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与阿赖耶识自体分,是两回事。如墙上各种各样的花纹与墙体。
种子是现行法的种子依,阿赖耶识自体分是现行法的根本依。
根本依缘在中观四缘上,属于增上缘的范畴。
二,说现行法源于阿赖耶识,只是含糊不清的大致说法。
说现行法是种子因缘的果法,才是对的。
种子不是阿赖耶识自体分,(既使心识的)种子也没有觉知,种子也不能持种。
三,阿赖耶识自体分摄种子与根身为自体。所以,种子逢缘现行为根身器界时,阿赖耶识自己是以为是它自己生出万法的,六识无慧时看到这个情况也会这样认为。
四,阿赖耶识只摄藏杂染种。
清净种,如混水入乳般,与阿赖耶识相依而存。间接依阿赖耶识而存而转的。
五,渐教中,六识突破自己的我法二执无明,先成无漏,然后六识扭转七识成平等性智。
当七识在八地时彻底没有我执现行了,它映投在六识身上的俱生执的内容也就没有了。
所以,六七二净识,是互促互进,一块儿次第进步的。
然后它们再一块儿合力扭转阿赖耶识的。
第八识彻底扭转后,第八识才能自由自在当家做主的不再受熏,并且断尽一切有漏种子,成为具有一切智智(大圆镜智)的无垢识。
无垢识可以自由的作意于它所摄藏的种种无漏诸法种子,能够使种子警动而逢缘现行,成为彻底纯无漏的前七识与根身器界。此时,四大根身才彻底转变。
六,摄根身为自体的是阿赖耶识,七识也自然接受了阿赖耶识的这个认识。这是俱生身见。
俱生身见与俱生“我”见,不是一回事。
俱生常我见,纯是末那识自己的无明造成的。
七,等无间缘,是只有心法现行时才有的缘。色法现行不需要这个缘。
各识的等无间缘,是各识自己的前念现行,望后念现行,在腾出现行的位置上而言的。
比如眼识,它的等无间缘,是前念刹那现行的眼识,而不是其它识。
八,根身器界与前七识,不论是杂染有漏的还是清净无漏的,都是由相应染净的第八识中相应的染净种子逢缘的现行。
就是无垢识,也是由净第八识种子的逢缘现行。
九,唯识学上说的阿赖耶识,只是杂染生灭法。
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它只摄藏杂染法的种子。
清净种间接依阿赖耶识而存,如染色于墙、混水入乳,和合似一的相依而存。
无垢识只摄藏无漏诸法种子。
十,阿赖耶识是前七识的根本依缘,其中,阿赖耶识与末那识又是互为根缘(具有依)。
七识的无明执障引生了阿赖耶识这个妄念。
十一,八个染识中,阿赖耶识,同时意识,五识,它们对它们的相分的认识是世俗现量,是变而不异的。
后得智对万法真相的认识也是变而不异的,但这个比世俗现量又高一层次了。
这一点,可以用六识自体分的世俗现量与净六识的后得智的认识来比较。后得智认识的是如梦如幻的宛然法象。
独头意识的认识,通现、比、非三量。
染七识的认识,全只是非量。
根本智对空性的认识,是胜义胜义,是不变不异的。它证悟空性时,并无有一个证悟空性的真心。无能无所。
万法皆无,只是一个无住觉性。
十二,“一切种,在成唯识论,名为此识因相,亦通一切位,在佛位可名一切无漏法种子识。”
“由根本智起后得时,依内证法及教法之力,地地修证增进此根本智,至成佛时破漏、无漏种和合共依之无覆无记一类相续异熟心相,显现清净法身──真如及庵摩罗识一切无漏种──圆成四智菩提,曰智净相。”
第八识,不论是凡夫的阿赖耶识,还是菩萨的异熟识,还是佛的无漏识,都是一切种子识,都是与相应性质的种子相依的。
阿赖耶识摄藏一切杂染种,与清净种相依。
异熟识也是与有漏、无漏种和合共依的第八识。
无垢识摄藏一切无漏种子。
如果认为无垢识不再依赖无漏种子而能够自己现行诸法,就违反缘起义而成外道见了。
十三,阿赖耶识无覆无记。
无覆是指阿赖耶识没有计执,不会防碍证空性。阿赖耶识摄根身为自身,只是应业力而为,待一期业报结束,它自然不会再摄持根身为自体了。阿赖耶识既然摄持根身为自体,它只有世俗现量,没有胜义智慧,不知种子根身皆本来空寂,所以它跳不出去,也就与根身安危与共了,同尝根身种种苦乐。
无记,是说阿赖耶识对种子没有区分善恶的能力,不知道有漏种子是需要断尽的,(无垢识就不是这样的了)它只是一味摄持一切杂染种。
阿赖耶识的无记,只是指它不分辨种子的善恶,这与它摄持根身为自体是两件事情。
另外,因为种子不是识,所以种子也不是无记的。种子只是种子,是某种功能差别。
把阿赖耶识自体分与种子混为一谈,是严重的错误。
十四,阿赖耶是藏义。
藏义有三:
能藏,是指能含藏杂染种子。
所藏,又有二义:种子是阿赖耶识的所藏;阿赖耶识自身也被现行的前七识、根身器界所藏而不见。阿赖耶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这一句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爱执藏,被染七识执其见分为真我而贪执不舍不放。
十五,阿赖耶识,只能见到根身器界种子。这是它的相分。
无垢识,是自由的识,没有任何无明了,也能分辨种子的有漏无漏了,能自主当家不再受前七识熏习了,它的认识对象的阵营也应该扩大了。
