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方向州县道路沦陷吐蕃示意图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97338e2b136afc30e0c3f6d8319eb85/3ea4462309f79052021e321c4af3d7ca7bcbd58b.jpg?tbpicau=2025-02-23-05_b73bb5d42a08c23544c5d4f5e9b84b8a)
在这幅图中,红色圈是最先沦陷的鄯州地区,也就是河湟谷地,很明显吐蕃在唐军主力被调走平叛后的第一时间就立刻发兵攻占河湟谷地,确保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地区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鄯州沦陷后,吐蕃其实并没有加大力度侵略陇右地区,而是停止了一段时间,从760年开始才是噩梦开端。
合理推测是因为安史之乱前三年吐蕃因为留守唐军不敢大力侵略,而760年后留守唐军也大部被调走去补充平叛军,造成陇右几乎无人守卫的境地。
接下来760-763年短短3年间,黄色圈的陇右大片领土悉数沦陷于吐蕃之手,战线直接推到了关中平原,甚至吐蕃一度趁关中兵力空虚而攻入长安,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虽然15天后唐军主力返回吐蕃立刻撤军,但这件事的影响极为恶劣。
之后唐代宗、唐德宗期间唐军和吐蕃的战线拉锯始终在凤州(今凤县地区)、陇州(今宝鸡,陇县)、原州(今固原地区)一线。
最后在783年的清水会盟中,唐庭无奈的和吐蕃划定了陇右地区的界限,也就是图中红色的四个标记,即:
最北侧灵州后套平原南部,唐朝只能勉强守住灵州地区,以南的黄河渡口、对岸的乌鞘岭完全被吐蕃控制,吐蕃可以随时渡河威胁陕北地区。
固原南部的清水河谷,这条路由于吐蕃占据的原州而被切断,关中直接支援灵州以及乌鞘岭的关键通道没了,这条路的切断也导致了凉州以西的河西地区无法接收唐朝支援因而逐个沦陷。
陇州西部天水东部的陇山,唐朝此时只能依托陇山来防守天水-宝鸡一线的通道,这条通道决定着兰州以及陇右诸州的支援,随着这条通道的切断,唐朝再也无法向陇右投射力量。
凤州西南,对岷州、洮州的支援完全被切断。
可以看到,这四条线路正好就是之前讲开元天宝时期对吐蕃陇右方向上北中南三线的进攻通道,但随着唐朝兵力空虚,吐蕃反而侵占了这些地区变成了对唐朝关中地区进攻的通道。
在之后的787年吐蕃更是在原州发动进攻,将战线进一步推到了华亭以南、泾州以西(两个橙色标记)
至此唐朝彻底丧失了西北地区的主动权,只能死守清水河谷通道、天水通道的出口,而能与灵州联系的马莲河通道吐蕃自然也不会放过,后面吐蕃的主攻方向多次都选在了灵州,盐州,夏州,银州地区,结合地形图能更好理解双方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