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野犬吧 关注:178,101贴子:1,580,991

【角色分析】对文野中陀思这个角色的一些分析和个人见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文3000多字,真的是我最后的波纹了(倒地)
趁着现在时间比较充裕,是时候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也算是喜欢陀三年以来的一些总结吧w
陀的设定较少,每个人对他的理解都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真的很欢迎陀厨们一起讨论和发表看法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21 20:36回复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出现是漫画第12话,然而正式登场却是在42话,一个时间点独立于主线故事,仅围绕着他展开的舞台。这位在文豪野犬漫画的中后期才正式登场的角色,也是目前侦探社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关于陀思,作者在漫画中给予他的设定和说明并不多,未知的身世遭遇,未知的异能效果,有的仅是他的最终目的:创造一个没有异能的世界。
    个人认为,一切的行为动机乃至世界观都是基于人生此前的经历而建立的,因此,想要彻底客观的分析这位角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本文不可避免的会融入一些主观臆断,而且由于漫画未完结,一些评价也会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我本想等天五篇结束再写的,但这以年为单位的等待。。。。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21 20:36
    回复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陀思,那必然是“矛盾”。明明是一个强大的异能者,但却希望创造一个没有异能的世界;明明是一个遵从上帝的旨意的“信徒”,可在第42话《可责罚人者,神也》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却是「如果神不存在于世间——」「我就是神」;和他立场相反的人,比如说侦探社等,对其的印象均是残忍冷峻之类的魔人(或者说这也是基于他所做的事而得出的印象),而相同立场的,或者说和他面对面接触过的,会发现这是一位永远带着温和的微笑,而且具有与周围的人相处能让他们感到舒服的控场能力的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但这真的是矛盾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21 20:37
      收起回复
        前几天看到了阿瞳的苍崎橙子的人物专辑,里面评价橙子的一段修改一下放到陀思这也毫无违和:观众是站在陀思的对立面去观望这位角色的,而我们的视角依然停留在传统观念的正义上。但陀思遵从的是自己内心的道德体系,我们对他的评价取决于自身的道德观和他那一套的相对位置。所以说,假如朝雾老师能写一个陀思加入武侦的if,可能更能从另一方面展现这位角色的魅力。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21 20:38
        收起回复
          接下来就从前面提到的几点逐一分析吧。首先是他的目的“创造一个没有异能的世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消除“异能”这个概念,而不是消灭异能者这种暴力的行径。(我不知这是否能称为理想,故还是用“目的”统一说明吧)由于无法得知人物经历,我们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出这一想法的;也无法预测该目的实现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故不可能对此做一个绝对的定性。但是,能从一个表面和平、欣欣向荣的社会背景下提出变革的思想,并能在排除异己的思维趋势中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我觉得这本身就已经很突破常人了。“人类很简单就会深信自己正在独立思考”,这是42话中陀思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开始喜欢他的原因。
          更何况,他是一个强大的异能者,异能力危险到会被关进默尔索,同时异能者在社会也不多见,私以为他至少没有理由会去单纯的为了自己利益而消除这一自身优势。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21 20:39
          收起回复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可以说是效率优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原则,至少不会滥用异能去“消灭异能”,漫画中至今能百分百确定他用了异能的就两处:42话的A的手下カルマ和51-3触碰他的jc,更多时候他会选择凭借自己的计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异能的限制,或者为了保留自己王牌的神秘性)。
            此外,在杀掉カルマ和小女孩时,他会为了他们而祷告;但面对A的死亡,“他仿佛在看墙上的一块污渍”。关于这点我绝对不会洗,洗了反而还拉低了人物,不符合普遍的正义观就是不符合,而且说白了这都是出于自己的欲望。然而如果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至少他做到了“强大之人背负起牺牲的生命而前进”的觉悟,并且这些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杀戮,牺牲者的死也被赋予了意义。个人认为,一个人的死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肉体的死亡,其次是无法再影响未来的可能性,最后则是彻底被人们遗忘。而且当问题上升到人类这一种族时,个体的观念也会被淡化。这是伪善吗?肯定不是,42话中他对自己的异能的评价是“比恶更为黑暗”,他也从未把自己当成圣人。(有些可以结合《罪与罚》的内容,就放到后面再谈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3-21 20:39
            收起回复
              psycho pass里有个对领导者的定义:领导者分为三类,颇具英雄气概;对未来形势能准确预测;和身边的人相处能让他们感到舒服的控场能力;最后,以及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雄辩一切的实力。因此,我也会在前面断言陀思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精确的计划设计,超高的行动力,甚至能让神威安心把计划布置交给他,还让天五众人同意以死为推动计划的动力,不容小觑。在果戈里的印象中,他是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在西格玛的回忆中,他在第一次见面就能准确说出自己内心最渴求之物;在菲总的评价里,他是擅长笼络人心者,对手是他便毫无胜算;在虫太郎第一次见面,他是微笑着与自己交易的恶魔;对冈查洛夫而言,他是为这无神的世界带来幸福的伟人……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21 20:40
