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 关注:56,528贴子:429,064

回复:【长更】《智囊》里一些有趣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神宗熙宁年间,皇室作坊的工人认为门巷弯曲狭窄,请求改直拓宽,神宗认为门巷是太祖创始的,必有远虑,不准许改建。后来,很多工人因为工作劳苦,心生背叛,拿着兵器想夺门而出。只有一个年老的兵卒关闭大门不让他们出来,他们竟都出不来,所有人都被擒获。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2-04-18 12:52
回复
    有一天,神宗在后园里走着,看见有人养公猪,问:“养这有什么用?”牧养的人说:“从太祖以来,就命令养公猪了。从小养到大,养大就杀了,再养小的。几代都没有改变,也不知道做什么用。”神宗便下令取消了这件事。一个多月以后,宫内忽然捉到施放妖术的人,索要猪血来浇他,以使其邪术失灵,仓促间居然找不到猪血,神宗这才领悟到祖宗的远虑。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2-04-19 08:22
    回复
      明朝大将军徐达在开平围困元顺帝时,故意放开一个缺口,让顺帝逃走。常遇春很生气,认为他放走了立大功的机会。徐达说:“他虽是夷狄,然而曾经久居帝位,号令天下。如果真抓到了,我们主上拿他怎么办才好?割块地来封他,还是杀了他以求甘心?既然两者都不可行,还是放了最好。”常遇春一时还不能同意他的看法。后来回京师禀报,果然并不加罪。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2-04-20 11:48
      回复
        宋朝时守边元帅派遣种朴上朝禀奏:“我们得到情报说阿里骨已经死了,新的契丹王人选还没定。契丹官员赵纯忠为人谨慎诚信可以任用。希望趁他们局势未定之际,派遣数千名精兵,拥戴赵纯忠进入契丹,立为契丹王。”大家议论同意这个想法,只有苏颂说:“真相如何还不知道,如今要越过国境去立契丹王,倘使他们拒绝不肯接纳,不是损害我国的威严吗?应该慢慢观察事态的演变,等到定局之后再去安抚他们不迟。”结果阿里骨果然没有死。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04-21 07:52
        回复
          宋朝陈晋公当三司使时,真宗皇帝命他将中外钱谷的大略数目上报,陈恕只应诺却不上报。过了很久,真宗一再地催促,他还是不呈献。真宗命有关主管来问他,陈恕说:“天子年纪还轻,如果知道府库充裕,恐怕会产生奢侈之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04-22 12:37
          回复
            宋真宗时李沆任宰相,王旦为参知政事,因为西夏李继迁在西北入侵,政务繁忙以致废寝忘食。王旦感慨地说:“我们怎样才能悠闲无事、坐享太平呢?”李沆说:“稍有一些忧虑勤苦,才能警戒人心。将来如果四方都平定了,朝廷未必便无事。有句话说:‘外宁必有内忧。’就像人有疾病,常常发作,就知道忧虑而去诊治。我死后,你必当宰相,必定会与胡虏和亲,一旦疆埸无事,恐怕君王会慢慢产生奢侈之心。”王旦不以为然。
            李沆又每天向宋真宗禀报各地水旱灾、盗贼及不孝作恶的坏事,真宗听了往往惨然变色,很不高兴。王旦认为:“这种琐碎的事不必让圣上烦心,而且丞相常常禀奏一些不好的消息,拂逆了皇帝的心意。”李沆说:“君主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各地艰难的情况,经常怀着忧虑警惕之心。不然,血气方刚的皇帝就算不沉迷声色犬马,也可能大兴土木、战争、祭神之类的事。我老了,等不到那天了,这是你未来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真宗认为契丹已经讲和,西夏也来纳款投降,于是在泰山封禅祭祀,在汾水立祠祭神,大建宫殿,搜集亡失的典籍,忙得不可开交。王旦亲眼看见王钦若、丁谓等人的所作所为,想规谏却已经变成同流,想辞官又觉得皇帝如此厚遇,此时才知道李沆见识的深远,感叹道:“李文靖看事情那么长远,真是圣人啊!”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2-04-23 18:01
            回复
              晋国、楚国交战于鄢陵,范文子不想打这场仗,说:“只有圣人能达到内外无忧。既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必有内忧,何不放过楚军,当作晋国的外患,使我们时时感到忧虑呢?”晋厉公不听,打败了楚国,回国后变得越来越骄傲,任用宠幸的胥童,杀死贤臣郤犨、郤缺、郤至,后来终于被匠丽所杀。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2-04-24 10:31
              回复
                宋朝时,强盗张海即将率领部下进入高邮,知军晁仲约预料自己无法抵御,就昭示当地富有的人捐出金钱、牛羊、酒菜去欢迎慰劳贼兵。事情传到朝廷,朝廷十分震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然而当时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者防守;而且百姓的常情,只要捐出金钱食物就能避免杀戮抢劫,一定很高兴。如果杀了知军,就不符合立法的本意。”仁宗于是放过了知军。富弼生气地说:“我们正要弘扬法令,你却多方阻挠,这样如何治理百姓!”范仲淹私下告诉他说:“本朝开朝以来,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恐怕将来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2-04-25 07:53
