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教育家张雪峰有一个很经典的说法: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就带他去四个地方:第一是汽车客运站,第二是火车站,第三是高铁站,第四是飞机场。” 坐A380的人,心血来潮,也可以去坐坐中巴,可是大多数坐中巴的人,恐怕不会有机会坐上A380。
-
1
-
0转,寒门再难出贵子!富人阶级层的人脉哪是穷人眼里的那些左领右舍,七大姑八大姨的。他们的上升渠道太多了,人生规划父母早就做好了。选择的路也太多了。穷人,特别是贫穷的中西部鸟不生蛋的穷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如果不是考的985或者211之类的。即使就是985-211之类的出来将来想在城市里立足还得靠自己自立更生,能出人头地的更是凤毛麟角。到了婚龄阶段要么做凤凰男要么做倒插门。普通三流的学校几乎都改变不了什么家族命运。最多也就
-
5
-
27某人居然和我说 : 环境污染跟人口毫无关系,重污染的钢铁厂丶造纸厂丶重化工……都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简直快变成打脸大王第二号 ! 常有一句口号, 没有消费就没有产业, 请问重污染的钢铁厂丶造纸厂丶重化工这些所生产的东西, 你们没有一丝一毫的使用吗 ? 只要有用过一次, 你就是破坏环境的相关人 ! 食衣住行育乐, 最基础的六项, 都和钢铁厂丶造纸厂丶重化工有关联 ! 污染是现代生活的代价 ! 而人口的数量越多, 就会越加重污染的程度 ! 应该要
-
3
-
4镇政府回应“江西夫妻身亡留下8个孩子”:生四孩时村里曾劝阻,无法实质性干预 年轻夫妻意外身亡,留下8个孩子,最小的才9个月。极目新闻报道此事后,引发网友关注。12月8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竹亭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这对小夫妻生第4孩时,村委会曾劝阻小夫妻少生,但两人坚持要生,无法作出实质性干预。 12月8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竹亭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对夫妻生育8个孩子,确实违反了计划
-
1我爸过世后给我找了个后爸,两个人都喜欢打麻将,我出去打工我妈就老打电话问我要钱,三年时间给了十万块,我没钱的时候又要不到钱,今年来杭州,身上就1000块,除了火车费吃饭的钱没几百了。刚到杭州就下起来了鹅毛大雪,走了一天路,晚上在公厕站了一晚,鞋都是湿,第二天找到了工作,睡了个好觉。三十多了还没谈过恋爱。这样的家庭很自卑。
-
79
-
12得了焦虑症多年,时好时坏,前面生了两个女儿,现在37高龄了,前段时间老公说要我好好调理身体,如果身体调得好就再要一个小孩,可是我都37了,如果身体能调的好,我年龄也大了,还能再生吗?好痛苦怎么办?
-
0如死亡体验体、老迈体验服体,这是每个人都规避不了的。孩子先体验父母亲友的老与死,再体验自己的老与死。你愿意生几个老迈与死亡体验体?
