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吾语沐 :首先真的很感谢妹子的长评了!原谅我现在才看到。其实我发现可能是因为我写的不够明白,许多读者都对先生为什么要留下来产生了疑问,也以为后来老年的濠镜不愿回来是因为他不敢。然而其实就连我自己也是作为一个第三人在揣摩文中两个人可能有过的心思,故我所言只代表我自己。
《垂莲子》这个故事总是给我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想到了前一阵说这句话特别有澳耀的感觉——“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
这国学文学家设定的两人给我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的。
他们两个人都很温柔,都很细腻,却往往又令人嗟叹。
濠镜应该会有点藏的很深的执拗。
他表面虽然不瘟不火,却是令人惊讶得执着。说到他后来不愿回国,可能也是有着一分懦弱在里面,却不是对先生的,他不是怕先生怪他不回来(我以为先生是不会因为这个怪他的),而是对自己的懦弱。当得知先生死讯的时候,他恨不得得了一双青鸾翼飞去与他相见,这里他是想飞回国么?回国也见不到那人了啊!…然而他还有未完成的使命——他想要完成先生的愿望,完成那部《国学》,为了这个目的,他不能去那里,他还要继续活着。然而如果回国的话,却是物是人非,当初两个人走过的路上都只剩下了一个人的影子,他确实怕了,他怕的是自己,怕自己会坚持不下去,会忍不住“飞去与那人相见”。所以他选择留在异国他乡,骗自己也许这样,自己会不那么痛苦。后来,先生的愿望(完成《国学》一书)濠镜为他实现了,然而濠镜的愿望(与先生携素手,缓步芳茵)却是真真正正地成了奢望。
再说先生为何没有随濠镜一起离开。先生留下来,是想守着他的文学,他的故乡,他的祖国。他只是觉得自己不能离开。是他的理想,他的大爱。而他送王濠镜离开,则是他此生唯一一次的,私心。
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他在镯子上刻字,他独守门庭落败,他焚尽手稿书册…却终究仍是没熬过去,这大抵是四周无人可依,肉体上疲累煎熬,精神上饱受折磨,却又看不到黑夜的尽头,某一刻太过绝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