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213贴子:668,849
  • 1回复贴,共1

粟大将谈饶政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是个书生,不懂军事,稍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
王正兴
1944年3月5日,粟裕指挥新四军发起车桥战役。战至3月6日晨,新四军大获全胜,歼灭日军465人,伪军483人,缴获92步兵炮1门及大批武器弹药。
战后的3月8日,粟裕和叶飞联名致电新四军军部并报中央军委,将战役发起的缘由、经过、战果及战后敌情,上报新四军军部和军委。《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祝贺,陈毅(时在延安)、刘少奇发来贺电,嘉奖参战部队。可是,粟裕却遭到新四军领导人饶漱石的来电批评,认为此战“似是不妥”,“对苏中敌‘淸乡’恐影响不大”,“我们不宜主动过分暴露自己的力量”,“可能引起敌人大的报复”。甚至联系百团大战后党内军内的有关争论,“过去华北百团大战固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切实检查我是吃亏的。
3月11日,粟裕、叶飞、陈丕显联名致电饶漱石,再次重申车桥战役发起的理由,并针对敌人报复的估计,指出“在敌人兵力不够之现势下,不一定对我们再作大的进攻”(参见《粟裕文选》第1卷583-585页)。形势发展正如粟裕估计的那样,车桥战后,苏中地区的日伪军再也无力作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是在涟水、宝应等地作短暂的“扫荡”。
3月13日,饶漱石复电称:“车桥战役既已打了,而且战斗打得很好。不过今后关于较大战斗部署,应先告军部,同时在策略上应注意到局部和全体,今天与明天各方的联系。因为对局部暂时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全部各方不良的影响和牵制。”


IP属地:北京1楼2019-10-08 08:49回复
    1978年4月,粟裕谈车桥战役时,针对关于百团大战的说法,指出:“打车桥同打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百团大战时是日军气焰正高涨的时候。而打车桥时,日军已经是锐气大减,穷途末路了。”他还说:“进行一个战役,首先要从战略上考虑,战役要同战略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车桥战役首先是从战略大局考虑的,不然就变成了近视眼”。
    对于当时主持军部工作的新四军政委饶漱石,后来粟裕说:“他那时强调不过分刺激敌人,事实上在苏中不与敌人斗争就谈不到坚持、发展、准备力量”。“但那时他是华中局唯一的领导人,不好怎样明显地反对他。他是伪君子,那时中央信任他,我们只有服从。但军事上,认为他不懂,他是一个书生,稍有一点风吹草动,他就很紧张,就惊慌失措。我们的具体战斗行动就是对他的抵制。后来的南坎战役也正是如此。”
    车桥战役对苏中军民的反“淸乡”斗争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此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敌人,也给苏中四分区军民以极大的鼓舞,乘胜发起攻势。4月28日,南通县8个乡的民兵和群众在新四军掩护下,焚烧了80多个日伪军瞭望台。5月19日,新四军特务4团,突破封锁线,进入如皋串场河以南“淸乡”区内,攻克童家甸据点。后来,在粟裕的坚持下,又发起南坎战役,不仅在耙齿凌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又在南坎打开了“淸乡”区封锁线一个缺口,主力进入“淸乡”区内作战,继而发动夏季、秋季攻势作战,使我军的反攻作战向纵深发展。
    本文作者:汪鲁阳,“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IP属地:北京2楼2019-10-08 0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