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那段我之所以称之为求死,是因为一来,我觉得洪麟很伤心,感到自己失去王了,甚至质疑是不是曾经拥有过,出现死这个念头,其实很正常。二来,最重要的,是他其实是想以死来表明自己真的知道做错了。不管洪麟心里多伤心,多怀疑王对自己的感情,作为十几年来王唯一的恋人,他应该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肯定会伤了王的心。这个时候洪麟不太可能把王爱不爱自己放在纠结的第一位。他如果真的爱王,应该最害怕的还是失去王,而不是去测量对方到底爱不爱自己,或者认为对方也该为这个错误负责。所以我觉得洪麟以死明志,其实是很真诚的,固然他知道王可能不会杀他,但拿着那把剑,也是在向王表明他的心意。洪麟肯定有探究王的心意的这个倾向,不过不是这次行动的原因,而是一种期待吧。他希望看到王原谅他,仍然是爱他,宠他的。可惜王的表现显然让洪麟的以死明志变成了独角戏。
说到这,我又要吐槽柳导到底有没有真爱过一个人。我觉得亲密关系中的两人,如果说伤害的话,绝对是精神伤害远远大于肉体伤害。因为精神伤害是无形的,对方到底多痛我们不知道,所以难免说话做事的时候没有轻重。可说到肉体伤害,那可是明明白白看得到,感受的到的,通常是狠不下心去做的。柳导这里又塑造了一个分裂的王,从精神上,王对洪麟可是情深似海,虽然伤害了洪麟,但他是完全没意识到,而且他是觉得自己很受伤的。可肉体上,王下手是一次比一次狠,让洪在外面跪了貌似一天一夜还多,第二次就是宫刑了。这怎么可能呢?你那么爱一个人,他在外面跪着,你就能无动于衷的坚持住不心软。以王对洪麟的感情,是绝逼忍不住的。
所以经过这么漫长的跪罚之后,洪麟显然是万念俱灰了,但说到他神情麻木的躺到床上,我想还有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王把他派出宫了。我们作为看客当然知道王的意思,可对于洪麟来说,帝王把那些失宠的臣子踢出京城,流放到地方,不是一种最最常见的方式吗?越烦的,踢的越远,就算死在外面也没人管的。所以当王说出让洪麟去哪哪的时候,洪麟的表情有多么多么震惊。套用一句歌词,洪麟感觉到,我终于失去了你。一直认为,如果爱一个人,那么在我心里,对这个人的爱是摆在第一位的,而不是这个人爱不爱我。所以我觉得洪麟心里对王的爱是无法被熄灭的,相反是格外沸腾的,这也是他万念俱灰的根源吧。
接下来的弹琴场景,我倒是没觉得洪麟冷。而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洪麟心里各种心结,伤心的,愧疚的,忧虑的,怎么可能还像从前那样心意相通,琴瑟和鸣呢?所以王在像从前那样耐心的引领的时候,我觉得洪麟看王的眼神简直已经到了倾慕,仰慕的程度,含情脉脉指数已经爆表。再加上王又眼角含情,眉梢带笑的回看过来,洪麟不是立马又找到感觉,风情万种的撇了一眼之后,就又和谐的弹奏起来了嘛。但说两人之间的裂痕,没有弥合而是覆盖,我是一万个赞同。王真是好傻好天真,发生这么大的事,怎么还想着粉饰太平,而不是好好的沟通一下呢。要是他真当没事发生也行,可是明明自己的心已经百孔千疮了,硬是摆出形势一片大好的姿态,我真是很遗憾。
如果导演确实是拍成长史的话,我始终觉得画画这个情节绝对是灵魂。把这段放在弹琴之后,就是为了让洪麟又找回些对两人感情的信心,所以我一直觉得洪麟提出那个要求,是真诚的,幸福的,而且万分期待的。这里我特别赞同闹闹之前说的,洪麟这种年轻男孩恋爱的心态,敏感又鲜活。遇到挫折就倍受打击,看见阳光又准备灿烂。他们不会像历尽沧桑,千帆过尽的人们那样,学会麻木,试着冷漠,为了不再受伤,而拒绝再爱。洪麟的爱是很勇敢的,所以他才真心的提出要一起射箭的要求,他已经准备重新构建他和王的关系,热切期待美好未来了。
而对于他拒绝王的挽留,我倾向于解读为成长和重新找回对两人感情信心的一种表现。他应该已经意识到在目前这种时候,拉开距离是最好的方法,给彼此空间好好冷静一下,比每天大眼瞪小眼的在一起强。所以这一段,我没感受到任何的逃避,冷漠,压抑。但要说洪麟有没有点赌气的小心思,例如,你生气了就把我赶走,哦,现在心情好了,又想让我留下来。我偏不,就走,看你找不找我,以及什么时候找我。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要是真有还挺可爱的,年轻恋人之间这些拧巴别扭的小心思,还是很有爱的。
我一直都觉得两人内心都是爱的压抑又卑微,但还是爱的义无反顾,毫无保留,甚至从没想过,既然你对我这么无情,那我也不要再爱你了,看看是不是有别的选择,所以我没有特别心疼某一只,也没有怪过哪一只,一来柳导智商问题导致关山重重,二来,两人都是就交往这么一个恋人,实在是青涩的很,所以我只能叹一句总是情深,奈何缘浅,导致各种误会,各种不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