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2,992贴子:3,046,837

转 唯识的三时判教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中国佛学官网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05 11:15回复
    唯识家的三时判教说
    在中国佛教判教体系中,唯识家的三时判教同样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民国年间,以韩清净为代表的一批佛教学者在北京成立了以研究佛教唯识法相为主的学术团体,就称之为“三时学会”。
    唯识家所立三时教,我们可参见于窥基法师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中:
    如来设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于真谛理悟证有方,于俗谛中妙能留舍。[1]
    唯识家将如来四十九年的说法分为三个时期,谓之“三时”。唯识家认为:释尊成道之初,一切外道凡夫,执着实我,所以世尊在《四阿含经》中,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为实,因而明人我等为空无,是为我空法有论,是小乘有教,又名初教,此即为世尊于第一时所说法;后世尊为破小乘众实法之执,而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此等即是诸部般若类经典所说,显示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为我法二空论,属大乘空教,此即为世尊于第二时所说法;又世尊恐行人听闻空教之后,复起空执,一味执空,如此则无法可修,无佛道可成,而落入断灭空,于是世尊复说《解深密经》等,开示境无识有,圆成实性,而令众生悟入中道实相,此是为境空心有论,属大乘中道教,是为世尊于第三时所说法。唯识家认为,前二时所说法,为佛方便之说;唯第三时所说,方是真实。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05 11:21
    收起回复
      窥基法师于《成唯识论述记》中所立三时教,其依据的应是玄奘法师,依法藏法师所说,玄奘法师曾以转照持三法....L判释一代时教:
      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依《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及《瑜伽论》,立三种教,即三法....l是也。一、转法...l,谓于初时鹿野园中,转四谛法轮,即小乘法;
      二、名照法....l,谓中时于大乘内密意说言诸法空等;
      三、名持法....l,谓于后时于大乘中显了意,说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2]
      从法藏法师对玄奘法师“三法。。L”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窥基法师所作的“三时”判释实际上等同于玄奘法师的三法....L说。而他们所依据的是《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是唯识家所依的一部重要经典,在此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
      。。。。
      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发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发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发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发轮。[3]
      。。。。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5 11:23
      收起回复
        实际上,唯识三时判教思想在印度早就有人提出,法藏法师在《探玄记》中曾论及到,谓天竺那烂陀寺的戒贤法师早就依《深密经》提出这种三时判教理念,那么后来玄奘从印度学成归来,大量翻译弘传瑜伽学派,唯识思想因此盛行于汉地,窥基法师承继玄奘法师之衣钵,并以三时来判释如来一代教法。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05 11:23
        回复
          转载结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05 11:23
          回复
            象这类常识性的内容也是要了解一下的。
            要不有的人就会说三时是中观时了。说不是讲唯识的。 三自性三无性是唯识体系里面的内容,其他的派别你也可以看看有没有讲这个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05 11:29
            收起回复
              而现代人多数一上来就接受如来藏教法,这里省了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个过程。
              所以很容易把如来藏当作我来执着的,同时也没有修二无我观的概念。其实这二无我观还是要多下功夫去学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1-06 09:29
              回复
                你都四大种造色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了。
                四大种就成了极微,基本粒子一样的属性了。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但又不是物质。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1-08 19:41