-
17转,大家都知道埃及著名的金字塔,他是权贵的象征,稳固的金字塔必须要有大量的基土来支撑,谁来充当这个金字塔的基土?当然是弱者,谁也不想成为弱者,但必须要有人成为弱者,即便所有人都是学历本科生,也必须让他们大部分人成为弱者,否则这个金字塔就不复存在了,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加大生育,只有人口足够大的时候才会或必定有人自然就成为了弱者,人口多了,就读就业都成了问题,昂贵的生活成本居住成本教育成本也必然会早
-
5“重男轻女”的思想,历来都是我们所摒弃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思想还是像一颗毒瘤一样,存在于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心中。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mg:其实,大家想要儿子,并不是说女儿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在养老方面,儿子和儿媳妇的确是比女更好一些。我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了,感觉大家想要儿子的最大原因,就是想让自己在年老之后能老有所养,不至于连个给自己送终的人都没有。 网友的这段评论,说出了当代大
-
6年纪轻轻的,干点啥买卖不好,非得陪孩子写作业。咳! 我觉得应该拍个纪录片,真实的记录一下中国家庭每天晚上七点到十点的生活,一定相当精彩 。 大小宝同学爸爸给我说:他有一天晚上正想骂孩子,突然对面楼上传来家长的吼叫声,那声音突然刺激到自己,那天晚上,孩子逃过一劫。 到底是现在的父母太负责,还是现在的孩子太难搞。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就没有这种现象,孩子的作业都是自己完成,好坏自己兜着。
-
7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到了婚嫁的年龄,除非自己搞定了婚嫁的事情,如果没有大部分人都要走相亲这个步骤。而走到相亲市场,就是从男女双方条件,标准开始进行博弈。既然有条件有标准,那就有鄙视链。对于女孩来说,有一个弟弟可能就是最大的劣势。 一位朋友肤白貌美,从上学的时候就不乏追求者,自己也从来不缺男朋友。但奇怪的是,每个男朋友都不长久。后来眼看年龄越来越大了,家里人开始着急,就让她去相亲,想让女儿找个有钱的家庭
-
2三胎最早是2021年5月底国家出来的政策,但实际上没有出红头文件,然后广东省是2021年12月有相关文件的补充,但实际上没有补充详细的内容:从12月1日起有效,也就是说,从5月到11月这期间生三胎不知道能不能享受社保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办理需要提供准生证),也就是今年5月到11月这期间生三胎的,是否能办理准生证(问过街道办,他们是不给办理的,说没有红头文件就不符合)
-
2
-
4
-
1不管开不开放,希望大家稍安勿躁,做好避孕工作,等待政策出台。不要随随便便违法了也不知道,影响孩子仕途。
-
10有人说对生娃者给予积极支持。请问是怎么支持的啊?
-
2大家关于之前所颁发的三胎政策有什么想法吗,请您来评论区交流一下(帮我完成一下作业好人一生快乐#三胎政策#
-
2
-
2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2
-
1随着三胎政策的实行,有家庭开始酝酿三胎了。但是,也有家庭由于三胎政策,导致离婚收场! 宁波小美与老王相识于宁波大学,谈了四年顺利结婚生子。第一个孩子四个多月就没了。这件事情对于小美的影响很大,她没有得到丈夫的支撑。至今,老王还觉得是小美导致孩子有问题,什么坚持二手房刷墙有甲醛,什么孕期使用护肤品等。 这件事对小美的婚姻打击巨大。只是,那时年轻还有感情,吵吵闹闹也就过来了。后来,又生了个健康儿子,今年8
-
10能不能来点实际的?不需要什么奖励,就是政策鼓励就行!正常退休年龄65岁,生一个减5年,三胎的两口子50退休,你看会不会是排着队的生三胎?! 别说65,现在五十几岁的就多少混的不能在混的了?与其这样不如回家换三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为社会贡献,50岁的老人回家给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去,完美!当然国家还得保障住房和教育的平均性,打击过分彩礼,最后三胎这种事党员不应该往前冲吗???不达标的从重要岗位下去! 一家之言,但我
