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179贴子:1,259,176
  • 14回复贴,共1

西楚霸王项羽和县灵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人对项羽自刎之地有误解,项羽乌江自刎不是乌江边自刎而是长江边,前不久看到一个拥有70万粉丝哔哩哔哩讲历史的UP主讲项羽的一生的时候说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这里项羽自刎的乌江是在今天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千年古镇乌江镇东南侧长江边的凤凰山。而不是发源于贵州,横贯贵州中部及东北部,进入重庆市,至涪陵汇入长江的乌江。


IP属地:广东1楼2024-05-09 20:57回复

    西楚霸王灵祠


    IP属地:广东2楼2024-05-09 21:00
    回复

      项羽衣冠冢


      IP属地:广东3楼2024-05-09 21:03
      回复
        霸王祠是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而建的。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当时就地墓葬了项羽的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祖,人称项亭。
        9月1号刚到和县的时候天色已晚,先找了个旅店住。晚上出来散步,顺便买了瓶酒明天敬项羽。当时闲着无聊,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凭感觉判断项羽衣冠冢的方位。白天出发,发现晚上的判断完全正确。2200年前,项羽正是在这条路上走完了他的传奇一生。
        人们对项羽的评价褒贬不一,我觉得要了解一个人,正确评价一个人,要先了解他的出身背景,也许更能理解一个历史人物。千年的流水光阴过去了,是非成败都已成过眼云烟,不应以成败评价一个英雄人物。不管如何,项羽年纪轻轻不到30岁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所有男人的顶点。


        IP属地:广东4楼2024-05-09 21:04
        回复
          成语一举两得的其中一个由来。一天,美貌的虞姬用举铜鼎的方式招亲,项羽走过去,一下子举起了铜鼎,不仅赢得美人,还赢得了江东的八百子弟敬仰。虞姬是项羽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垓下一战,虞姬香消玉殒,这对项羽的意志也是致命的一击。


          IP属地:广东5楼2024-05-09 21:05
          回复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的名人行列里,项羽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成王败寇——这是历史对那些叱咤风云,青史留名的大人物的评判标准。但是,似乎唯有项羽不在这个标准之列。他失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不但把一手人生好棋下得稀巴烂,还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但是,他的个人形象,他的人格魅力,却在国人心中完美地竖立起来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正是因为讴歌了主人公项羽的英雄形象。


            IP属地:广东6楼2024-05-09 21:06
            回复
              独具抱负的雄心少年
              司马迁《史记》中的《本纪》原是专为记录帝王事迹的,但唯独把项羽这个”败寇“的事迹也录入其中。可见在司马迁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把项羽视为英雄了,司马迁也可算是项羽的一个粉丝吧。
              项羽本名项籍,羽其实是他的字。他的籍贯是如今的江苏宿迁。项羽出身于楚国上流社会——爷爷是楚国名将项燕,把他养大并带在身边的叔父项梁,也是楚国大将。养尊处优的生活,以及叔父的培养和教诲,都让他从小即自命不凡。
              项羽的自信还来自于他的伟岸身材——身高八尺,力能举鼎,绝对超过常人。根据考究,项羽身高在1.85米左右,他举起的鼎大概有200多公斤。一个如此高大健硕,膂力超强的人往人堆里一站,周围的人自然相形见绌了。
              不过,在司马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并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读书读不下去,练剑又放弃了,还口出狂言说“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但是,叔叔拿来兵书让他学习,他还是看不下去。
              虽然不爱学习,但这个混小子却一直心怀天下。


              IP属地:广东7楼2024-05-09 21:07
              回复


                IP属地:广东8楼2024-05-09 21:09
                回复

                  项羽举鼎
                  他和叔父一起观看秦始皇南巡的浩大阵势时,他不由得发出感慨:“这个人是可以代替的“——言下之意,我必将会取代他!《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这就是成语取而代之的由来。
                  叔父一听慌了神:“不要胡说,会满门抄斩的!“说完这句呵斥的话后,叔父也不由得对这个侄子刮目相看了——原来这小子还真有点雄心壮志啊……
                  由此可知,项羽虽然不爱学习,但他骨子里却有一股睥睨天下,叱咤风云的雄心壮志,加上叔父项梁的言传身教,更使这个少年不甘平庸自恃甚高。一副胸怀天下大任,一直跃跃欲试的心思早已在他脑海中生成。
                  可以想见,项羽的性格自然与他的家族遗传有着密切关系,基因密码决定了他的性格与人生——俗话说将门出虎子。
                  秦朝末年,各地风起云涌的反秦起义,正好给了项羽一展身手的机会。


