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吧 关注:98,472贴子:764,087
  • 4回复贴,共1

转一个民国修道者刘神仙的事迹,诸位看看此人是否是真的修道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简介:欧阳衡,其父欧阳旭,字愈众。欧阳旭早年毕业於北京大学,据说尝遇异人授以道妙。抗战之际,传道於四川。欧阳衡继承家学,精中医,兼擅仙学。
刘神仙有三不语:初见面问贵姓,只说姓刘,问名字,则不答,一不语也;问贵处,神仙是川陕口音,也不言何地人,二不语也;问其高寿,年年都说五十岁,盖忘其年纪已经很久了,三不语也。所以,无人知晓其身世。
民国十四年乙丑,我就读小学,随父旅居北平之西城。父行医为业,一日出诊,于西直门乘电车。因为是起始站,车内很空,因坐于门一坎,不一会儿一老者接踵而至,靠着父亲而坐。车空却傍身而坐必有缘由也。时当严寒,父身穿重裘,擂双手入袋内,细视之。见老者鹤发童颜,穿着青布单衫,虎虎有生气,不觉肃然起敬。老者操川陕口音说:“我不是摸包包的。”意思是自己不是扒手。但何以坐在这儿呢?老者说:“便于下车。”二人就易坐交谈,告以行止,且自称亦精于医道,善治“斫头绝症”。车行了几站,老人说:“明日当去造访您”,遂从容而去。
父亲到病人家,病人颈后生疮已十多处,洞见白骨,正迅速变成“斫头疮”,险症也。一时苦无良策。看其人很面熟,细看才知是往日曾经被聘为诉讼代理人(律师)者。我父亲早先很富有,因产业缠讼十年余,此律师受对方重赂,大理院重审共三次,律师则发迹,我父则因此破产。时睹病状,暗想适所遇老者或许可以救之,告辞回归。
第二日,老人果如约而至,请之入堂。堂中原悬山石画八幅,细观则为八仙,形态生动,为某亲王府故物,相传为三丰祖师之戏墨。
老人自坐于“汉钟离”处之座位,指点云:“这一块,是这块所传。”复指何仙姑一幅云:“这一块,是这块所度。”川语中“块”,就是“个”也。父唯唯应答,请示上下。老人说:“人呼我刘神仙,名籍年岁莫劳问。”父请问“道”。老人白眼相加,答道:“强盗”。请问“经”。回答说:“我不识字”。以医道询之,则《灵素》、《内经》、《难经》等典籍可以倒背。父极为折服,请求拜师,老人说:“好,师寻徒易,拜师要钱,看你这个排场,少说三千个银洋,不要叩头,叩头是假的。”当时家道中落,虽三四十个银洋也无力凑足,只能据实以告。老人微笑而回顾八仙像说:“此画可抵免,日后还需常住教你”。取画拿在手里就要离开。父请赐治“斫头症”之方药。老人说:“药可给你,若用以治恶人,则当心还要贫穷一辈子。”从怀中取黑色丹一块,并示以用法后离去。很久没有再来。
我父持药试治前病,果然有奇效,越想求其修合之法。但我家人总以江湖行骗之徒看待老人,不太恭敬,只说这个老头子有点古怪而已。
一天老人忽然又来我家,行囊简单,而所带厨下之物很丰足,米面油盐无所不备。说:“来这儿久住需要自己煮食。你们素食生饭,我非常不习惯。”看他烤饭,约近二小时,锅顶四周都结锅粑而不焦。看他把别人平日所食称为生饭,诚不为过。他说:“学道必先会煮饭,白气正是时候,青气就烤焦了,连火候都拿不准,还学啥子道?”咄咄逼人,众皆笑之。吃完饭让各人蹲踞在地,或倚门或倚墙,刚好有放屁者,老人说:“浊气下降,这就通了。你们平日吃生饭,所以根本不通”。众又哗然大笑。师正色道:“饱食之后,定要蹲踞,这是神仙坐功,日日如此行之,百病自愈,且可长生。”全家将信将疑,行之日久,果然功效显著,始信服之。