                回复
                  再看看网络上别人说的,这里面引用了印顺法师的话
                  。。
                  另外关于生命体的构成问题,有部五蕴实有与经部五蕴假有的差别观念值得探讨一下。依有部之见,蕴是聚集之意,聚集是“和合假”之意,如生命体是由色等诸法聚集而成的,故说生命体是诸法和合的假体,同样地,色蕴是由四大等色法聚集而成的,那它在有部那里何以不是假法而是实法呢?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有部所说的色蕴并不是指四大等聚集在一起之后所形成的那个色法和合体,而是指在蕴中存在着的一一色法。印顺法师曾指出这种差别:“经部师主张唯界是实,蕴、处为假……有部为什么把积聚性的蕴也说是实在的呢……有部师的意思,蕴之‘聚义’,并不是说聚,而是说一一法。”也就是,有部所说的五蕴实有并不是指蕴是实有的,而是指在蕴中存在着的一一法是实有的,因为在蕴中存在着的色是实有的,所以色得名“色蕴”,同样,因为在蕴中存在着的思是实有的,所以思得名“思蕴”,故有部说五蕴实有,至于经部主张五蕴假有则主要是从聚集义上进行理解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1-08 19:42
                  收起回复
                    有部指的是小乘的一切有部,
                    他们的三世实有论很有名的。
                    你要是学小乘的,不可能不知道一切有部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1-08 19:43
                    收起回复
                      当然了这只是声闻乘的说法。
                      人无法有,
                      说五蕴是有的,是会无常变化的。
                      比如五蕴和合的色身是有的,只是这个色身一直在变化,不符合我的定义,所以不是我,也叫五蕴非我。
                      也叫五蕴皆有。
                      这是声闻乘的空。
                      有的人大乘的空没学好,就学成和声闻乘的空一样了,而且还不能自知。
                      比如大乘说五蕴皆空。
                      他们是这样理解的,五蕴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没有自性的,是会变化的。
                      但五蕴还是有的。
                      比如这五蕴身不就挺真实的,这房子车子山河大地男女老少,都挺真实的,所以都是有的,只是他们会生灭变化。不是一直不变的。
                      这样一来五蕴皆有和五蕴皆空,
                      真是毫无差别了。
                      所以他们有就是空,空就是有,非空就是非有。
                      等于大小乘的法空和人空没有一点区别了。
                      这类人很多很多,但他们自己看不出差别,以为大家都这么说,就以为大乘的空就是这样了。
                      。。。
                      他们不知道的是大乘的五蕴皆空,就是指没有五蕴。
                      象心经一空到底,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
                      而这和声闻乘的空是有本质区别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1-08 20:11
                      收起回复
                        般若经里面明明讲了那么多空,内空外空内外空五蕴空十八界空,空亦复空等等。
                        但是人们却还是要执着个有呢?
                        因为如果一切都空了,那就成顽空了,而顽空又是明显不对的。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假相幻相,因缘和合也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什么都没有嘛。
                        所以不敢空啊。
                        到三时唯识时,就把道理讲清了,唯识无境,空的是你心幻想出来的东西,只要改正你的错误知见就好了。这一来,可不就敢空了,可劲的空,一空到底。。。多畅快。。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1-08 20:27
                        收起回复
                          有人就会说了,你一空到底个毛线,你那唯识的识你就不敢空。
                          为啥不敢空?来啥空啥,
                          因为知道真有什么了,所以万物皆可空。一空到底。
                          你要说执着有个识,那是你没明白,因为根本执着不到,那离言的东西你知道有就行了,你要实证到空性才能见到心,而在这之前你都见不到这个心,
                          有啥不敢空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1-08 20:42
                          收起回复
                            有人又会说,你空个球球,打你一把掌,踢你一脚,拿走你的钱包,喷你一脸唾沫,看你空不空?
