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即使做了没有用,也应该“尽人事,听天命”。所以儒家并不是不知道“自然”的道理,只是“当然”之所在,就决不推辞自己的责任而已。也就是成语“当仁不让”所包含的意思。
有天欲,有人欲。吟风弄月、傍花随柳,这都是天欲。声色犬马、财货利益,这都是人欲。天欲不可没有,没有就成了禅了;人欲不可以有,有就不高洁了。天欲就是好的人欲,人欲就是不好的天欲。
儒家讲求入世,正是肯定了人欲有其合理的一面,因而需要加以引导,使之向善耳。
朱熹说:“不求别人知道,只求上天知道。”这是对初学者说的。君子行善道,只是为了本性应当这样,或不这样心里就过不去。天知、地知、人知、我知,都不是君子所求的。只是心中有其中一求便是伪,求而不得,则为善的念头一定走入末途。
如果将身体作为内,那么身体之外的东西都是外物。所以那些富贵通达,影响着我们的生存,也给予我们荣耀,但是如果它们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那么君子就不会占有它们。如果把我们的心灵当作内,那么身体也同样成为外在事物,所以贫穷忧患,被辱被杀,只要是能够维护正义,君子都会万死不辞。
以心为内,则身亦可弃。
如果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话,那真是可怜。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有天欲,有人欲。吟风弄月、傍花随柳,这都是天欲。声色犬马、财货利益,这都是人欲。天欲不可没有,没有就成了禅了;人欲不可以有,有就不高洁了。天欲就是好的人欲,人欲就是不好的天欲。
儒家讲求入世,正是肯定了人欲有其合理的一面,因而需要加以引导,使之向善耳。
朱熹说:“不求别人知道,只求上天知道。”这是对初学者说的。君子行善道,只是为了本性应当这样,或不这样心里就过不去。天知、地知、人知、我知,都不是君子所求的。只是心中有其中一求便是伪,求而不得,则为善的念头一定走入末途。
如果将身体作为内,那么身体之外的东西都是外物。所以那些富贵通达,影响着我们的生存,也给予我们荣耀,但是如果它们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那么君子就不会占有它们。如果把我们的心灵当作内,那么身体也同样成为外在事物,所以贫穷忧患,被辱被杀,只要是能够维护正义,君子都会万死不辞。
以心为内,则身亦可弃。
如果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话,那真是可怜。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