                  IP属地:广东9楼2024-05-09 21:10
                  回复
                    载入史册的决胜神话
                    秦始皇死后,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得到四方响应,会稽郡郡守殷通向来敬重项梁,找他商量对策,说秦朝要亡了,我们要先发制人。  项梁将项羽叫进来,项羽先发制人,砍掉了殷通的脑袋。并随即在当地举旗造反,收编了那里的军队。他们在豪强的支持下,建立起一支“八千子弟兵”为骨干的楚国起义军。
                    此后,为了更加名正言顺,谋士范增建议他们拥立了新的楚怀王熊心——打着楚王的旗号更有号召力。因为形势发展太过顺利,骄傲大意地指挥官项梁给了秦军以反扑机会,最终导致自己兵败身死。而项羽经过这一番实战锻炼,却越发成熟起来。一个天才军事家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IP属地:广东10楼2024-05-09 21:12
                    回复
                      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杀死沉迷享乐的宋义,是项羽果敢行为的第一步。被楚怀王任命为主帅的宋义,不去援救赵国却耽于享乐,项羽果断杀了他并以楚王名义列其罪状,这件事做得极其正确大快人心。
                      面对比自己强大很多的秦军,项羽毫不怯阵。他用“破釜沉舟”的命令,把楚军的军心凝结于一处:烧掉房屋、砸碎锅灶,沉没船只,只带三日口粮,猛虎一般直扑向秦军营地。楚军抱着决一死战的雄心,誓与秦军在巨鹿一决雌雄。同样发生在巨鹿之战,当时的章邯王离军团令的各路讨伐大军望而生畏,都固守营地作壁上观,不敢出战,只远远地看热闹,看项羽率领楚军与章邯王离军团大战。


                      IP属地:广东11楼2024-05-09 21:15
                      回复
                        巨鹿大战
                        “破釜沉舟”是项羽军事才能的重大表现,巨鹿之战也因此成为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不怕死的楚军将士各个奋勇当先,以一当十气势如虹,杀伐之声震天动地。楚军终于大破秦军,摧毁秦军主力40余万,取得了战争的完胜。
                        之后,军心大振的楚军一再获胜,秦军主帅章邯等人不得不谈判求和。项羽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封其为王。
                        巨鹿之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项羽让秦军闻风丧胆。可以说他所到之处无不披靡,他实在是那个时代的战神。此后他在中原名声大噪。各地起义军纷纷投奔他,其中就包括后来与之争霸天下的刘邦。


                        IP属地:广东12楼2024-05-09 21:16
                        回复
                          项羽是秦朝最终的掘墓人。如果没有项羽,秦军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打败,历史将会是另一番画面。
                          此时的项羽已不满楚怀王这个无能的领导,干脆把傀儡皇帝废了,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所有诸侯王之上的,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霸王”。
                          但是,随着刘邦势力日渐强大,项羽和刘邦之间最终爆发了“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的彭城之战,是项羽军事才能显露的另一个辉煌战例。
                          此时刘邦的军队已经发展到56万人,声势浩大颇有震慑力。处于劣势的项羽原本在齐国作战,不得已带领3万精兵返回彭城。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西部,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攻,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不得不撤出彭城,楚军于是大败汉军。汉军纷纷往泗水方向溃逃,楚军紧追不舍。楚军追击至灵壁东濉水,只见被楚军追击的汉军相互拥挤践踏,导致汉军十余万人皆落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
                          总之,项羽以少胜多的作战指挥能力,是当之无愧的兵家第一史上无双。他本人临阵作战更是神勇,能以一人对付数百人,无人能出其右。


