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
12、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15、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16、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略。
五、拓展:
1、写出有“明月”二字的诗句(不少于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