IP属地:江苏1楼2020-09-16 12:25回复
    我父平时好孔孟之言。师讥笑他说:“你喜欢说五伦八德,我的八得与你的大异其趣:一要吃得,二要喝得,三要把得(指大便),四要溺得(指小便),五要跑得(能走),六要扭得(读去声,能动作也),七要睡得(不失眠),八要受得(能忍也)。”众人虽不能体会,但点头而已。请传长生之诀。曰“道不传六耳,要学需一个一个来,不许互通消念。我教给你,还未学会,又讲给别人,我最不教这种人。”众人立誓必不轻道,师才说它日再传。师居未久,旋又他去。我家宅院甚大,是原端王府之花园所改,建地三亩,房舍数进,眷口甚少。父不事生产,以致家无隔宿之粮。吃神仙留存的粮食后,不觉一年多,粮食又将尽。亲友常来相劝,说学道不可自绝生计。正在踌躇无计之时,师又匆匆而至。入门便道:“心动了,动心了,提包包,赚钞票”。众人不解何故。说:“有病人住在北海夹道,与我约定在亥时往诊,想赚大钱治绝症,跟我提包包就走。”交给我父一药囊,命父亲立即随行。父视囊中空空无药。师催促道:“要你提你就提,当跟班,哪有不提包包的。”立即乘车而往。到了门前,交给父一玉环让含在口中。即入,示病人家属曰:“他是哑巴徒弟。”病家罗拜在地。师说:“叩头是假的,钱是真的,钱呢?”主人即献出钱物,师一五、一十点数,共三千,命纳入提囊中。问病人,说在内寝。入内见病人年约五十多岁,据说已卧床甚久,手足不仁,不能行动。师怀中取出一葫芦,倒出药丸三粒,异香满室。回视病人曰:“此一粒千金,速吞服。”病人张口吞药,师就随手扶之令坐,又移动其双足,拍前胸后背,抚摩其项曰:“起。”即令病人下床,扶之而行,绕床走了十数圈,还坐床沿,已经无事。举家大喜过望,皆叹服曰:“真神仙,真活神仙。”师令众人出,授以导引之术,并嘱咐不许以车辆迎我,来时我自来。家人唯唯从命。回归后,吐还玉环,父亲心中感到疑惑。师曰:“得人钱财,为人消灾,有何不可以!”
    父问济世救人怎能索要财物!师顾左右而言它。父亲很不悦。师说:“舍财以表明病人求生之切,惜财怎能信受力行?试熟思之,悖而入者,必悖而出,学道亦然。”父若有所悟,然一辈子不得其道术之精微,每每感到痛惜。
    师住在我家,日出之前而起,必外出步行到九时始回家。或进羊奶冲鸡蛋三枚,或啖白粥小菜,亦甘之如饴,从不偏食。正餐取园中蔬菜,或玉米数枚压碎,用水发开,冬菇数枚,菜心几片,煮熟制成美味羔,食者无不称赞,从不浪费。一日师入门,见蜘蛛网悬门上,我要除去,师阻止道:“他不碍我,我不碍他,虽虫蚁不可伤其命。”一日师外出数日未归,归来时衣服积满尘垢,满身都是红斑脓血,状似乞丐。入内盘坐约半小时出来,振衣洗足,一身皮肤洁白如婴儿,不久前所见脓疮不知何往,容光焕然一新。(编者按:这是丹道修持达到的“心能转物”神通) 一日师闲坐歌三丰祖师“无根树歌”,我急忙追问歌意,师说:“我闻他人如此歌,所以歌之,不解其所指。”闲时常说达摩祖师及六祖故事,出语滑稽。常劝诫人云:“难得糊涂。”又说:“云里雾里,醒来依旧在铺里。”我母患吐血症,多年不愈,师至即命我母亲自作千层底布鞋。鞋作成,取鞋数鞋底之层数,对我母说道:“你心气平和,看此只鞋底与另只鞋底,不多一层不少一层。”又命买进新布袍,把旧袍旧鞋全部烧掉。我母不自觉其劳苦,也不觉她的病于何时痊愈。家中我年纪最小,师特见爱,命同一室伴眠。我睡在门侧小床,师以紫檀木方桌两张并而为床。夜间只见师盘膝坐床上,不见其卧,我也效仿之,师叱喝曰:“岁娃儿(小孩儿)坐出火气来,看你怎么整?”终不许我打坐。有时候,师对我有所讲授,我取纸笔记录,则制止说:“记在心中,不可写在纸上。”
    一日报纸登载,警局设“妓良所”,办理妓女从良事,现有乡间贫寒女儿多人,被逼为娼者,许社会人士,每名可交三百元即可为赎身。师闻非常高兴,立即催促我父速即往取妓名,前往办理。父曰:“赎之是要作孙女、还是作曾孙女耶?”曰:“且勿论,但速为我取妓名来。”恰好一女客入门,闻知此事,呼天!师说“天”字好,就以刘一天为名,说:“留一天,留一天,留我一天就对了。”到妓良所,用光其所持之现钞,得妓二十余名领出。父大不以为然。师不顾,但问各妓姓名地址后离去,通夜不归。余父心急,苦于难以安顿。第二天黎明,就有来领女儿者,说:“昨日日落时分,有穿青布长袍老人,说我的女儿现在府上,要我速来领回,持有字条,上署刘一天亲笔。”命人看,则果然是某女之生父,相见悲喜交集,叩首感谢而去。未到下午,距北京一二百里远唐官屯的父老,接踵而至,皆说昨日日落时奉老人嘱,持有亲笔便笺。父大惊叹服,道:“这是异人行径,非常理所能测也。