                          IP属地:广东13楼2024-05-09 21:17
                          回复
                            军事天才的政治低能
                            项羽的确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他那无师自通的作战手法在史上绝无前例。
                            但是,他在政治方面却是个低能庸才。这或许就是他不善于学习,缺乏系统的知识和理论支撑的缘故,也是导致他的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大胜秦军后,各诸侯国纷纷仰视项羽。他自恃功高自立为西楚霸王,然后对六国贵族们重新搞分封,其实就是复辟周朝的政治制度。但是,秦朝废除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周朝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了。况且以他的地位分封,也实在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项羽率领大队人马到处冲撞杀戮,又放火烧了秦宫,大火烧了几个月,把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烧成了一片焦土瓦砾。即便这样,他还觉得不够解气,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宝玉器洗劫一空,然后准备率领众人回到江东。
                            当时,项羽手下的有识之士劝他说:“咸阳处在关中要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而且地势险要,您不如就在这里建都,这样有利于您奠定霸业。”项羽本也有些心动,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阳已被自己弄得残破不堪,哪里还像个都城的样子?就更加怀念故乡,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他对那个劝他的人说:“人要是富贵了,就应该回到故乡去,让父老乡亲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富贵了还不回故乡,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江东去。”,那人听了这话,觉得项羽实在算不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对别人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果真如此啊!”,《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这就是成语沐猴冠耳的由来,不料,这句话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立即把那人抓来,投入鼎镬里活活烹死了。
                            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可因为思念家乡,项羽急于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后人便延伸出了‘锦衣夜行’这个成语。从这点看出来,项羽根本没有像刘邦一样统一天下的眼界和雄心,仅仅满足于一个西楚霸王,安居一方。
                            不通晓时代变迁,看不清时局变换,目光短浅的他仅仅以报复秦国、复辟六国为目标,这是项羽人生格局上的根本局限,是他的第一个失误。
                            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能够网罗人才为己所用,这是项羽的第二个也是关键的失误。
                            一开始被项羽当作小兄弟的刘邦,出身于社会底层,也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但他却能够逐渐由弱转强,最终成就开创汉朝的大业。这是由于他能够知人善任,虚心听取下属的不同意见,使得自己周围聚集起一批各具不同才能的文臣武将。正是利用这些人的智慧,使他最终战胜了看似强大的项羽。
                            项羽自以为能力超强,谁的话也听不进。其实范增那个老儿,就是老天爷派来给他当军师的。可他偏偏听不进老人家的话。
                            正如刘邦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比如鸿门宴上,范增使出了浑身解数,无奈项羽就是不肯听他的话——项羽总是自以为刘邦成不了大气候,而且他是自己一个战壕里的盟友。再加上刘邦巧舌如簧动辄道歉赔礼,项羽耳根子很软特别容易轻信,他觉得作为君子不能做出失礼举动,杀了人家会让天下人耻笑自己。但是这种放虎归山的仁慈,最终致使自己从“霸王”之位跌落下来。
                            正如毛主席诗词中对项羽的评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说到这里不由得又想起曹操。他对待刘备正如项羽对待刘邦,同样过于仁慈,最终也使刘备成为阻碍他统一中原的劲敌之一。
                            刘邦正是利用了项羽不能容人,自以为是等人格缺陷,最后使用了离间计,干脆把范增和项羽分离开来。没有了慧眼识人足智多谋的范增,项羽的灭亡就不远了。
                            在广武城,项羽依旧要和刘邦一决雌雄,但刘邦却细数项羽几大罪状,比如杀楚怀王,杀秦王子婴,坑杀二十万降卒,等等,痛骂项羽是大逆不道之人。结果被项羽一箭射在了胸口,差点死掉。汉王数羽曰:“夫为人臣杀其主,杀其已降,为正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客,大逆不道,罪十也。”——班固《汉书·高帝纪》 。这就是成语大逆不道的由来。
                            项羽仗着自己武艺高强,想和刘邦单独较量,就在阵前向刘邦喊话:“ 刘邦听着,你我二人纷争,扰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今天咱们两人在阵前比试一下,谁赢谁就得天下!”
                            刘邦知道自己在武艺上不是项羽的对手,自然不肯应战,就回答说:“你不配向我挑战,你已经是个十恶不赦理该诛杀的罪人。第一,你违背了我们的约定,我先攻下关中,按约应封我为关中王,你却自己称王;第二,你杀死卿大夫,自己称霸;第三,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带兵入关;第四,你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第五,你杀死已投降的秦王子婴;第六,你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第七,你封王封地,赶走原主,弄得天下不宁;第八,你占有了彭城,夺取韩国之地,又强占梁国和楚国的大片土地;第九,你阴谋杀害义帝怀王;第十,你作为臣子却杀死君主,为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我兴仁义之兵来诛讨你这个贱贼,你还有何面目来向我挑战啊!”
