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话封侯吧 关注:66贴子:3,993
  • 6回复贴,共1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的熹贵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5-17 11:50回复
    (我背对着她,抱膝坐在落满了梅的地上,点检着落梅。身后传来声响,带点儿吴侬软语的腔调,绵软软的。好似占准了,心间未免微喜,可却没有转过头去,这个档口,我想起了从前家乡的一个故事。)
    (没有转身,也没有抬头,拨弄着地上的梅瓣,夜间启齿,声线也有些凉幽。)你可曾听过一个故事。
    (那是在家时,幼年邻家嬷嬷同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彼时更深,只点了一只烛,她的面庞便映在幽弱的火光里。)
    有一天,一位旅人夜行赶路,在一株树下,唔,就像今日的梅树,他看见了树下蹲着个女孩子,正在低首掩面哭泣。旅人远远看着,那姑娘背着身,青丝如绢,雾鬓云鬟,便想她一定是个貌美女子,他开口问道,为何小姐夜深独自饮泣呢?又递了帕子抚慰。那位姑娘接过帕子,转过脸来,却没想到,脸的那一边,还是一头如绢青丝,云鬟雾鬓。


    4楼2015-05-17 19:56
    回复
      食色,性也。便是起了什么别样的念头,倒也无可厚非,毕竟究竟未行歹事。兴许最后,也不过准备宽慰两句罢了。
      (忽然觉得,隔着这样的月色,听声,清谈,有些别样的感觉,这样很好,我反而不想转过脸去,坏了这意境。听着这故事,忽然微微笑起。)
      这听着,倒不像个故事。没有情节,只是个传说。只是——
      既然那位老婆婆,只食用童男童女,那么已婚男女,往塔中观赏,应是无碍的,为什么连已婚男女也不敢前去呢?
      (徐徐道来,临了,语峰一转。)说起塔,我曾听闻浙中一带,有一种塔,唤“童塔”,高约一丈,中空木门。孩童依俗往往是不能入葬的,穷苦人家也无力掩埋,便将早夭幼童,以衣物、稻草装裹,自木门投入,任其霉烂枯干。未曾往浙中去过,也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6楼2015-05-17 21:11
      回复
        (熹。丹目顾盼,细细端详了这一字。我虽不会测字,也略闻一二,所谓测字,比之看字义,更是读字迹。心念微动,好似大抵猜到了眼前是何人,只是又觉,如此良辰如此夜,提起姓字,当真煞了风景。)
        熹,为日曜之明。以此字义而写,想来——你心中,是坦荡明朗的。只是不知,你所测为何事——
        (月色明朗,疏影之下,却也摇曳出几分晦暗不明,低首分辨着其中一笔一划,骨节端正,折转刚健。舌之存也,以其柔耶,齿之亡也,以其刚也。刚健似是磊落,可许也需费周折。)
        喜下流水,似有情感之事。只是喜在水上,并不安稳,有几分如履薄冰,流水,亦未必有情。是吉兆已立,然根基未稳之相。


        10楼2015-05-19 15:45
        回复
          (笑得轻轻浅浅,唇角弯成一牙新月,那种淡黄的,透着杏色的样子的,勾在山尖的那一种上弦月。不置可否,微侧了首,亦浅淡道。)是不是诌,把日子过下去,自然明白。
          (猝不及防,她将手伸过来,不禁轻轻“诶”了一声,素颈微垂,侧了目往肩上看去,仍是低着首,只见得一星指尖,柔荑玉质,衬着肩头洗得微白的浅碧衣衫,倒可想见那素手之上,主人家娉娉婷婷的姿态来了。)
          也是有趣,为什么人见了人,便非要见她的样子呢。有时候,我倒宁可予你留白,因为真见了面,倒会觉得无趣。
          (虽这般说,目光还是自肩头那只柔荑,微微扬起来,渐启螓首,眉睫扬起,对上她那一双眸子。月色很好,从背后照落下来,心底静静摹着她的眉眼,她的额庭莹润,眼底清亮,直看去,那儿盛着一泓月光。)


          12楼2015-05-19 19:52
          回复
            人生在世,趣事总是不多的,有未了结的心愿,常常想起,便觉有味。真见了,想也不过如此罢,而可念、可想的事,便少了一桩,无味的事,也便多了一桩。
            (静静说着,落字清朗。想起书卷之上的字句,便信口而起。她本是俏丽,托着腮,娇蛮之色便又上了一层,较之月色,倒与晴日风波,更为相宜。)
            (微踱步,移至树边,抬手轻抚着那印记,喃喃道。)好。
            只要彼时,我尚在,你尚记取。必不悖诺。(内闱朝聚总有,只是如今日般,幽夜清谈之情,怕是未必能复了,只是有这样一诺,纵使不复,总有个指望,似有余味未尽,遗芳尚可赏。)
            (正言,远远的,更点再传,已过丑时,若待传更之人来扰,倒是失了情致。)如今时将至,味未消,正是别时。


            14楼2015-05-19 20:23
            回复
              (听她答语,心底倒是踟蹰一刻,转瞬笑之。)你说的是。景仁西真,如愿往,煎雪以侍。
              (烟月溶溶,踏梅而归,且待来日。)


              16楼2015-05-19 2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