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概述
基于博物馆(展览馆)RFID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案。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地点或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示,当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表明,现代博物馆不再是简单的藏品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而应该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料咨询机构。
深圳市铨顺宏科技有限公司(专业RFID设备和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超高频RFID无线射频识别应用,为客户提供超高频RFID读写器、RFID手持终端 等硬件,满足远距离、多标签、低功耗、小体型、工业级的专业RFID设备。运用在仓储物流、档案信息化、航空航运、服装零售、汽车制造、智慧医疗、资产管理、防伪溯源等多个领域各种应用中。
2. 需求分析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博物馆工作逐渐融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博物馆事业发展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博物馆局域网建设、藏品管理信息化、展陈中的多媒应用、电子政务信息化应用,让博物馆信息化管理建设之路充满生机。
l 基础网络建设,博物馆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基础建设是博物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框架,是博物馆内部信息资源的平台。在基础网络上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博物馆各部门之间资源共享,促进博物馆整体运转
l 应用数据库技术,加快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
在博物馆事业中引入数据库技术,利用数据技术对博物馆藏品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将替代传统藏品卡片式的管理方式,提高藏品信息管理力度。其最终目的为让大从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网络共享文物藏品资源信息。
l 电子政务,保障博物馆信息化实施
通过接入电子政务网,各兄弟单位之间及上级部门之间的行文,如收文、登记、拟办、报送、审批、发文、归档,这些行政性工作都将在网上完成。
3. 技术简介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继条码技术之后,又一对物流企业产生变革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利用雷达反射原理,读写器通过天线向电子标签发出微波查询信号,电子标签被读写器微波能量激活,接受到微波信号后应答并发出带有标签数据信息的回波信号。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特点是采用无线电技术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的物体进行识别,达到确定待识别物体的身份、提取待识别物体的特征信息(或标识信息)的目的。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它具有远距离、批量读取、可识别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物品信息,同传统的以条形码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相比,RFID在展品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Ø 快速扫描
RFID读写器可以同时辨识多个RFID电子标签,这是RFID能够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多标签的识别意味着可以以更快速的方式批量获取出入库展品的信息。
Ø 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RFID不需要为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更适合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可以的方便嵌入或附着在展品上,即不易被破坏,同时也更安全。
Ø 可重复使用
RFID电子标签内储存的数据可以动态的更新,可回收并多次使用,在展品管理项目中,一个电子标签绑定一个展品,在展品的整个流转过程中,即使展品的业务流程发生变更,电子标签也可以实时修改信息,以适应新的业务流程,反复使用,以更低的实施成本达到更高效的管理。
Ø 穿透性和无屏碍阅读
RFID可以轻易的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材质,进行穿透性通信,这也为展品的批量读取创造了条件。
RFID还具有远距离、唯一性的特性,这些特性应用在展品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进、出、存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和人为差错,打造展品管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