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为纲
太极拳既然是拳,就是可以实战的,太极拳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武术拳种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绝不是靠空口说白话,而是一招一式地打出来的。只是在近代,才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而张扬了锻炼健身价值。这本无可非议,因为文明社会,法制时代,不需要用拳头来说话了。但是如果因此而遗失了太极拳最本质的东西,那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太极拳的三重功能:养生、祛病、技击,后者是龙头,是导向,是目标,是最高层次的体和用,因为它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求自己练时把动作做得完满无暇,而且要求在实战中,在对方移动和防守的情况下也能把动作做出来;不仅要求能把动作做出来,而且要求做得效果好,用在对方的身上能达到预期目的。总之,以用为纲,纲举目张,我们在练习套路时就会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就不会满足于仅仅把动作完成。
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孙式太极拳遵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从无为而始以达致无不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恬淡虚无达致人之心理、生理适应机能的双重完善。所谓技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当人之身心的适应能力渐臻完善时,自然能适应这种相互作用,故能产生“不求胜于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的能力。
此话看似深奥,玄之又玄,却大而无当,于拳事无补。“从无为而始”,这话就不通,要说虚无,干脆连拳也不练,什么都不做,不是更虚更无吗?子日:不知生,焉知死。这是说的老实话。套用之:不知实,焉知虚;不知有,焉知无?要想达到虚无恬淡之境界,还得老老实实地从一招一式的有为做起。
具体到训练中,首先要知道每一个动作到底是怎么用的,有的放矢,或日“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虽然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确是实话。如果一开始就提倡“恬淡虚无”,提倡“无为”,那么初学者会手足无措。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即“无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能做但不做,虽不做但随时可做,老子讲“无为”的目的不是为了“无”,而是为了“无不为”,也就是为了“有”,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为”是一种状态,是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的蓄势待发状态,它不是稳定的平衡态,而是非稳态,一触即发。这种“无”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包含多种“有”,但又不专一于某一种“有”的状态,这种状态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只能出现在修炼之后,而不会自动出现在开始。所以,在练拳之初还是应从“有”人手,等到“有”积累多了,通过消化升华,把一个个“有”融会为大“有”,原来具体的“有”消失了,成为了“无”,去掉了形式而留下了内涵,达到了高层次的“无”。这时的“无”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照前面的说法,只要把拳一趟趟练下去,就自然会有技击的能力,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技击的能力是严格训练出来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在一开始传习时,不宜太强调“无为”,而是要“有为”,一招一式都从实际应用出发,有目的地练习,也就是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舍此,则不啻缘木求鱼。
从初学者的角度看,要想取得好结果,还得要从头把过程一一走完,不可跨越阶段。不会走者,当然不会跑,但是若连跑都没有见过的人,走也走不好。所以,练拳要讲打,要讲用,这是天经地义的,非如此则不足为拳也。关键是怎么讲,如果一味浊气拙力,死缠烂撞,就像现在许多人推手全用蛮力,全无招式,更无感觉,只能算作羊抵架,这样打一辈子也与太极拳无缘。太极拳讲打讲用,是全从道理出发,一招一式全从规矩而来,“九要”不可少,“三害”不可有,然后去体会“中和”之妙,虚实刚柔变换之趣。不讲用的拳,不会打的拳,只能算作柔软体操,皮毛而已,又何言哉。
具体到训练中,要做到“练拳如有人,打手如无人”。前者是指无论站桩、练单式、练套路,都要有如与人相对抗的意念,这样手脚便不会轻飘飘,便会有内力产生。而到了真与人交手时,又要如入无人之境,“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不可有畏惧之心,这样平时所学才能发挥。
太极拳既然是拳,就是可以实战的,太极拳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武术拳种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绝不是靠空口说白话,而是一招一式地打出来的。只是在近代,才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而张扬了锻炼健身价值。这本无可非议,因为文明社会,法制时代,不需要用拳头来说话了。但是如果因此而遗失了太极拳最本质的东西,那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太极拳的三重功能:养生、祛病、技击,后者是龙头,是导向,是目标,是最高层次的体和用,因为它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求自己练时把动作做得完满无暇,而且要求在实战中,在对方移动和防守的情况下也能把动作做出来;不仅要求能把动作做出来,而且要求做得效果好,用在对方的身上能达到预期目的。总之,以用为纲,纲举目张,我们在练习套路时就会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就不会满足于仅仅把动作完成。
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孙式太极拳遵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从无为而始以达致无不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恬淡虚无达致人之心理、生理适应机能的双重完善。所谓技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当人之身心的适应能力渐臻完善时,自然能适应这种相互作用,故能产生“不求胜于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的能力。
此话看似深奥,玄之又玄,却大而无当,于拳事无补。“从无为而始”,这话就不通,要说虚无,干脆连拳也不练,什么都不做,不是更虚更无吗?子日:不知生,焉知死。这是说的老实话。套用之:不知实,焉知虚;不知有,焉知无?要想达到虚无恬淡之境界,还得老老实实地从一招一式的有为做起。
具体到训练中,首先要知道每一个动作到底是怎么用的,有的放矢,或日“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虽然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确是实话。如果一开始就提倡“恬淡虚无”,提倡“无为”,那么初学者会手足无措。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即“无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能做但不做,虽不做但随时可做,老子讲“无为”的目的不是为了“无”,而是为了“无不为”,也就是为了“有”,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为”是一种状态,是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的蓄势待发状态,它不是稳定的平衡态,而是非稳态,一触即发。这种“无”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包含多种“有”,但又不专一于某一种“有”的状态,这种状态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只能出现在修炼之后,而不会自动出现在开始。所以,在练拳之初还是应从“有”人手,等到“有”积累多了,通过消化升华,把一个个“有”融会为大“有”,原来具体的“有”消失了,成为了“无”,去掉了形式而留下了内涵,达到了高层次的“无”。这时的“无”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照前面的说法,只要把拳一趟趟练下去,就自然会有技击的能力,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技击的能力是严格训练出来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在一开始传习时,不宜太强调“无为”,而是要“有为”,一招一式都从实际应用出发,有目的地练习,也就是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舍此,则不啻缘木求鱼。
从初学者的角度看,要想取得好结果,还得要从头把过程一一走完,不可跨越阶段。不会走者,当然不会跑,但是若连跑都没有见过的人,走也走不好。所以,练拳要讲打,要讲用,这是天经地义的,非如此则不足为拳也。关键是怎么讲,如果一味浊气拙力,死缠烂撞,就像现在许多人推手全用蛮力,全无招式,更无感觉,只能算作羊抵架,这样打一辈子也与太极拳无缘。太极拳讲打讲用,是全从道理出发,一招一式全从规矩而来,“九要”不可少,“三害”不可有,然后去体会“中和”之妙,虚实刚柔变换之趣。不讲用的拳,不会打的拳,只能算作柔软体操,皮毛而已,又何言哉。
具体到训练中,要做到“练拳如有人,打手如无人”。前者是指无论站桩、练单式、练套路,都要有如与人相对抗的意念,这样手脚便不会轻飘飘,便会有内力产生。而到了真与人交手时,又要如入无人之境,“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不可有畏惧之心,这样平时所学才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