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清净之无食乐:
《相应部》 诸比丘! 有有食乐之喜,有无食乐之喜,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有有食乐之乐,有无食乐之乐,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有有食乐之舍,有无食乐之舍,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有有食乐之解脱,有无食乐之解脱,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1、《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有食乐之喜耶? …… 眼所识之色,……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诸比丘! 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喜, 诸比丘! 此称为有食乐之喜。
2、《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无食乐之喜耶? 诸比丘! 于此处有比丘 ,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而逮达住于由离生喜乐之初禅。由寻、伺之息灭,于内部寂静,心之单一性,无寻无伺,逮达住于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禅。 诸比丘! 此称为无食乐之喜。
3、《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耶? 诸比丘! 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 诸比丘! 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1、《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有食乐之乐?......眼所识之色……诸比丘! 凡以此等五种之欲为缘,所起之喜乐, 诸比丘! 此称为有食乐之乐。
2、《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无食乐之乐? 诸比丘! 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逮达住于初禅。由寻与伺之息灭,内部寂静……逮达住于第二禅。离喜、舍心、正念正知,以身感受乐,谓诸圣之谈舍心者、有念者、乐住者,逮达住于第三禅。 诸比丘! 此称为无食乐之乐。
3、《相应部》 诸比丘! 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 诸比丘! 凡观察于欲解脱之心……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乐。 诸比丘! 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
1、 《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有食乐之舍? ……眼所识之色 ……诸比丘! 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舍, 诸比丘! 此称之为有食乐之舍。
2、《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无食乐之舍? 诸比丘! 于此 有比丘,其前之乐之舍弃,由苦之舍弃、由喜忧之灭没、非苦非乐、逮达住于舍、念清净之第四禅。 诸比丘! 此称为无食乐之舍。
3、《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 诸比丘! 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舍。 诸比丘! 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
1、《相应部》 诸比丘! 何者为有食乐之解脱? 与色相关连之解脱,为有食乐之解脱…… 与无色关连之解脱,为无食乐之解脱。
2、《相应部》 诸比丘! 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诸比丘! 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解脱。 诸比丘! 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