                            那也是空的,因为打回去也是空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1-08 20:52
                            收起回复
                              网络上这篇文章里面,对部派时代的理论说的挺多
                              。。。
                              二有部系的假实说
                                蕴处界的三科法门,是佛在经中所常说到的,但佛不特没有指出其中何者是假有,反而有时统说一切有,于是有部学者就坚定的执著蕴处界有实自体。从表面看,有部的这一说法,非常契合如来所说的三科法门,可是深一层的去分析考察,不难发现有部的实有说,有著问题存在。有部虽主一切法是有,但和合假有亦是他们所承认的,如军、林等的假有,他们亦从不反对,只是他的假有说,范围非常的狭小,其他学派看作是假有的,有部还是认为实有。因此,婆沙论论到有部说有,把一切有分为两类:一、实物有,指蕴处界等,显示这一一法的自性是真实有的;二施设有,指军、林、男、女等,显示这一一法的自性是绝对不可得。
                                再进一步分析,一切有者说有,分为五有来说:一、名有,就是名称虽有,实质是没有的,如龟毛死角之类。二、实有,就是实体是有,不仅说说而已,如蕴处界等一切法的自性,各各安立于本位上,不能说其没有。三、假有,如军、林、瓶、衣物等,都是假有无实自性的。四、和合有,如补特伽罗,只是众缘和合而有,要想找个实有的补特伽罗,是绝对不可得的。五、相待有,如彼此、长短、高下、大小相待而有,不是绝待的,虽有亦非真。从名称上看,固有五种有,但归纳起来,实不外于前面所说的实物有与施设有。施设的假有,虽为有部学者所不否认,但其中心思想,还是在于成立一切法的实有,所以他们坚定主张蕴处界三科皆是实有。
                                讲到诸法之多,当然数如恒沙,决不可能一个个的加以详细说明,因而对于万有诸法必须予以分类。佛在经中亦曾用分类法为众生说法,最原始的分类,是把诸法分成有为与无为,其次如上所说的三科,虽可说是对众生的分析说明,但亦可以视为分类方法之一。后代成为佛教定型的分类法,就是所谓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的五位。五位的分类法,虽为佛教各派学者所共遵行的,但在部派开始分裂时,也有把诸法分为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的三大类。佛教的分类法,依俱舍说是“摄义”,以普通哲学及论理学说,摄是一种归纳法,就是把白性与自性相同的归纳于一类中,不属于此自性的他性,则归于他性之中。所以俱舍说:“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
                                比如色法,不管是那一类的,只要是属色的自体性,都可摄入于色法的一类中。再如心法,不管是那一类的,只要是具有精神作用,或属于知觉方面的,诸如心心所法等,皆归纳于心法之中,心色二法,为成立万有诸法的基本要素,所以自释尊以来直至原始佛教,都是如此说的,亦是后代各派系的学者所共同承认的分法,更可说是原始佛教以来的通则。除这两种要素外,还有共他不能归于色法或心法,好似介于色心二法之间者,在森罗万象中,不能说没有这类法,佛法把它叫做不相应行法,诸如关系、地位、时空、概念等,既不能归于色法,亦不能归于心法,学者对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特再建立第三类的非色非心法,且这渐为各学派所一致接受。
                                世间万有诸法,于佛法立场看,没有一法是独立的,亦无一法是从一缘所生,这同样是各派学者所一致承认的。可是现在成为问题的,就是如上把有为法所分成的色法、心法、非色非心的三大类法,在假实方面去分析时,究竟是实有?抑或足假有?学派之间的思想,就不免有所纷歧,而发生激烈的诤论。
                                有部之所以得名为有部,就是因他主张一切法足实有的,不用说,五蕴法在他看来,自然亦是有实自体的。有部学者认为:在五蕴组合的生命体上,找个实在的自我,固然是了不可得,但能组合的五蕴,不能不说它是实有,假定没有实有的五蕴,假相的自我从何而得?婆沙九说:“有性实有,如实见故”。
                                关于这,我在异部宗轮论语体释中,曾经作过这样的说明:“假有的必依于真实的,依于真实,才能构成前后的相续相,同时的和合相。和合相及相续相,虽假有无实自性,但在和合与相续的现象中,探求到内在不可分析的点,即成为实有自性了。如分析和集的色法,到最微细不可再分割的极微物质点,即为实有的自性,是组成粗显色相的实质。又如分析心心所法的精神,到最后不可再分割的单元,即为实有的自性,是构成前后相续的精神实体。所以他们认为要有实在的根本的自性物,然后才有世间的一切假有的现象。他们运用析假见实的方法,分析到不可再分的质素心、物、非心非物…,即是事物的实体,也就是自性,这自性为万有的本元。顺正理论十三说:“未知何法为假所依,非离假依可有假法”。所以诸法实有,为萨婆多部最根本的见解”。
                                进一步的说明色蕴实有是这样的:色法,佛在经中说有两类,就是能造色与所造色:前者指地水火风的四大,后者指由四大所创造组织的一切色法。色法虽有无量无边的那么多,但归纳起来不出此二大类。如婆沙论中说:“谓所有色总有二种:一、四大种;二、所造色。除此更无第三色体”。这全根据经中佛说四大及所造色的思想而来。
                                地水火风的四大,为佛教学者所知,但这是实有还是假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1-08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