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 录
一、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1
二、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3
三、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4
四、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6
附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基本知识... 8
前 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新发现的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传染病管理,具有传播速度快,人传人等特点。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原则上,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戴口罩、勤洗手对个人防疫极其重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防疫的有效手段。
本指导手册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以及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指导手册还专门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个人生活基本常识,便于大家理解落实防控相关要求。
一、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一)人员管理
1. 员工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接受体温检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进入工作场所,应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2. 外地返回员工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防疫要求,必要时可采取隔离措施。湖北返回人员,须自行居家隔离14日,无症状后方可正常上班。
3. 工作期间,员工要主动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面对面工作交流。
4. 减少员工公务出差的频次、人数,特别是严格控制赴疫区人员。
(二)会议管理
5. 减少会议数量,特别是现场会议数量。提倡召开电话、视频会议。确需召开的现场会议,要减少人数、压缩时间,参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并全程佩戴口罩。
6. 会议时间每超过1小时,要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对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茶具用品等要用开水浸泡消毒。
(三)访客管理
7.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公务访客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在37.2℃以下并无湖北接触史,方可进入。严格控制会客时间。
8.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可设定相对独立的会客区。会客期间,双方应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会客结束后,对会客区的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
9. 安保人员要认真询问和登记访客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餐饮管理
10. 加强食材管理,规范采购渠道,杜绝“三无”产品。
11. 食堂采购及供货人员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食材。摘掉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消毒。
12. 提倡员工错峰就餐或分散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和面对面就餐。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分餐或送餐方式就餐。
13. 每日定时对就餐区域实施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五)活动管理
14. 严禁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一般性活动。
15. 确需举办的外事来访等活动,应严格控制人数、压减活动时间。活动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场所实施消毒。
(六)环境管理
16.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应注意保暖。公共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消毒。
17. 每日定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车库等公共部位实施消毒,且尽量使用喷雾消毒。
18. 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
19. 办公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75%酒精擦拭2次。使用频繁的,擦拭可增加至4次。
20. 公务用车内部及门把手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使用时,实行“一客一消毒”。消毒宜用75%酒精擦拭。
21. 保洁用具按区域分开使用,避免混用。
22. 保洁人员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23. 餐厅及卫生间等区域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24. 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应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消毒。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二、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1. 加强服务人员健康观察与跟踪,杜绝带病上岗。有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并按驻地防疫部门要求实施必要的隔离观察。
2.加强员工自我防护,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并按规范要求及时更换。特殊岗位,应佩戴手套(普通户外手套即可)等必要防护用具,手套应每日更换。手套清洗前,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不戴潮湿的手套。
3.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服务对象自觉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注意个人卫生。
4.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并减少或避免与未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人员近距离接触。
5.保持服务场所环境清洁和通风。狭小、密闭空间应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消毒效果。
6.对进入室内服务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和/或伴有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应劝导其及时到驻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并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
7.减少服务区域特别是密闭场所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聚集。
三、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1. 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提高自身免疫力。
2. 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
3.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4.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排泄后,要用流水、皂液或者用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洗手采用正确方法,时间在40秒以上。
5. 避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要正确佩戴口罩。
6.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出行。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错峰出行,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7. 外出回家摘掉口罩前后应正确洗手,废弃的口罩要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手机和钥匙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8. 做好居室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天开窗通风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以免引起感冒。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
9. 避免多人聚会。客人(身体健康情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消毒,可选择含酒精消毒湿巾、75%的酒精、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10. 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11. 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身体症状,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1. 个人如果出现发热 (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湖北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立即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
2. 个人因需就诊,要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佩戴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使用救护车或者私人车辆,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3. 个人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湖北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4. 患者离开后,家属应对患者住所实施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把手、空调系统、卫生间和桌、椅等家具,以及患者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消毒剂可选择75% 的酒精、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5. 疾控部门通知的密切接触者,应按照要求进行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观察期自与患者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观察期间不必恐慌,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等。
6. 有居家医学观察者的家庭,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家庭成员和实施医学观察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尽量减少接触。医学观察对象应尽量单间居住,限制看护人数,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拒绝一切探访。室内保持通风。卫生间做好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7. 如与患者共处一室,应戴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后,进行双手清洗。与患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出病人隔离空间前后,进行双手清洁。
附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基本知识
(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问答
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
2. 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湖北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初始发生起源于人与动物市场交易的鲜活动物接触。由于湖北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湖北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4.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推断,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5. 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6. 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7. 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8.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9. 什么是隔离医学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密切接触者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
(1)登记并进行14天医学观察;
(2)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3)疾控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
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1. 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
(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湖北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住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是否为聚集性病例中的患者,是否造成他人感染等。湖北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房间通风换气;
(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 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二)防护小常识
1. 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 七步洗手法的口诀和要领
(1)内:手掌相对揉搓;
(2)外:手心揉搓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
(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
(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3. 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4. 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5. 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6. 正确使用口罩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大部分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具体请阅读口罩包装上的说明书;
(2)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7. 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三)面对特殊情况的处置
1. 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应如何处理?
