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时李沆任宰相,王旦为参知政事,因为西夏李继迁在西北入侵,政务繁忙以致废寝忘食。王旦感慨地说:“我们怎样才能悠闲无事、坐享太平呢?”李沆说:“稍有一些忧虑勤苦,才能警戒人心。将来如果四方都平定了,朝廷未必便无事。有句话说:‘外宁必有内忧。’就像人有疾病,常常发作,就知道忧虑而去诊治。我死后,你必当宰相,必定会与胡虏和亲,一旦疆埸无事,恐怕君王会慢慢产生奢侈之心。”王旦不以为然。
李沆又每天向宋真宗禀报各地水旱灾、盗贼及不孝作恶的坏事,真宗听了往往惨然变色,很不高兴。王旦认为:“这种琐碎的事不必让圣上烦心,而且丞相常常禀奏一些不好的消息,拂逆了皇帝的心意。”李沆说:“君主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各地艰难的情况,经常怀着忧虑警惕之心。不然,血气方刚的皇帝就算不沉迷声色犬马,也可能大兴土木、战争、祭神之类的事。我老了,等不到那天了,这是你未来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真宗认为契丹已经讲和,西夏也来纳款投降,于是在泰山封禅祭祀,在汾水立祠祭神,大建宫殿,搜集亡失的典籍,忙得不可开交。王旦亲眼看见王钦若、丁谓等人的所作所为,想规谏却已经变成同流,想辞官又觉得皇帝如此厚遇,此时才知道李沆见识的深远,感叹道:“李文靖看事情那么长远,真是圣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