    IP属地:江苏2楼2020-09-16 12:25
    回复
      附一:民国著名武术家万籁声对刘神仙的回忆

      我幼时,即闻在陕西带兵的戚人陈凌虚言:该处有一老人,鹤发童颜,不识其年,有神力,擅医术,生死人而肉白骨,察今而知来,如何如何。令我神往。并言与老人有交谊,以师事之云云。不图我在北农肆业时,约在一九二六年夏月,照例星期日上午,往杜师心五家学艺;杜师尚修养之术,我同提到刘师爷的神奇故事,为师所熟稔者。某日师云:“你所说的刘老师,现已来京,住陈凌虚之叔父陈海观家,陈与我同事,故我知之。”我问:“您见到此老人否?”曰:已去见过他了,他正与人看病,来着皆属显贵,他要的医药费甚昂,均自配名贵药品。这次之来,亦受某达官之聘而至,诸显者一闻其来,不数日即做客盈庭矣。我平日装癫,同仁戏呼我为杜癫子,是外人所不知者,当时我往,因治病者众,我不便向前,乃站在十余人之后,亦不作声。不意老人治过二三人后,即起身走至我前,似素识者。呵我曰:“癫子!回去!我知道了,走!走!走!”我亦不语,转身即返。谓我曰:“你说奇否?” (编者按:丹道功效他心通之又一证)‘此老人不似一般老者,举动轻快,精神爽健,行动有如孩提。作川音,不拘儒家规范,嬉笑怒骂,踞坐打盹,不与人谈说,人亦不知其名,与徐矮师一样行经。’又云:‘以其见识之高,之神,故通以刘神仙呼之’等等。我则以其又教我师也,故尊称为师爷。师爷又最契重于我,我复乐于此道,斯知其轶事较多。今之记者,均我所熟知;其不知者,固尚多也。