                            楚汉战争打了几年,项羽消灭不了刘邦,刘邦也消灭不了项羽,后来两人便约定以鸿沟为界,约定双方停息战火,划鸿沟而治。这就是成语楚河汉界的由来。
                            楚河汉界确定之后,项羽是个老实人,带着自己的人东归了。陈平这时候却对刘邦说:这个时候你不动手,等项羽回去,就是养了老虎,留下祸患了。《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遗患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养虎遗患”。
                            刘邦采纳了张良、陈平的意见,把一纸空文扔在一边,当即发兵北上,追击项羽,结果项羽大败,自刎乌江。成语告诉人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认清形势,慎重采取行动,不要一时兴起,自己给自己埋下悲剧的伏笔。“虎”作为肉食动物,吃人是其本性使然。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出于悲悯之心纵容敌人,疏于防范,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现实生活中,人们要“亲君子,远小人”,识破小人的丑恶嘴脸,并时刻对其保持警惕。
                            此后,经历了楚汉划界,又经过多次征战,项羽终不敌刘邦的各种手段和阴谋,渐渐地由强转弱,一步一步衰落下去,最终走到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垓下之末路。
                            从项羽的性格来说,最后的悲剧是必然的。即使他统一了中原,也不会顺利地建立起稳定的政权。
                            悲剧英雄顶天立地的人格魅力
                            项羽兵败自杀,只活了短短30岁,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也只有区区8年。但是,在他身后近两千年,人们对他的歌颂和怀念一直不断。这是因为项羽身上所具有的几种品质,符合了民众对“英雄”这个词儿的理解和认定,他的人格魅力在国人心中无比高大。
                            首先是勇武过人叱咤风云:“力拔山兮气盖世”,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面对强秦大军毫不畏惧,凭借个人智慧和决断数次取得辉煌战绩。
                            其次,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贵族君子之风,为人正直说话算数,待人温厚仁慈。如果项羽没有网开一面,刘邦早就挂掉了。项羽对待刘邦及其家眷十分厚道,刘邦被抓的老父和妻子都被安然无恙地放回。项羽对待将士和身边人也都十分体恤和怜悯。
                            霸王别姬
                            虽然项羽在战争中有不少屠戮行为,但那却是必须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容不得半点仁慈,你死我活只是瞬间的事)。至于他火烧阿房宫以及杀死子婴,属于报复秦王朝的过激行为——他是六国贵族的代表。
                            最后,也是最为人们所敬仰和称道的,就是大丈夫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乌江自刎“。
                            如果项羽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他完全可以逃到江东去,隐匿起来伺机东山再起,或者干脆放弃征战,做一个“偷生”的平民苟活下去。
                            但是,他放弃了生的希望,选择了死亡。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不过死前他还是嘴硬,不承认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了惨败,而是大呼道:“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
                            无论如何,项羽堂堂正正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输了就是输了,既然无颜面对乡亲,不如以死谢天下……好歹我是一个正人君子,是楚国名将项家的后代!他死前对虞姬、对乌稚表现出的不舍,更让人看到了大英雄细腻的人间真情。
                            后人把项羽和刘邦比较,虽说刘邦得了天下,但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却远远不如项羽。他遇事胆小慎微,才华平庸没有特长,谦卑后面往往隐藏着阴谋,为了自己逃命老父妻儿都顾不上,简直就是不忠不孝……刘邦成功的根本在于他会用人,一帮兄弟们为他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们对项羽的评价也有两极分化,有人觉得他的自杀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多数国人显然更喜欢更崇拜他。他的粉丝经历数千年仍绵延不止。
                            李清照的诗词《夏日绝句》是国人对项羽崇拜的最真实写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面对金人侵占大宋江山,皇帝或被俘或逃跑。李清照的老公也是个弃城逃跑的主儿。颇有民族气节的李清照实在看不下去,无能为力之下只好奋笔疾书写下这首诗。在她看来,项羽不但生前是杰出人才,死后依然是令人崇敬的“鬼雄“——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那些贪生怕死之辈,在项羽面前均相形见绌令人唾弃!


                            IP属地:广东14楼2024-05-09 21:19
                            回复
                              西楚霸王都城首都,彭城是徐州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7 1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