-
1小时候家里地是泥土的,凹凸不平,弟弟在摇篮里,我摇他。一次小摇篮倒了,弟弟掉出来了,我爸妈把我拖到门口梨树下两个人踹我。一开始我跑被抓回来,然后疼得哭,然后慢慢发现哭没用就不哭了。随便踢,爸妈脚就轻了。可能怕我死了吧。然后就走开了我妈回去做饭,我爸去了奶奶家。我好久意识清醒了自己爬起来回了家。 弟弟一两岁,过年前爸妈打工回来,大年初四是去二姑家的日子。我贪玩去了隔壁小朋友家,妈妈去河里洗衣服,弟弟
-
10刚刚看到有网友说∶ 这辈子打sI也不再贷款买房子了 贷款35万,贷款20年,月还款 2480,已经还了6年,想要提前一次 性还清,今天银行告知我还欠28万。 六年还了178560元。 还了6年本金才还了7万,利息还了 10万多,今天才知道房贷这么可怕。 还有网友说∶你这是多的,我贷了55万,还了5年15万多,还剩50.12万 贷款买房这么大个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贷款买呢? 我爱人的侄子在黄岛刚买的二手房150万,车子28万,都是贷款,每月还款一万元,30年,按上
-
30近些年来由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多家庭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在古代,如果哪个家庭没有孩子,就感觉没有了传承,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甚至有很多人结了婚也选择做丁克一族,不生孩子。这在以前的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孝,不是有那句话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你认为是断后吗?网友们的回答太扎心 这句话里面的后并不是指的现在意义上的孩子,而是指的男孩。如果没有,如果
-
2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不动C税全面铺开就不要二三胎
-
2
-
15好像很难。我见过七老八十的人因为想或想到他们的父母而老泪纵横,也有年轻人因为舍不得父母离去而自杀的报道。 虽然理智上都知道对老人死亡节哀顺变,但感觉上真的难以释怀,我们如此,我们的孩子会如何?虽然每个人的性情有不同,但我们对子女无法预知。“只有失去后才知道珍惜”,人类心理还有这样的近乎自我摧残的心魔,会发动强迫症、焦虑症把人牢牢地禁锢在对亡者的思念与悔恨上,这就更从根本上击垮一个人。 如果生下多愁善
-
1
-
3
-
3“小帆,快要二胎吧!趁着你还能生,赶紧生,要不过两年岁数太大了,想生都生不了。” 婆婆日常催生二胎的紧箍咒又开始念起,李帆听着真的感觉很烦很烦。 李帆自认为,平日里和婆婆关系处的不错。婆媳俩有说有笑的,一起以吐槽她们共同熟悉的男人董鹏为乐趣。 可到了关键时候,李帆就能感觉出婆婆的小心思。 就拿要二胎来说吧,婆婆一心想再要个男娃,就为了老董家人丁兴旺,一点不顾虑她的感受。 李帆在生女儿宝妹时,就在生死边缘
-
5
-
3申请建立四胎吧,五胎吧六胎吧七台吧
-
17转发的,扶弟魔要从【重男轻女】说起,一般上一辈的多子女家庭,女儿能干概率很高,儿子成才的概率极低。结婚选人是一生的智慧,那么如果你有勇气选择了一个非独生子女家庭,遇到扶弟魔的概率极高,你从一开始就要准备好面对这个终身难题?可能毁你半辈子,可能毁你下一代。 有这样一种说法,娶非独生子女家庭,以后赡养老人的压力小。。。 对比起,你想多了,或者喝多了。因为如果你结婚是家庭是老婆+N个弟弟,那么从结婚开始,你
-
4不是说三胎好不好,政策开放了,想生就生。但是给孩子一个优质的环境很重要。20年和21年出生人口肯定不会高,如果卡也卡不进8月底了。而开放二胎以来2年内人口飙升,在医院和学校都满进满出。同理这一年高考和中考压力更大,考进一本的概率会下降。 所以建议年龄不大的朋友可以观望2年,估计第三年也就是2024年和2025年出生人口会有明显回落,到时候去医院有床位,去学校有学位。妥妥的安稳。不挤在一起。
-
52
-
2我翻看家里老人40多岁时的照片,感到一阵阵难过,人是会老的。忽然想到有孩子的人看到孩子年幼时的照片会有何感触?不感慨岁月流逝,孩子再也不是那个童真的孩子吗?
-
8早九晚五,父母安好,孩子小学,年龄已经到35以上,房子2万以上每平,学区房不敢想,孩子教育补习要跟上。夫妻工资相加1万多。 三胎来了,孩子养过,二胎没敢生,单位30+单身汉多如牛毛。 物价房价天天涨。 自己生活没有质量,难道还要增加自己压力,给孩子个经济截距的童年。苦自己还要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