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吧 关注:61,463贴子:2,671,297

【爱写字】写字吧活动贴第八十四季:人丑就要多读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伙伴们,五一节快乐!
在这万众欢腾的日子里,欢迎参加写字吧第八十四季活动贴。 我是小吧fokorry,本期活动贴由我负责。我来本吧时间不长,这次受退隐江湖的@菠菜波波波 大大之命,第一次作活动贴,还希望各位吧友支持。
曾有好友叫我书呆子,窃以为,非也。虽然我喜静不喜动,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不爱出去嗨皮,平时只喜欢读书写字听音乐烧烧菜啥的,但本质上是个喜爱生活的人。 契诃夫说过,人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书本给的和生活赐予的,所以生活本身很重要。读书固然很美,但诗化的意境毕竟不同于意境的诗化,融入自然,生命才能写真,融入社会,生存才能写实…… 扯远了,回到我们的活动贴,本期主题是“读书”,对我来说,是人丑就要多读书,对各位吧友来说,是人美也要多读书。接下来,我会每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然后选一段文字给大家当作业,可能是书中的或与作者相关的,也可能就是我的一些感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01 19:11回复
    闲话少说,本季活动第一期开始。 今天介绍的书是《大好河山可骑驴》,作者王这么(原名王芳芳,豆瓣写手)。 宋朝人爱音乐,爱酒,爱花,爱香气,爱美女,爱闲暇……。他们真切,从容,风流,精致,仁爱,全无当今社会的急功近利和简单粗糙。这本书,内容包含数个中短篇,介绍了宋朝的几位著名文人的词、史、事,文笔十分优美,是一部不错的宋代文化随笔。作者通过这本书,让我们跟随着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陆游,进入到中国文化的巅峰时代,去品味人生自是有情痴的欧阳修、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苏东坡、飞红万点愁如海的秦少游、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宋朝真是文人的黄金时代。 我们今天要写的是: 飞红万点愁如海,细雨骑驴入剑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01 19:18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11楼2018-05-01 20:1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5-01 20:49
        回复
          各位吧友好。今天介绍的书名叫《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作者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
          小吧自己是文科生,但是特别羡慕那些学理科文笔又不错的人。这本书的作者阅读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书籍,并以自己理工科式的理性思维加以解读,以“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同时又十分有趣,很值得一读。
          我们今天要写的是这本书中的一句话: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8-05-02 17:49
          回复
            @影月吾舞 @夜囚歌之歌 @zjl2142000 @千锦灵瞳 艾特P图大神们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8-05-02 17:59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8-05-02 22:43
              回复
                伙伴们,下午好,今天我要介绍的书是:《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人在小时候总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梦想。有段时间,我就非常热衷于成为一名植物学家。其实当时的动因也很简单,就是想搞清楚,山上的野果子,哪种能吃,哪种不能吃。科学松鼠会成员、自称“植物人”的植物学博士史军,在研究参考了数百篇有关可食植物的论文后,用一枚资深吃货的满腔热忱,写出了这本《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由于此书同时包含了我喜欢的两个要件——植物和吃,所以当初就毫不犹豫入了本纸质书收藏。
                一个对食材不甚了了的食客,肯定不是一名称职的吃货。这本书,回答了每一名吃货在面对食物时的三个终极性问题:可以吃吗?好吃吗?怎么吃?史军在这本书里介绍的,多数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蔬菜水果,但他以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文笔,讲述了食物在端上餐桌之前的“艺术人生”。每一种蔬菜水果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各有独特的出生地,会不断迁徙、变异、移民,有着各种复杂的亲缘关系和身体构造。比如人们常吃的辣椒,别看有些人吃了以后热血沸腾,感觉好像血压升高,实际上根据最新研究以及动物实验,辣椒有降血压的作用,适量的辣椒还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同时还是高效的镇痛剂。记得在重庆吃火锅时,旁边总是有一碗麻油,实际上,这是充分利用了辣椒素溶解于脂肪的特性。再比如我们大家童年共同的恶梦板蓝根,实际上这种植物以前主要是被用作蓝色染料(怪不得这么难喝)。再比如说蛇果,它跟蛇有关吗?其实它的名字来自于港台地区对“delicious”的音译“地厘蛇”,后来被进一步简化成了蛇果,跟蛇一点关系都没有……。