      又曾闻刘师爷之在陕西时,遇匪徒数十,劫行商于途,师爷一人与搏,徒手击毙二十余人;有持棍棒刀枪者,击其身,以手格之,如触电缆,连器械和人掷出丈外。虽说是抢劫,但无人作证,盗方说是寻仇,互相斗争,今为老者打死这多人,扭送官方,要依法处理。那时,官府昏庸,一闻是人命官司,即将老人押入监牢,待查而已。(编者按:丹道内炼长生,外练则为武林神功,由此可见一斑)
      刘师爷入狱时,对管理监牢者曰:“你们将我关进来,如果不用你家道台的八人大轿接我出去,我是不肯出监牢的。” (编者按:前知后晓,丹道之小验。)
      闻者皆窃笑。大约不到三个月,已值夏日炎天,道台有独子,年才弱冠,得急症遽(ju)死。于是道台夫妇,悲痛莫名,全府上下皆波动,已买好棺木,将要下殓。刘师爷谓管监者云:“你们忙乱什么?”曰:“你当犯人,何问这些?”曰:“你试言之,我可以管得了。”乃告以道台之独子死了。曰:“曷不请医诊治?”曰:“急症,医治无效。”刘曰:“我能治活,你看如何?”牢者曰:“此非儿戏,如治不活,将要杀头呵!”刘曰:“正如你言,治不好,输这颗头。”拍拍脖子以示之。牢者惊喜,道台夫人正呼天喊地,恸(tong)哭觅死之际,牢者进陈,有此奇医事,夫人止哭转喜,告知道台。道台不信,继念试之亦无妨,乃对监者曰:“即治不愈,亦不杀头,命其试之!”饬(chi)即告知牢者,可偕其前来!牢者急告知刘。师爷曰:“我非进监时告诉过你,如欲我出,当用你道台八人轿抬我始出否?”曰:“这是官轿,非奉上谕和办重大公事不能用,焉能使得。”刘曰:“那我就不去。”牢者以告知。道台说:“不仅不能坐这大轿,坐大轿还要开中门,我当肃衣冠出迎,如接圣旨,焉能作得,可予四人小轿。”牢者返告,刘不可,非大轿不行。于是夫人大发脾气,于道台拼命。诉说:“你有多大官衔,老来只此一子,见死而不救,重视此轿何为。”以头触道台,将与寻死。道台无奈,答应照办,但这样排场,如治不好,就要真杀头了!即转告老头子,自己要考虑。即派大轿,开中门迎接!直抬到高厅,道台肃迎。师爷下轿,看过死尸,问‘已死多久了?’曰:“昨夜断气,现已黄昏,将一整夜矣。”曰:“不妨,我能治活,但有几件事,要办到。”道台曰:“请言之,当可照办。”刘云:“一为请在近邻找一间空房,为土地。另备芦席两条,冷水一担,瓢一个。二为此宅主住人,只要今天一晚,迁于他家。三为距此宅一百步内,不许有鸡鸣狗吠(fei)声,今晚不许有人前来此处,明天归还你的爱子。”道台疑信参半。诺诺连声说:“这个条件再好办不过了。”即时下令,派兵于近领周围,断绝交通,并搬走鸡犬,其他一切照办。遂将尸体抬至该室,置席上;水一担,瓢一个,均齐备。刘令关门,他于尸体同居室内。怎样治法,不得而知。翌晨启户,刘偕此子,一同外出。此子见其父母,相与拥抱,喜庆更生。问他这两天经过?曰:“如在梦中,醒来,只见老人在侧,他扶我起立,遂一同启户而出也。”从此,人皆以神仙呼之。非神也,以其术之近于神耳。


      IP属地:江苏4楼2020-09-16 12:27
      回复
        附二 :民国著名作家梁漱溟对刘神仙的描述
        "暂住文家(文素松)者尚有--刘老师,则杜先生(杜心五)所以从学道者,据闻是二百岁人,人称刘神仙,时来时去,行踪飘忽无定,我到文家移时乃见其从外来,略不与人搭言,迳自就一帆布行军床闭目睡卧。头颅大,身量不高,着一夏布长衫。比其睡熟,文君引我趋视之,揭其长衫,露见肚皮白润柔嫩。文谓其肌肉仿佛乳婴,试用手抚摸果然。(载《梁漱溟全集》)"(编者按:这是丹道附带功效之返朴归婴实证)


        IP属地:江苏5楼2020-09-16 12:34
        回复
          从上述文字来看,在民国1925-1945年间,确实有一个姓刘的奇人异事在北平、南京、上海盘桓过,而且与许多社会名流有过交往。原来四川也有一个刘神仙叫刘从云,据说也有些神通,四川军阀刘湘曾聘请其为高参,参与军机,解放后被逮捕判处死刑,后在监狱里病死。此人和上文所述的刘神仙并不是同一个人。


          IP属地:江苏6楼2020-09-16 1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