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吧 关注:841,190贴子:29,305,907
  • 14回复贴,共1

发一篇dt arc dicut 62的感受贴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一篇dt arc dicut 62的感受贴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9-05 01:46回复
    首选声明,楼主菜到不能菜的腿,以下感受完全是楼主基于自己不同的轮组发表的意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9-05 01:49
    回复
      楼主起初是玩xc的,基于自己玩山地所经历过的坑,初入公路就直接上了量产车的顶级,大家可以看看下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9-05 01:51
      回复
        轮组用的是闪电家CLX50,可能也是基于TARMAC SL6出色的综合能力,该轮组给我的感觉就是轻盈,虽说是50刀,但基于sw公路架加持,相比于原来我的任何一款山地车,加速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给了我公路车区别于山地车的本质体验区别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9-05 01:56
        回复
          clx的细节,我就不再赘述了,比我懂车的大佬比比皆是,下面说一下我对这款轮组的体验感受,首先,由于是初次体验公路顶级轮,给我的第一感受是轻,快,润,轻不用说的,50刀这个重量已经算羽量级,快主要体现在加速上,o速起步以我的脚感完全体会不到托教的感觉,包括爬坡的脚感,楼主在本地爬坡网上记录的最快记录用的就是这套轮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9-05 02:05
          回复
            我体验过的第二套轮组,是我cervelo s5刚装车,因为没钱了,车店老板照顾我的轮组,一套super team的定制轮组,下图可见,45框高➕240花鼓,虽说轮组框高较低,但体验完全和之前的50刀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05 02:10
            回复
              虽然是45框高,前后总重却在1600g左右,这幅轮组最大的优势在于巡航,速度起来之后,巡航真的比较省力,之前CLX50之所以没说润,是因为该轮组惯性巡航能力真的很差,相比于st,巡航能力真的出乎意料,但st的弊病在于重量,导致零速启动过于脱脚,同时侧风影响很大,影响到底有多大,我后面会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9-05 02:16
              回复
                睡醒在更,喜欢的朋友可以留言,最迟今天下午五点左右更新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9-05 02:19
                回复
                  忘了说了哈,我玩xc的最后一台车,用的是dt xrc 1200,roval clx50的感觉,主要对比的就是那对轮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9-05 03:21
                  回复
                    接着今早上的话说,准备装这台s5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准dt这套轮,之所以没有立刻购买,一个是实在没钱了,第二个是因为那时候已经听说arc系列会出新款,所以楼主决定再搬两个月砖,等待新款轮。这一等就是两个月,昨天下午装好试了30公里,途中有上下坡,但主要是平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9-05 16:06
                    收起回复
                      由于是刚刚更换的,脚感的差异还算是比较大,起步头三脚真的香,虽然是62框,但对比st45框,相对来说脱脚的感受基本察觉不到了,但上坡的时候还是会有较为明显的感觉,特别是刚进坡的时候,楼主菜腿,就不展开说了,着重聊聊下坡,刚用上这对轮下第一个坡,坡度大概3%-4%,长300m的大直线,真的把我惊艳到了,虽然dt对外宣传的是有帆船效应,反正我昨天遇到侧风没感受出来,但遇到侧风时真的比较稳定,对比st和clx,完全不像62框,另外特别惊喜的是一段1%以内,长度大概在400m的直线下坡中,clx和st两套轮都会在不踩踏的情况下,速度达到约27时缓慢降速,但dt这套速度会持续缓慢增加,昨天楼主在骑这段路时,前面有骑友挡路,楼主是需要不停的点刹车降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9-05 16:18
                      收起回复
                        其他方面菜鸡楼主就不展开了,因为确实菜鸡,专业性的数据我真的测不出来,以上都是我个人的感受,还请各位看官轻喷,感谢收看,有疑问的话,欢迎大家留言,菜鸡楼主在这拜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9-05 16:22
                        回复
                          又来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9-06 21:54
                          回复
                            今天更新今日份骑行体验,今天楼主骑着车爬了趟山,里程1.8公里,平均坡度5%,但接近山顶和刚入山的时候有两段10%-12%,长度分别500m和300m左右的坡,极限坡度15%大约10m的坡,本地骑友黑鸟最快记录5分多,楼主成绩就不公布了,怕亮瞎各位看官的眼,由于功率不足,爬坡全程都很挣扎,但轮组踩踏的反馈非常直接,不像是高框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9-06 22:01
                            收起回复
                              下坡嘛,我们好好说说下坡,本地的风有点像龙卷风,不管哪个方向都是逆风,这套轮组对气流的处理很出色,特别体现在连续s弯,st那对轮在快速变向压弯时,前轮会出现晃动,这套轮的晃动幅度很轻,可以说是一瞬间,给压弯的人更多信心,各位不要喷我下坡技术,实在因为道路不封闭,往来有景区车辆和行人,我不敢放开压,遇到弯道会提前大幅度降速,加上沥青路面用的都是很差的料,震动真的很大,但不得不提这套轮吸震的能力相对较好,也让我更加大胆的推迟刹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9-06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