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觉得自己变强了回去玩四号就会被三德子祖传20mm天窗制裁,不止一次的想要把四号的前脸拉平了,就是这个天窗导致四号在进行地图控制时完全扛不住压力,甚至为了考虑可行性还自己去查了二战装甲钢密度打算自己设计改装方案与增加的重量。
结果就查到了这个神物:III/IV号,又称四分之三号、不三不四号
完美的60°60mm均匀首上,36°30mm干净笔直能摆角度的肩膀,四号J形50°80mm的脸颊
关键是这样重量居然才25吨(重量来自隔壁WOT),而且不仅没有减少备弹(100发)没有压缩车内空间,也没有用上什么高精尖技术(甚至因为简化结构而理论上缩短了工时),依旧是四号原装发动机情况下的25吨
这玩意真的是出来的太晚了……1944年1月立项6月就能决定量产结果7月被取消投产,明明图纸完成度极高但连原型车都没有一辆,而且44年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实际上如果能早个两年量产,把四号往后的产能都换成这玩意,这个甲弹数据能够压着T34打的同时,生产和运输上也有20吨级相比30吨级的天然优势,感觉是真的优秀到能改变一些战役走向的水平。
而且还有不小的改进潜力(后期把前脸加厚到80就是黑豹水平,至于中75放着不改问题也不大,哪怕要装更长的75炮也有足够的座圈直径冗余,至于增加的重量大不了直接上交错式负重轮)除了跑的慢点外很大可能可以改出30吨级黑豹的战斗力来,比现实中40吨级黑豹可经济多了
结果就查到了这个神物:III/IV号,又称四分之三号、不三不四号
完美的60°60mm均匀首上,36°30mm干净笔直能摆角度的肩膀,四号J形50°80mm的脸颊
关键是这样重量居然才25吨(重量来自隔壁WOT),而且不仅没有减少备弹(100发)没有压缩车内空间,也没有用上什么高精尖技术(甚至因为简化结构而理论上缩短了工时),依旧是四号原装发动机情况下的25吨
这玩意真的是出来的太晚了……1944年1月立项6月就能决定量产结果7月被取消投产,明明图纸完成度极高但连原型车都没有一辆,而且44年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实际上如果能早个两年量产,把四号往后的产能都换成这玩意,这个甲弹数据能够压着T34打的同时,生产和运输上也有20吨级相比30吨级的天然优势,感觉是真的优秀到能改变一些战役走向的水平。
而且还有不小的改进潜力(后期把前脸加厚到80就是黑豹水平,至于中75放着不改问题也不大,哪怕要装更长的75炮也有足够的座圈直径冗余,至于增加的重量大不了直接上交错式负重轮)除了跑的慢点外很大可能可以改出30吨级黑豹的战斗力来,比现实中40吨级黑豹可经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