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家的三时判教说
在中国佛教判教体系中,唯识家的三时判教同样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民国年间,以韩清净为代表的一批佛教学者在北京成立了以研究佛教唯识法相为主的学术团体,就称之为“三时学会”。
唯识家所立三时教,我们可参见于窥基法师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中:
如来设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于真谛理悟证有方,于俗谛中妙能留舍。[1]
唯识家将如来四十九年的说法分为三个时期,谓之“三时”。唯识家认为:释尊成道之初,一切外道凡夫,执着实我,所以世尊在《四阿含经》中,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为实,因而明人我等为空无,是为我空法有论,是小乘有教,又名初教,此即为世尊于第一时所说法;后世尊为破小乘众实法之执,而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此等即是诸部般若类经典所说,显示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为我法二空论,属大乘空教,此即为世尊于第二时所说法;又世尊恐行人听闻空教之后,复起空执,一味执空,如此则无法可修,无佛道可成,而落入断灭空,于是世尊复说《解深密经》等,开示境无识有,圆成实性,而令众生悟入中道实相,此是为境空心有论,属大乘中道教,是为世尊于第三时所说法。唯识家认为,前二时所说法,为佛方便之说;唯第三时所说,方是真实。
在中国佛教判教体系中,唯识家的三时判教同样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民国年间,以韩清净为代表的一批佛教学者在北京成立了以研究佛教唯识法相为主的学术团体,就称之为“三时学会”。
唯识家所立三时教,我们可参见于窥基法师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中:
如来设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于真谛理悟证有方,于俗谛中妙能留舍。[1]
唯识家将如来四十九年的说法分为三个时期,谓之“三时”。唯识家认为:释尊成道之初,一切外道凡夫,执着实我,所以世尊在《四阿含经》中,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为实,因而明人我等为空无,是为我空法有论,是小乘有教,又名初教,此即为世尊于第一时所说法;后世尊为破小乘众实法之执,而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此等即是诸部般若类经典所说,显示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为我法二空论,属大乘空教,此即为世尊于第二时所说法;又世尊恐行人听闻空教之后,复起空执,一味执空,如此则无法可修,无佛道可成,而落入断灭空,于是世尊复说《解深密经》等,开示境无识有,圆成实性,而令众生悟入中道实相,此是为境空心有论,属大乘中道教,是为世尊于第三时所说法。唯识家认为,前二时所说法,为佛方便之说;唯第三时所说,方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