              收起回复
                假如和他身处同一立场,除了领导者之外,还能感受到的应该就是高雅、注重礼仪、生活中充满仪式感吧。会拉大提琴,喜欢读书,进花袋房间暗杀时会将鞋、外套、帽子都取下(花袋屋子里的凌乱程度你们也知道),平时的坐姿大多数时候也是双腿并拢很乖巧的样子(推荐漫画51-3)。tv组2020年的新年企划中,他会是一年倒数的最后60秒,一遍饮着香槟一遍许愿,在杯中之酒最后一滴饮尽之时,正好日期变更。
                既然提到tv组就再来一个小彩蛋吧,陀思君喜欢的类型。剧场版设定集里写的是气色好的人;第三季官方设定集写的是平等的爱着众人。觉得自己的缺点是气色不好不健康(出自剧场版设定集),开心的事是和智商相当的人博弈(出自第三季设定集)。所以各位陀厨们,请不要修仙早点睡觉哦(然而我坚持了两天就被打回原形了
                第三季设定集的内容是卷卷在微博上看到的照片,我当时没存orz;而剧场版设定集感谢阿加莎超甜美大佬的拍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21 20:41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结合《罪与罚》《死屋手记》的一些分析。《罪与罚》看了两遍,《死屋手记》看了一遍,并且参考了一些网上的评论。由于本人研究领域不在此,故也只能分析这两部作品映射到文豪野犬中这个角色的部分,必会存在缺漏甚至失误,还请见谅和补充。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21 20:41
                  回复
                    首先《罪与罚》,作为陀思异能力的名字,显然对这位角色的设计有很深的影响。个人认为这点应该体现在其世界观的形成上:「在他看来,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平凡的”和“不平凡的”。前者必须遵守现存法律和道德法则,循规蹈矩。后者在为实践自己的理想而有必要时,有权利逾越某些障碍,不受现存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罪犯,唯一的原因是由于他们都制定了新的法律,从而破坏了被社会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从祖先传下来的古代法律。他们绝大多数都要求为着美好的未来而破坏现状。但是为着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甚至有必要踏过尸体和血泊,依我看,他也能忍心去踏过血泊——但这要看理想的性质和理想的规模。」当你破坏一个原则后,是否能跨越过去呢,即你究竟能突破多少条界限。在俄语里,“罪”也有“跨越界限”的意思。
                    在剧场版中,“罪与罚是好朋友(仲良しなんだ)”,而不是常用的“友達”之类。前者意味着朋友关系更好,而且也有相互理解、彼此认同、有着共同的目标之意。作家太宰治先生在《人间失格》里面对于“罪的反义词”的探讨:「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倘若其不是把罪与罚作为同义词,而是作为反义词并列在一起的话,那么罪与罚,绝无相同之处的两样东西,水火不相容的两样东西。把罪与罚作为反义词的陀氏,他笔下的绿藻,腐烂的水池,一团乱麻的内心世界……」
                    以下是知乎一位大佬的分析:「Raskolnikov(主人公的名字)来源于rascal一词,意味“分裂”,该词最早用于描述俄罗斯东正教教派的分裂者,即蔑视上帝至尊之人。尼采说,上帝已死。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上帝死了,但他的位置还在。这些rascal们,自认为是超人,可以跨越某条界限,坐上上帝的位置。」还记得陀思初登场时卷首卷末的话吗,「如果神不存在于世间——」「我就是神」
                    《罪与罚》主人公Raskolnikov的实验失败了,他做不到杀死一个人像一只老鼠一样心无波澜,他没有越过界限成为“不平凡的人”;然而,《文豪野犬》中的陀思是否能视为实验成功的人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21 20:42
                    收起回复
                      另外,之前看到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罪与罚》不仅仅写了“罪”和“罚”的故事,还有“赎”。那么,来谈谈“救赎”吧,这必然会扯到宗教信仰上。之前列举的陀思身上的“矛盾”,“信徒”和“神”我一直没提。《罪与罚》的主人公最后找到了信仰,得到了救赎,逐渐洗心革面,获得了重生。“拯救者”在小说中是完美的基督形象,是至善的化身,是美好行为的行动者。在基督教的观点中,人活着是为了赎罪的,且必然伴随着受难。《罪与罚》的主人公显然是“被拯救者”,然而《文豪野犬》中的陀思便自己担任了“拯救者”这一角色。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3-21 20:43
                      收起回复
                        《死屋手记》,“死屋之鼠”的原型。《死屋手记》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在西伯利亚服苦役时的亲身经历。哪怕身处监狱,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也在思考和探究着社会制度、对牢犯的惩罚机制等问题。“死屋”也可认为是“监狱”,这或许能说明为什么《文豪野犬》中陀思出场90%都在监狱里,那么身处监狱的陀思平时都在思考什么呢。“鼠”这个意象我觉得选的很好,剧场版中陀思对涩泽提问“如何收集到那么多情报”的回答便是“老鼠遍地都是”,鼠一般的情报网。此外,老鼠狡猾,很会掩藏自己,虽然弱小但生命力顽强,无孔不入,也和这个一人成军的组织很像。再者,在看管森严的“死屋”中,能自由出入的,除了飞鸟,便是老鼠了。最后,老鼠作为一种常见的不起眼的生物,在街上出现都不足为奇,想想共喰篇中那位能自由行动至露天咖啡厅的人吧,说不定和你刚刚擦肩而过的那位不起眼的人,就是某个犯罪组织的头目。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21 20:43
                        收起回复
                          以上,希望没有被吞orz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3-21 20:44
                          回复
                            惯例艾特@奥兰多布鲁姆爱
                            从睡醒写到晚饭,居然能写那么多我都被自己折服了(喂×
                            厚着脸皮来求卷卷表扬(被拖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3-21 20:47
                            收起回复
                              占座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3-21 20: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