇,唐代时共分三卷,北宋时遗失了八篇,到目前只残留六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二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是“离坚白”学派的主要代表。是著名的诡辩学代表著作,提出了逻辑学中的“个别”和“一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把它们之间的区别夸大,
-
0公孙龙名家代表人物。
-
3公孙龙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公孙龙,相传字子秉,赵国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20年至前250年间。他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详知。他可能较长时间作平原君的门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说,“平原君厚待公孙龙”。约于公元前248年至前279年间,公孙龙曾从赵国带领弟子到燕国,《吕氏春秋·应言》载,是为了说燕昭王以“偃兵”。燕王虽然表示同意,公孙龙却当面对燕王说,当初大王招纳欲破齐、能破齐的“天下之士”到燕国来,后来终
-
2最大的忽悠
-
7发
-
1
-
3
-
1http://www.numino.net/service/ctools/toUnicode.asp
-
0公孙龙,姓公孙,名龙,生于公元前320年,卒于公元前250年,战国时赵人,中国战国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做过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曾和当时著名的辩者,逻辑学家,其思想特征是“别同异,离坚白”。“别同异,离坚白”从实质上说,就是把事物性质孤立地加以夸大,强调绝对分离,从而否认其间有统一的联系;反映在逻辑问题上就是认为每一概念都是孤立自存的,片面强调概念之间的差别和独立性。公孙龙以“白马非马”著称于时,又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