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39,522贴子:16,696,452

古文是无语法语种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06 19:46回复
    (此楼请勿留言,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06 19:47
    回复
      ○序言
      🌼
      维特根斯坦研究了逻辑哲学,又研究了语言哲学,其目的,都是要拆毁哲学。哲学既没有合理的语言性,也没有严密的逻辑性。
      既然大家都说哲学是思索的艺术,那现在就让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古代的无语法问题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06 19:47
      收起回复
        ○ 绪论
        🌼
        欧洲数学是抽象数学,而我国古代数学则是实用数学。与之相应,《英语语法》主要有两种,词法和句法。都以抽象为宗。那么,我国古代是否有语法呢?当然有。惟与英语抽象语法不同,而是实用语法,名曰义理。
        有了义理,就无须语法,因此我国古代是无语法语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06 19:53
        收起回复
          ○义理
          🌼
          我国古代不叫语法,而叫义理。义者,字义。理者,推理。义理是字义间的推理,相当于实用语法。
          引证: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摘于《礼记·礼器》)

          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摘于《汉书·刘歆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07 10:56
          收起回复
            no,no,no
            但有所说,必有逻辑,但有逻辑必有语法。世界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差别只在于能否互相理解。
            最显然的就是诗歌这种,抽象画这种。只是人只能理解自己懂的逻辑,要是来个贝尔不等式这种没权威在镇压的外星逻辑,先否定了再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07 12:45
            收起回复
              “义理”一词最早或见于《礼记·礼器》,指写在礼器上的短文。新文化者把“礼”和“理”搞混了。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定则应译作“勾股定礼”而非“勾股定理”。但所译“三段论推理”显然是对的。
              《说文》:“礼者,履也。”但礼显然不是鞋(履),而是像人穿着鞋,一步一步走,其所行,必然是一条或直或曲的线,即古代数学的“推步”之术。与英语的foot(足)一样,汉语的“步”也是常用长度单位。如《九章算术》第1题:“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2-07 14:59
              回复
                文剑叶我想揍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2-07 15:23
                收起回复
                  由于礼器是按统计学“事神致福”并预测吉凶的,因此“忠信,礼之本也”,是指忠于信息(数据),此为礼器之本,否则预测就不灵了。而“义理,礼之文也”,则是指写于礼器的短文须有推理性,否则预测亦不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2-07 17:58
                  回复
                    语言建立在逻辑上,难免有点问题。比如人们都说苹果是水果,但确切的说苹果属于水果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12-07 19:00
                    收起回复
                      古代的各种制度都由礼器统计而成,因此礼就成了制度的古名。如今人常说的“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即是西周的大同公有制崩了,集体乐舞坏了。私有兴,私心起,奸恶丛生。于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2-09 14:10
                      收起回复
                        古汉语无推理一词,“理”即推理。“理”字源于《周易》。易学四术:象数义理。理为推理预测。凡古籍有“理”字者,皆可最终训为推理。所谓义理,即是字义间的推理。汉朝经学家刘歆治《春秋左氏传》,引传文以解经,字义间当然是有推理的,故“章句义理备焉”。
                        此处的“章句义理备焉”,讲的正是古汉语语法(义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12-09 17:35
                        收起回复
                          由于古汉语有义理,就不必再有语法,汉语是无语法语种。或说古汉语没有抽象语法,但有实用语法,且有着世上最简易的语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12-10 18:49
                          收起回复
                            1、没有词性。
                            例句:“她画了一幅画”。此例中,前“画”是动词,后“画”是名词。显然“画”字并无词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12-11 09: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