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山庄吧 关注:61贴子:5,479
  • 8回复贴,共1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大协奏曲的定型起决定性的作用,确立了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他创作了著名的大协奏曲《四季》,分别为春夏秋冬,对标题音乐做出一定的贡献。


1楼2018-12-11 15:30回复
    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于1742年首演于都柏林,该剧使他蜚声世界,并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器乐作品,《皇家烟火音乐》和《水上音乐》是巴洛克时期的杰作,为世人传颂。


    2楼2018-12-11 15:32
    回复
      巴赫的作品《平均律键盘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他的另外两部复调艺术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把复调技巧发展到登封造极的程度,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3楼2018-12-11 15:34
      回复
        在英国,喜歌剧被称为民谣剧,是当时英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源于1728年在伦敦上演的由盖伊撰写脚本,佩普什作曲的《乞丐歌剧》,该剧内容涉及当时伦敦街头罪犯猖獗的状况,带有政治讽刺的意味。它以民歌、城市小调、流行舞曲为主,吸收了少量人们熟知的其他歌剧的咏叹调旋律,以对话代替宣叙调,用英语表演。
        英国民谣剧的表现手法不仅在形式上正面嘲讽了意大利歌剧,沉重打击了英国正歌剧的创作,而且在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亨德尔不得不放弃正歌剧的写作,转而从事清唱剧的写作。


        4楼2018-12-11 15:46
        回复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格鲁克,德国作曲家,对意大利正歌剧成功改革确立了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代表作:《阿尔西斯特》《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奥菲欧和尤丽迪茜》
          起因:18世纪中期,佩格莱西的作品《女仆做夫人》在巴黎上演,引起了音乐史上著名的“喜歌剧之争”。
          即意大利音乐与法国音乐到底孰优孰劣的争论。
          格鲁克的改革
          1.音乐服从诗和剧情的需要,戏剧内容的阐释是第一要素。
          2.放弃返始咏叹调的表达,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花腔段落,并用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宣叙调”。
          3.歌剧序曲成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达歌剧的内涵
          4.管弦乐在歌剧中根据内容的需要烘托剧情的发展,而不仅仅出于伴奏地位。
          5.减少独唱的部分,加强乐队及合唱团的作用,舞蹈中也去掉了与歌剧内容不符的哗众取宠的片段。


          5楼2018-12-11 16:00
          回复
            协奏曲的发展(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奏曲,来源于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
            尤其受独奏协奏曲的影响。(维瓦尔第首创的独奏协奏曲)
            1.古典主义初期,键盘协奏曲开始兴盛,以PC巴赫和JC巴赫等人的作品为代表。有了明确的三乐章布局。
            2.古典主义盛期,莫扎特承袭了维瓦尔第和巴赫儿子们的协奏曲创作方式,为小提琴,钢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等各类乐器创作了50多部协奏曲,使近代协奏曲趋于成熟和完善。确立了三乐章的协奏曲形式。
            3.从风格上看,古典主义的协奏曲通常由“华丽风格”的印记,显得轻盈典雅,摒弃了巴洛克时期协奏曲,沉重肃穆的风格。
            4.浪漫主义时期的协奏曲,在古典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反映在,第一乐章取消双呈示部原则,演奏家参与华彩乐段的创作,各乐章采用不间断的写法,运用标题音乐因素,强调民族风格。
            5.20世纪的协奏曲融入了许多新的音乐元素,呈现出多种手法,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6楼2018-12-11 16:25
            回复
              交响曲的产生和发展
              1.交响曲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为“声音一起响”之意,这是一种按照奏鸣曲原则构成的管弦乐套曲形式。
              2.交响曲的前身,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序曲,18世纪作曲家们采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谱写管弦乐作品,并将其称为交响乐。
              3.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和发展,主要归功于曼海姆乐派,柏林和维也纳乐派。
              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的基本结构,
              维也纳对交响曲进行了改革,发展并完成这种形式。
              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向发展的顶峰。
              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哲理性,它的结构与奏鸣曲一样,通常为四个乐章。
              4.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乐有一定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具有文学性,标题性,曲式结构更自由,乐章数目不定。乐队编制庞大,音响华丽而丰满,民族风格浓郁。
              5.20世纪的交响曲受各种音乐思潮的影响,构思独特,乐队编制有大有小,音响复杂多变,风格多样。


              7楼2018-12-11 17:01
              回复
                古典主义时期有三个乐派,分别是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
                曼海姆乐派
                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
                当时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
                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西米亚,以斯塔米茨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被成为“曼海姆乐派”。
                贡献
                1.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结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2.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3.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主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洛克时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的采用了总谱形式进行创作。
                4.在乐队编制上,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厉害了!曼海姆!


                8楼2018-12-11 17:55
                回复
                  柏林乐派
                  是18世界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代表人物是KP巴赫,这个乐派的主要特征有两点,
                  1.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乐章。
                  2.强调交响乐中情感的表达,信奉“情感主义”,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它把奏鸣曲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确实,音乐最重要的是能打动人心。


                  9楼2018-12-11 1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