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传统记谱法的缺陷
西方音乐的传统记谱体系正是以每个八度包含7个自然音这样一个标准为基础的.然而,当17世纪末将5个变化音级增加到键盘上时,这一体系就出现严重的问题.在传统记谱法中,12个音并不是同等地记录在谱表上,变化音没有自己的线或间.因此,对于变化音至少有一项附加的信息(临时变音记号或调号)需要解释(这会影响读谱者的短期记忆).这种不平等导致两个更大困难的产生.首先,有些调号使人感到是"简单调"(如c),有些调号是"复杂调"(如降c).实际上它们的音程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绝对音高不同.其次,音高距离看上去是不明确的,即音符在谱表上的垂直比例不统一.两音符之间的音高距离不是从位置上直接表明,而是必须依赖读谱者对他所演奏的调和谱号的知识和记忆.在传统记谱法中,同音名的音没有固定在谱表的线或间上,如相差八度的"c",一个在线上,一个在间上.这是因为谱表的线和间仅表现7个"自然"音,每八度中的音符是个奇数.此外,谱号可以改变线谱上音符的音高位置,这更增加了读谱的难度.这是因为,要根据特定乐器采用相应的谱号,将特定乐器或声部的最有效音区固定在谱表上的中心位置.尽管如此,有些演奏家和歌唱家可将其音域扩展到3个八度以上,那么,又要去读多种谱号的乐谱或多条加线的乐谱.此外,由于调号或其他偶然的原因,相同音高的音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记法.在传统记谱法中,音值符号要通过数学的方式来计算.对于读者,它们不是直观的而是需要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许多记谱法革新者认为,以相应比例的符号表示音值是记录音乐时间的优选方式.传统记谱体系植根于自然主义之中,难以记录无调性音乐和微分音音乐.此外,这一体系不是为中世纪以来发展的复杂乐器,和声和节奏而设计的.本世纪后半叶,一些先锋派作曲家创造了用于传统记谱体系中的新记谱符号.人们始终期待有一种较少依赖于记忆和心智计算的更直观的记谱体系.卡尔科斯卡erhard karkoschka)在他的《新音乐记谱体系》中说,任何一种新体系,"视觉对象必须是相应的听觉对象的直接转换,要尽可能减少附加的思维过程.[ 3 ]"
[编辑本段]中西记谱法之对比
音乐本是时间的艺术,但是时间稍纵即逝,美好的音响一去不回。为了保留声音,人们发明了乐谱,试图通过记谱法的沿革,使音乐长久流传。然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决定着中西记谱法产生发展的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着我们,应当在音乐教学和实践中正确地审视记谱法的问题,从中窥探其在中西音乐发展历程中所体现的不同价值。 一 中国是一个文字大国,几千年的繁衍更替,适应着本民族的音乐语言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记谱方式。可以说传统乐谱成为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印记。 鼓谱、声曲折、文字谱、减字谱、律吕字谱、工尺谱等乐谱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传播的载体,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乐谱担负起记录、传播和保存音乐信息的重任,对于推动音乐的发展和保存各朝代的音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至今,减字谱和工尺谱等谱式还仍然在音乐教学和实践中被广泛地应用。 在欧洲,伴随着音乐文化传播与发展,产生了字母记谱法,天主教音乐家们又发明了“纽姆乐谱”,制定了四线乐谱、五线乐谱、简谱等记录音乐的谱式。 从西方音乐记谱法的发展来看,占据主流的是五线谱记谱法。从公元9世纪开始使用“纽姆乐谱”到公元15世纪五线乐谱的产生,大约经历了七个世纪,这主要是教会音乐家完 成的结果。从公元16世纪五线谱记谱法的初步完成和全面确立,大约经历了五个世纪,五线谱从教会逐渐走向整个社会和民间。公元18世纪,五线谱记谱法形成了今天应用的规模和理论结构,并随着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而走向世界。到了20世纪,五线谱记谱法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被普遍使用的音乐文字。在音乐的教学和实践中,西方五线谱记谱法的普遍应用推动了世界音乐发展的进程。 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早于西方国家。就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发展而言,比西方音乐记谱法的产生约早600年的时间。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音乐记谱法的发展状况也截然不同。 中国是以文字记谱为主,相比之下要比西方国家更为重视音响色彩变化的表现价值,在根本上鄙薄乐谱节奏的理性抽象。史料中记载唐明皇时曾让黄幡绰设计拍板谱,而她却画了只耳朵进上,并说:“但有耳道,则无失节奏也。”这正是最有特色的佐证。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谱”讲究定谱不定音,定板不定腔,千变万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也正是中国音乐记谱法尤为突出之处。像工尺谱就只记录板眼,而具体表现音乐的精细之处则需要演奏者即兴地主观发挥。而西方的音乐记谱法是以字母、符号为主的线谱,讲究“声有定高”“拍有定值”“按谱演奏、演唱”。节奏源于舞蹈性的拍位,其发展的主流是对于音高问题的解决和完善。可见,节奏信息差异的把握形成中西旋律节奏观念的不同。 中国受封建制度的制约,音乐为封建主的利益所服务,保持着中国传统的古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