当出现如下情况时,需及时消毒处理:
(1)皮肤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2)粘膜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衣物若被污染物污染时:按患者衣物处理,若无肉眼可见污染物的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间,发热人群应如何管理呢?
(1)无湖北旅居史(无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病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无聚集性发病)仅有发热,体温低于37.3ºC,建议严格居家隔离,多喝温开水,检测体温1-2天,无好转,到门诊、急诊就诊,外出时带口罩;
(2)无湖北旅居史、居住史(无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病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无聚集性发病)发热高于37.3℃,有咽痛咳嗽,到门诊、急诊就诊,然后听医生安排;
(3)有湖北旅居史、居住史(或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病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的发热病人,病人带上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到发热门诊挂号就诊,听从医生安排。
3. 疫情来临时,面对恐慌,我们如何应对呢?
(1)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
(2)接纳并觉察。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力所不及的事情,接纳自己,停止对自己的责备。
(3)给自己列出一个愉悦反应事件清单,写下那些会让自己快乐的事,比如:和好朋友通个电话、泡个热水澡、做有氧运动、和家人一起游戏、完成搁置已久的计划……。
(4)放下手机、停止对疫情的过度关注,去做愉悦反应清单里的事情。
(5)当出现应激反应时(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好集中,身体没有力气,精力不佳;或者看到网络上介绍的新型肺炎介绍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昏等)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寻求专业评估及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 录
一、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1
二、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3
三、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4
四、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6
附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基本知识... 8
前 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新发现的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传染病管理,具有传播速度快,人传人等特点。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原则上,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戴口罩、勤洗手对个人防疫极其重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防疫的有效手段。
本指导手册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以及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指导手册还专门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个人生活基本常识,便于大家理解落实防控相关要求。
一、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
(一)人员管理
1. 员工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接受体温检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进入工作场所,应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2. 外地返回员工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防疫要求,必要时可采取隔离措施。湖北返回人员,须自行居家隔离14日,无症状后方可正常上班。
3. 工作期间,员工要主动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面对面工作交流。
4. 减少员工公务出差的频次、人数,特别是严格控制赴疫区人员。
(二)会议管理
5. 减少会议数量,特别是现场会议数量。提倡召开电话、视频会议。确需召开的现场会议,要减少人数、压缩时间,参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并全程佩戴口罩。
6. 会议时间每超过1小时,要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对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茶具用品等要用开水浸泡消毒。
(三)访客管理
7.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公务访客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在37.2℃以下并无湖北接触史,方可进入。严格控制会客时间。
8.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可设定相对独立的会客区。会客期间,双方应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会客结束后,对会客区的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
9. 安保人员要认真询问和登记访客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餐饮管理
10. 加强食材管理,规范采购渠道,杜绝“三无”产品。
11. 食堂采购及供货人员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食材。摘掉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消毒。
12. 提倡员工错峰就餐或分散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和面对面就餐。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分餐或送餐方式就餐。
13. 每日定时对就餐区域实施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五)活动管理
14. 严禁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一般性活动。
15. 确需举办的外事来访等活动,应严格控制人数、压减活动时间。活动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场所实施消毒。
(六)环境管理
16.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应注意保暖。公共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消毒。
17. 每日定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车库等公共部位实施消毒,且尽量使用喷雾消毒。
18. 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
19. 办公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75%酒精擦拭2次。使用频繁的,擦拭可增加至4次。
20. 公务用车内部及门把手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使用时,实行“一客一消毒”。消毒宜用75%酒精擦拭。
21. 保洁用具按区域分开使用,避免混用。
22. 保洁人员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23. 餐厅及卫生间等区域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24. 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应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消毒。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二、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1. 加强服务人员健康观察与跟踪,杜绝带病上岗。有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并按驻地防疫部门要求实施必要的隔离观察。
2.加强员工自我防护,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并按规范要求及时更换。特殊岗位,应佩戴手套(普通户外手套即可)等必要防护用具,手套应每日更换。手套清洗前,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不戴潮湿的手套。
3.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服务对象自觉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注意个人卫生。
4.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并减少或避免与未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人员近距离接触。
5.保持服务场所环境清洁和通风。狭小、密闭空间应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消毒效果。
6.对进入室内服务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和/或伴有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应劝导其及时到驻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并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
7.减少服务区域特别是密闭场所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聚集。
三、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1. 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提高自身免疫力。
2. 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
3.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4.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排泄后,要用流水、皂液或者用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洗手采用正确方法,时间在40秒以上。