种子是现行法的种子依,阿赖耶识自体分是现行法的根本依。
根本依缘在中观四缘上,属于增上缘的范畴。
二,说现行法源于阿赖耶识,只是含糊不清的大致说法。
说现行法是种子因缘的果法,才是对的。
种子不是阿赖耶识自体分,(既使心识的)种子也没有觉知,种子也不能持种。
三,阿赖耶识自体分摄种子与根身为自体。所以,种子逢缘现行为根身器界时,阿赖耶识自己是以为是它自己生出万法的,六识无慧时看到这个情况也会这样认为。
四,阿赖耶识只摄藏杂染种。
清净种,如混水入乳般,与阿赖耶识相依而存。间接依阿赖耶识而存而转的。
五,渐教中,六识突破自己的我法二执无明,先成无漏,然后六识扭转七识成平等性智。
当七识在八地时彻底没有我执现行了,它映投在六识身上的俱生执的内容也就没有了。
所以,六七二净识,是互促互进,一块儿次第进步的。
然后它们再一块儿合力扭转阿赖耶识的。
第八识彻底扭转后,第八识才能自由自在当家做主的不再受熏,并且断尽一切有漏种子,成为具有一切智智(大圆镜智)的无垢识。
无垢识可以自由的作意于它所摄藏的种种无漏诸法种子,能够使种子警动而逢缘现行,成为彻底纯无漏的前七识与根身器界。此时,四大根身才彻底转变。
六,摄根身为自体的是阿赖耶识,七识也自然接受了阿赖耶识的这个认识。这是俱生身见。
俱生身见与俱生“我”见,不是一回事。
俱生常我见,纯是末那识自己的无明造成的。
七,等无间缘,是只有心法现行时才有的缘。色法现行不需要这个缘。
各识的等无间缘,是各识自己的前念现行,望后念现行,在腾出现行的位置上而言的。
比如眼识,它的等无间缘,是前念刹那现行的眼识,而不是其它识。
八,根身器界与前七识,不论是杂染有漏的还是清净无漏的,都是由相应染净的第八识中相应的染净种子逢缘的现行。
就是无垢识,也是由净第八识种子的逢缘现行。
九,唯识学上说的阿赖耶识,只是杂染生灭法。
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它只摄藏杂染法的种子。
清净种间接依阿赖耶识而存,如染色于墙、混水入乳,和合似一的相依而存。
无垢识只摄藏无漏诸法种子。
十,阿赖耶识是前七识的根本依缘,其中,阿赖耶识与末那识又是互为根缘(具有依)。
七识的无明执障引生了阿赖耶识这个妄念。
十一,八个染识中,阿赖耶识,同时意识,五识,它们对它们的相分的认识是世俗现量,是变而不异的。
后得智对万法真相的认识也是变而不异的,但这个比世俗现量又高一层次了。
这一点,可以用六识自体分的世俗现量与净六识的后得智的认识来比较。后得智认识的是如梦如幻的宛然法象。
独头意识的认识,通现、比、非三量。
染七识的认识,全只是非量。
根本智对空性的认识,是胜义胜义,是不变不异的。它证悟空性时,并无有一个证悟空性的真心。无能无所。
万法皆无,只是一个无住觉性。
十二,“一切种,在成唯识论,名为此识因相,亦通一切位,在佛位可名一切无漏法种子识。”
“由根本智起后得时,依内证法及教法之力,地地修证增进此根本智,至成佛时破漏、无漏种和合共依之无覆无记一类相续异熟心相,显现清净法身──真如及庵摩罗识一切无漏种──圆成四智菩提,曰智净相。”
第八识,不论是凡夫的阿赖耶识,还是菩萨的异熟识,还是佛的无漏识,都是一切种子识,都是与相应性质的种子相依的。
阿赖耶识摄藏一切杂染种,与清净种相依。
异熟识也是与有漏、无漏种和合共依的第八识。
无垢识摄藏一切无漏种子。
如果认为无垢识不再依赖无漏种子而能够自己现行诸法,就违反缘起义而成外道见了。
十三,阿赖耶识无覆无记。
无覆是指阿赖耶识没有计执,不会防碍证空性。阿赖耶识摄根身为自身,只是应业力而为,待一期业报结束,它自然不会再摄持根身为自体了。阿赖耶识既然摄持根身为自体,它只有世俗现量,没有胜义智慧,不知种子根身皆本来空寂,所以它跳不出去,也就与根身安危与共了,同尝根身种种苦乐。
无记,是说阿赖耶识对种子没有区分善恶的能力,不知道有漏种子是需要断尽的,(无垢识就不是这样的了)它只是一味摄持一切杂染种。
阿赖耶识的无记,只是指它不分辨种子的善恶,这与它摄持根身为自体是两件事情。
另外,因为种子不是识,所以种子也不是无记的。种子只是种子,是某种功能差别。
把阿赖耶识自体分与种子混为一谈,是严重的错误。
十四,阿赖耶是藏义。
藏义有三:
能藏,是指能含藏杂染种子。
所藏,又有二义:种子是阿赖耶识的所藏;阿赖耶识自身也被现行的前七识、根身器界所藏而不见。阿赖耶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这一句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爱执藏,被染七识执其见分为真我而贪执不舍不放。
十五,阿赖耶识,只能见到根身器界种子。这是它的相分。
无垢识,是自由的识,没有任何无明了,也能分辨种子的有漏无漏了,能自主当家不再受前七识熏习了,它的认识对象的阵营也应该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