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这之前,已经有不少老人如此“中招”。在网上随便一搜,类似消息都会铺天盖地而来。消息中的这些保健品大都是本身价格低廉,却以高价卖给了老人。这些年,更有一些公司的营销战略升级换代,有允诺老人组团出国旅游的,有承诺赠送原始股,那些推销员更是表现得比亲生子女还亲,惹得很多老人心花怒放,纷纷“慷慨解囊”。
面对这些精明的骗子,老人们显然是弱势群体,即使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也难以招架。现在,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就叫“坑老保健”。2015年,央视曝光的一起保健品坑老案件,涉案金额就高达千万元。
“坑老保健”之所以屡禁不止,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难、取证难。如今的保健品销售商,多有固定门店、合法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但销售推广则放在隐秘的小区,无疑,给监督维权带来困难。而且,销售员在宣传时仅限于口头,缺少书面证据,也给相关执法部门取证带来巨大难度。
这之前,已经有不少老人如此“中招”。在网上随便一搜,类似消息都会铺天盖地而来。消息中的这些保健品大都是本身价格低廉,却以高价卖给了老人。这些年,更有一些公司的营销战略升级换代,有允诺老人组团出国旅游的,有承诺赠送原始股,那些推销员更是表现得比亲生子女还亲,惹得很多老人心花怒放,纷纷“慷慨解囊”。
面对这些精明的骗子,老人们显然是弱势群体,即使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也难以招架。现在,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就叫“坑老保健”。2015年,央视曝光的一起保健品坑老案件,涉案金额就高达千万元。
“坑老保健”之所以屡禁不止,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难、取证难。如今的保健品销售商,多有固定门店、合法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但销售推广则放在隐秘的小区,无疑,给监督维权带来困难。而且,销售员在宣传时仅限于口头,缺少书面证据,也给相关执法部门取证带来巨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