                回复
                  王阳明捉到叛逆朱宸濠以后,江彬等人才到达。于是江彬散布谣言中伤王阳明。初次见面,江彬等人把座位设在旁边,要王阳明坐。王阳明假装不明白,直接坐在上座上,而使人移其他位置于下首。江彬等人立即恶语相向,王阳明则以例行的交际礼仪,心平气和地晓谕他们,这时候又有人为阳明公解释,江彬等人才停止恶语中伤。王阳明并不是争夺座位,只怕一旦受牵制,以后有事都要听他们指使,就无法有所作为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2-04-26 08:33
                  回复
                    唐朝姚崇当灵武道大总管时,张柬之等人计划杀武后宠幸的张易之、张昌宗二人。姚崇正好从屯驻处回京,于是参加了这次行动的密议,后来因功封为梁县侯。武后迁往上阳宫时,中宗率百官去问候生活起居。五王互相庆贺,只有姚崇流泪。张柬之等人说:“现在哪里是流泪的时候呢?恐怕你会有灾祸临头。”姚崇说:“和你们一起讨平叛逆,算不上什么功劳,然而服侍武后久了,因为要永远离开旧主而哭泣,是人臣应有的节义。如果因为这样而获罪,我心甘情愿。”后来五王被害,唯独姚崇幸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2-04-27 10:16
                    回复
                      宋朝人程琳,字天球,任三司使时,有人认为人民的捐税名目繁多,恐官吏从中作假贪污,想除去繁多的名目合为一项。程琳说:“合为一项以除去繁多的名目,一时是很方便;可如果以后有喜欢兴利的官吏,必定会增加税目,这样更加重人民的困苦。”主张合并税目的人虽然口头表示同意,心里却不认可这种看法。直到蔡京推行方田法,把所有税收合并为一,才想起程琳的话来,赞叹他想得深远。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2-04-28 08:56
                      回复
                        文宗将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仪式。祭祀前,有官员进献相扑艺人。文宗说:“我正在清修斋戒,怎么适合观赏相扑之戏呢?”左右的人说:“以往都有这种旧例,而且他们已经在宫门外等候了。”文宗说:“这大概是要领取赏赐。让他们面向外表演一下,然后给他们赏赐,让他们离开。”又有一次观赏斗鸡,有优伶一直称赞鸡又大又好。文宗说:“鸡既然这么好,就赏赐给你好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2-04-29 10:48
                        回复
                          孔守正担任殿前都虞候时,有一天,在北园侍候宋太宗宴饮,孔守正喝得大醉,与王荣在宋太宗面前议论边塞战功的事,一时愤怒争吵而失态。左右侍臣请求把他们交付官吏处置,宋太宗不许。第二天,两人一起到殿廷请罪。宋太宗说:“朕也喝得大醉,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事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2-04-30 09:32
                          回复
                            曹参奉召入朝为相,准备出发时,嘱咐接替他官位的人说:“要时刻挂记着齐国的刑狱和市井。”继任者问:“官府治事,难道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工作吗?”曹参说:“监狱、市场都是容纳庶民的地方,如果管理不当,奸人容易为非作歹。”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2-05-01 12:03
                            回复
                              曹参当上宰相,一切事务都遵照萧何的旧规办理,自己则每天畅饮美酒,无所事事。宾客来拜访他,都想劝说他一番。宾客一来,曹参就请他们喝酒,只要宾客想说话,曹参就又请他们喝酒,一直喝到他们酒醉为止,始终没有机会说话。惠帝责怪曹参不管事,嘱咐曹参的儿子中大夫曹窋私下去问曹参是何用意。曹窋借休沐的时候回家,劝谏曹参。曹参很生气,打了曹窋两百鞭。惠帝责备曹参说:“这件事和曹窋有什么关系?是我要他去劝你的。”曹参脱下冠冕谢罪说:“陛下自己觉得,你与高祖皇帝相比,如何?”惠帝说:“我怎么比得上先帝?”曹参又说:“陛下看微臣的才能和萧何比较,如何?”惠帝说:“你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祖皇帝和萧何定天下,法令已经非常清明,如今陛下以无事治理天下,参等谨守职务,遵循前规,不是很好吗?”惠帝说:“你不必再说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2-05-02 0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