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吧 关注:5,771贴子:47,946
  • 11回复贴,共1

【进阶向】特里·伊格尔顿的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敬艾米莉·勃朗特!
也敬伊格尔顿!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1-09-19 15:21回复
    【进阶向】第7期!
    摘录一些伊格尔顿对《呼啸山庄》的评论。
    考虑过要不要放在第3期的帖子里,最后觉得还是单独发,毕竟是伊格尔顿呀!
    ====
    此楼也作布告栏。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1-09-19 15:28
    回复
      特里·伊格尔顿(1943——)
      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
      学识深厚广博,观点独树一帜。
      著作等身,已被译为中文的有《文学的读法》《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人生的意义》等等。


      IP属地:北京3楼2021-09-19 15:40
      回复
        在《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中,伊格尔顿解读了勃朗特姐妹的几部作品。他从小说文本和勃朗特姐妹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与家庭环境出发,试图回答在勃朗特姐妹的小说和她们所处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本书于1975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当时这种把作品放到作家生活的历史背景中去看的眼光还是独到而先锋的。
        1988年再版时,这本书引起了众多人的重视,女性主义者已开始批评伊格尔顿的作品忽视了勃朗特姐妹的性别特征。在2005年出版的30周年纪念版的序言中,伊格尔顿说女性身份的特质确实应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在其中。


        IP属地:北京4楼2021-09-19 15:45
        回复
          中译本信息
          《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译者:高晓玲
          出版方:大方,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9
          ISBN: 9787508678832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1-09-19 15:51
          回复
            《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目录
            致谢
            周年纪念版导言
            第二版导言
            导言
            第一章 《简·爱》
            第二章 《教师》
            第三章 《谢莉》
            第四章 《维莱特》
            第五章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结构
            第六章 《呼啸山庄》
            第七章 安妮·勃朗特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1-09-19 15:57
            回复
              “周年纪念版导言”写于2004年,其中有不少关于《呼啸山庄》的论述,摘抄一些放在这里:
              艺术家并非总是应时而生,很难简单地说一位作家归属于哪个时代:他们可能由前一时代而来,身上残存着辉煌往昔的余迹,又或许他们走在时代的前面,为模糊难辨的未来发出预言。很多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艺术家兼具这两种特质,他们回溯古风素朴、生机勃勃的文明,以期从中窥见新时代的颜容。这便是《呼啸山庄》的叙事中所体现的复杂的时间循环。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是浪漫复古派还是革命先驱派?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21-09-19 16:02
              回复
                这三姐妹踏出约克郡教区那片文明飞地,进入无人保护的世界,她们被迫成为家庭教师,把自己所受的教育作为商品兜售。她们身上记录了文明与粗蛮的冲突、教养与劳作的冲突、自我表达与自我压抑的冲突,无处不彰显出社会存在的新形式。


                最让人钦佩的是她们对抗这些冲突的勇气。对于狄更斯这样同时代的小说家而言,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没有过去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直面现实。不过对于勃朗特姐妹来说,她们得到过珍贵传统的滋养:包括神话、传奇、民间传说和奇幻小说等等。但她们并未采取自我防御姿态,退缩进隐居世界,也未漫不经心地丢弃传统,转而热情拥抱自己的时代。相反,她们的小说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综合了两个维度:结合了哥特风格和现实主义、童话和社会纪实,从而勾勒出不可思议的新形态。论到兼具恣肆的想象力和坚定的现实主义,有哪部英语小说能比得过《呼啸山庄》呢?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1-09-19 16:03
                回复
                  希思克利夫这个人物的含混特征仍然至关重要。他和勃朗特姐妹一样,既是局内人又是旁观者:他兼具创造力和毁灭力;他拥有热恋者的激情,同时也有复仇者的冷酷;他的爱情固然是超俗绝世的,他的阴谋也是自私残忍的。《呼啸山庄》无意消解这些二律背反。和别处一样,小说只是为我们展示了互不相容的关于现实的叙事或者版本,并未暗示读者(夏洛蒂必然会那样做)应该相信哪一个。小说的特殊结构是在有意阻止读者对男主人公形成某种一贯印象。画眉田庄有它的真相,呼啸山庄也有自己的真相,但是文本就是不让我们把两者顺畅地连接起来。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21-09-19 16:07
                  回复
                    他对凯瑟琳矢志不渝的渴求有一种死亡般的决绝意味。正是这种决绝让他在恋人窗前木然呆立数小时之久,把他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对彼此的欲望为传统社会习俗所不容,尽管他们誓死守护,但这种欲望最终还是把他们径直推向死亡的阴谷。只有这个无悲无喜之地,在这个既超凡崇高却又虚空冥灭之处,他们的“关系”(如果这个稍显平淡的词还算应景的话)才能最终达到完满。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21-09-19 16:14
                    回复
                      《呼啸山庄》之所以是悲剧,尤其是由于危机关头缺乏交换价值,或者说主人公的鲁莽消费没有带来可观回报。实际上,即便长眠于地下,他们也未必能安然瞑目。《呼啸山庄》是一部彼世(other-worldly)小说,并不是说它拿神话和精神象征来说事儿,而是说它对其时盛行的拜物主义——无论是物质进步还是个人的飞黄腾达——一概兴趣索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的脱俗让人觉得烦扰不安,而且具有一种破坏性。其核心在于一种异质的、同时也是执拗的力量,是一种拒绝充分表达的需要和激情,一种不论好歹都要破坏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不仅如此,它还要颠覆经典现实主义文本的稳定性,颠倒时序,就像中国套盒一样,叙事套着叙事,拒绝为读者提供一个省心的画外音。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21-09-19 16:14
                      回复
                        其中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论到兼具恣肆的想象力和坚定的现实主义,有哪部英语小说能比得过《呼啸山庄》呢?”所以在前面的摘抄中把这句话标红了。
                        关于《呼啸山庄》的集中的讨论在第六章,这里就不做摘抄了。
                        从这本书的注释里得知伊格尔顿还有一部和《呼啸山庄》有关的著作,叫做Heathcliff and the Great Hunger,出版于1995年。


                        IP属地:北京13楼2021-09-19 1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