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青花吧 关注:303贴子:10,595
  • 4回复贴,共1

再谈古代干法施釉工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咱们还是说说这个古代的干法施釉工艺吧!为啥非要提干法施釉工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干法施釉工艺在元代以前,烧制瓷器的的确确使用了近千年。甚至更久。玩真品到代老货的朋友们,你们手里肯定收藏有定窑系瓷器,磁州窑瓷器,邢窑,唐三彩。钧窑瓷器等老窑瓷。你们可以用一百倍放大镜观看釉下,是不是釉下面没有气泡或者只能看到极个别的几个小气泡???这个就是古代干法施釉工艺烧制出来的瓷器,引起的特征。。你们再看看明代以后的单色釉瓷器,是不是釉下都有很多气泡???这就是湿法施釉工艺烧制的瓷器引起的特征。。大家想想,既然元代以前(包括元代)烧制单色釉瓷器,既然都采用的是古代的干法施釉工艺,那烧制青花瓷器或者青花釉里红瓷器,是不是也必须,应该,顺理成章的采用干法施釉工艺施釉????因为元代时期,湿法施釉工艺并没有研发使用。。明初以后景德镇制瓷工匠才研发出来釉浆施釉法施釉(湿法施釉工艺),所以,明初时期景德镇地区烧制瓷器,有干法施釉工艺和湿法施釉工艺同时存在。。元代时期,青花瓷器刚研发出来。在绘画方面,在绘画方面,是绝对不会太繁琐的。。元代的瓷器,如蒙古人的性格一样,粗犷,豪放。简单。绘画风格也是如此。大家只是注重蒙古人崇尚蓝天白云。但是,绝对不可忽略蒙古人的性格,比如,宋代瓷器和清代瓷器,都和当时的皇帝性格有极大关系,是不是如此???所以,我个人认为,那些绘画繁琐的使用苏麻离青钴料的青花瓷器,并不是真正的元代青花瓷器。。比如,鬼谷子下山大罐。。。也许,那时明朝已经成立。。再有就是,我再次提到的,元代时期烧制瓷器采用的是干法施釉工艺。而明初以后采用湿法施釉工艺。这个施釉工艺也是一条分界线。。是不是应该这样??还有,,大家一定发现元代以前的瓷器,有不少都有脱釉现象,就是胎釉结合不紧密。釉脱落了。。而明清瓷器却看不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是不是如此??我个人认为,也应该是干法施釉工艺引起的弊端。。。大家一定要重新认识古陶瓷烧制中的干法施釉工艺。因为这个干法施釉工艺元代以前(包括元代)确实是存在的。。我前面的博文也提到了,现代采用湿法施釉工艺烧制瓷器也可以做到釉下面没有气泡。但是,干法施釉工艺和湿法施釉工艺烧制出来的瓷器,釉下面没有气泡的特征,尽管都没有气泡,但是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个很容易区分鉴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05 21:29回复
    朋友们,如果你是真的喜欢收藏研究古代陶瓷,就用心去了解研究一下古陶瓷的施釉工艺。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黑。玩瓷器,中国人是权威,是祖宗。不要以为外国的专家话语权是最权威的。英国那对有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瓶子也是中国人烧制的。干法施釉工艺和湿法施釉工艺对比一下就一目了然了。明清时期的单色釉瓷器和宋元时期的五大名窑对比一下,自己用放大镜看看釉下。没有完整器,就用自己捡到的瓷片对比。。千万不要用买来的瓷器或者瓷片做为研究标本。除非你有十足把握确定买的是到代老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06 03:29
    回复
      以后,所有80 90后,想给我留言,都把我发的帖子看完,看清楚。然后想清楚了再留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09 19:53
      回复
        国宝帮的大师们,你们知道我见过的有凹陷吃胎特征的仿元青花大瓶有多高吗??一米多高。凹陷吃胎特征,锡斑都有,而且很明显。而且还是整体青花纹饰呈凹陷吃胎特征。发色也是你们说的那种宝石蓝色。其余的戴有凹陷吃胎锡斑特征的小件仿品,比如十几公分三十公分,五十公分的盘子啊,罐子啊等等,见的就更多了。。至于那些青花纹饰没有凹陷吃胎特征的所谓元青花,根本就是和仿元青花扯不上关系。那些拿着没有凹陷吃胎特征的人不用折腾了。一点点戏也没有。,手里拿着整体青花纹饰有凹陷吃胎特征的所谓元青花的大师,尽管你们的所谓元青花没有下沉特征,没有干法施釉特征,但是运气好的话,还是可以蒙出去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19 15:16
        回复
          唐宋元时期采用的是古干法施釉工艺(撒布法干粉施釉和热熔釉法施釉等干法施釉工艺)这种干法施釉直接导致单色釉瓷器釉下面没有气泡或者少有气泡。这一点,玩老窑瓷的人都很清楚。比如,定窑,磁州窑,邢窑,钧窑,汝窑,哥窑,官窑,湖田窑,石湾窑,以及山西,山东地区等这窑口,这些地方元代宋代唐代时期烧制的瓷器,釉下都没有气泡,或者只有极少数几个气泡。这个结论是我用二十多年时间用自己捡到的瓷片和买的老窑瓷用150倍放大镜观看后,得到的准确结果。。元代时期景德镇地区烧制瓷器也是采用的古干法施釉工艺烧制。元代青花瓷器只有在,有青花纹饰的地方,釉下面有稀疏的气泡。其余白釉部分(用150倍放大镜看)釉下面没有气泡或极少数几个小气泡,没气泡的白釉部分呈钙化状。。这就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独特特征。。明初以后采用湿法施釉工艺,(釉浆:沾釉,荡釉等),所以明初至今青花瓷釉下都有气泡。玩到代老货的朋友可以仔细用放大镜观看对比。你们就明白了。。国宝帮的大师们和砖家们,希望你们还能再有点儿良心,不要误导新藏友了。。总体来说元代青花瓷器三大特征:采用已经枯竭数百年的苏麻离青钴料绘画纹饰。采用已经枯竭数百年的麻仓山瓷土制瓷。采用已经失传数百年的古干法施釉工艺施釉。这三大主导因素引起的特征,仿品根本就达不到。。。何况还有历经六七百年引起的瓷器火气褪尽,自然老化形成的青花纹饰下沉和胎骨光滑细腻,这是根本没法仿的特征。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2-07 06: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