5. 避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要正确佩戴口罩。
6.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出行。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错峰出行,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7. 外出回家摘掉口罩前后应正确洗手,废弃的口罩要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手机和钥匙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8. 做好居室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天开窗通风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以免引起感冒。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
9. 避免多人聚会。客人(身体健康情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消毒,可选择含酒精消毒湿巾、75%的酒精、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10. 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11. 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身体症状,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
1. 个人如果出现发热 (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湖北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立即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
2. 个人因需就诊,要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佩戴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使用救护车或者私人车辆,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3. 个人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湖北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4. 患者离开后,家属应对患者住所实施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把手、空调系统、卫生间和桌、椅等家具,以及患者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消毒剂可选择75% 的酒精、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5. 疾控部门通知的密切接触者,应按照要求进行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观察期自与患者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观察期间不必恐慌,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等。
6. 有居家医学观察者的家庭,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家庭成员和实施医学观察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尽量减少接触。医学观察对象应尽量单间居住,限制看护人数,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拒绝一切探访。室内保持通风。卫生间做好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7. 如与患者共处一室,应戴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后,进行双手清洗。与患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出病人隔离空间前后,进行双手清洁。
附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基本知识
(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问答
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
2. 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湖北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初始发生起源于人与动物市场交易的鲜活动物接触。由于湖北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湖北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4.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推断,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5. 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6. 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7. 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8.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9. 什么是隔离医学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密切接触者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
(1)登记并进行14天医学观察;
(2)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3)疾控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
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1. 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
(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湖北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住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是否为聚集性病例中的患者,是否造成他人感染等。湖北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房间通风换气;
(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 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二)防护小常识
1. 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 七步洗手法的口诀和要领
(1)内:手掌相对揉搓;
(2)外:手心揉搓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
(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
(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3. 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4. 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5. 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6. 正确使用口罩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大部分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具体请阅读口罩包装上的说明书;
(2)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7. 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三)面对特殊情况的处置
1. 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应如何处理?
当出现如下情况时,需及时消毒处理:
(1)皮肤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2)粘膜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衣物若被污染物污染时:按患者衣物处理,若无肉眼可见污染物的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间,发热人群应如何管理呢?
(1)无湖北旅居史(无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病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无聚集性发病)仅有发热,体温低于37.3ºC,建议严格居家隔离,多喝温开水,检测体温1-2天,无好转,到门诊、急诊就诊,外出时带口罩;
(2)无湖北旅居史、居住史(无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病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无聚集性发病)发热高于37.3℃,有咽痛咳嗽,到门诊、急诊就诊,然后听医生安排;
(3)有湖北旅居史、居住史(或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病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的发热病人,病人带上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到发热门诊挂号就诊,听从医生安排。
3. 疫情来临时,面对恐慌,我们如何应对呢?
(1)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
(2)接纳并觉察。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力所不及的事情,接纳自己,停止对自己的责备。
(3)给自己列出一个愉悦反应事件清单,写下那些会让自己快乐的事,比如:和好朋友通个电话、泡个热水澡、做有氧运动、和家人一起游戏、完成搁置已久的计划……。
(4)放下手机、停止对疫情的过度关注,去做愉悦反应清单里的事情。
(5)当出现应激反应时(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好集中,身体没有力气,精力不佳;或者看到网络上介绍的新型肺炎介绍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昏等)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寻求专业评估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