                史博士的文笔还是令人称道的。如下面这段话:“辣椒像是一位严师的教导,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五体辣个通透。大蒜更像是挚友的箴言,虽然入口平常,但是回味之下,却独具个性。而姜更像是家人的唠叨,虽然入口时可能会有辛辣之感,但吃下去之后总是会暖暖的。” 此书墙裂推荐。
                所以,我们今天要写的是:
                一日三餐只能让你苟且的活着,零食和夜宵才是生命的真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8-05-03 17:00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8-05-03 17:18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8-05-03 22:25
                    收起回复
                      伙伴们,下午好。今天我要介绍的书是《必要的革命: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创建与实践》。
                      相对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在认可度上都相差甚远,不可同日而语。也许这也正是我们当前社会的问题所在。毕竟,《第五项修炼》针对的是学习型团队的构建,强调的是自我的修炼与自我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没有这么重要和迫切,或者说,与自己无关,是政府的事。
                      然而,现在的中国,收入千万的富豪们和进城务工的低收入者们呼吸着一样的空气(或许区别在于有无口罩或口罩单价),为偶尔能看到的一片蓝天而赞叹欣喜,为灰暗的天空和爆表的PM2.5指数而担忧咒骂,或许当时还会想:“这不行,我们得改变点什么。”但结果往往是,绝大多数人和组织机构都会更加努力的保持现状。正如神经科学家所说的,遇到压力大脑会“换低挡”——这是说,我们会转回到我们最习惯的(也是更原始的)行为模式。
                      个人如此,社会也是如此。五十年后,国人是用GDP增长来衡量进步,还是用人民的健康福祉的增长来衡量进步?是去统计新增百万富翁的数量,还是去统计通过创造出先驱企业和先驱技术而塑造了再生型经济的企业家的数量?
                      这可能真的是一场革命,是必要的革命,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革命与每个人都有关,你将无法逃避。
                      今天我们要写的是: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8-05-04 17:39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8-05-04 19:06
                        收起回复
                          伙伴们,下午好。今天我要推荐的是一本科幻小说,《星际浪子》,作者黄易。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在外星艰苦环境中进化出超能力的地球人后裔方舟,与地球人类共同对抗宇宙公敌黑狱人的故事。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黄易在这本他为数不多的硬科幻作品中,将道家玄学与现代科学技结合起来,至少使得中国人读起来很亲切。小说内容上则展现了黄易丰富的想象力,十分精彩。这套书我差不多每年都要读一遍,目前已读了七遍。
                          最令我佩服的是看到的一则新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马丁·波乔瓦尔德在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大爆炸并不是时间的起点,我们的宇宙是前一个宇宙收缩之后因“反弹”而再度膨胀产生的。波乔瓦尔德的模型是以“圈量子引力论”为基础建立的,“圈量子引力论”是一种试图将爱因斯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理论。波乔瓦尔德说,模型显示,在大爆炸开始的一瞬,我们的宇宙体积非常小但并没有小到零,能量极大却不是无穷大,并不是“奇点”。
                          这位科学家的理论,和黄易在这部小说里小说里对宇宙终极的设定不谋而合,神奇吧。
                          我们今天要写的作业是:
                          当我离去时,请让我的思绪靠近你,一如那落日下金霞辉映于无言的星际。
                          ——泰戈尔《飞鸟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8-05-05 16:27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8-05-05 16:28
                            收起回复
                              伙伴们,下午好,今天介绍的书是:
                              《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30年》,作者:谢轶群。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塑造我们心灵的,未必是一些学术经典或者是艺术先锋,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电影电视、流行歌曲、网络小说、综艺节目等这一类被称作“大众文化”的文化形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曾被1979年《中国妇女》杂志认为有“作风问题”的邓丽君,创造了奇迹的武打片《少林寺》《霍元甲》,《上海滩》里风流倜傥的许文强,以及由刘心武、张贤亮、王蒙、蒋子龙、韩少功、古华、北岛、舒婷、顾城等一批作家和诗人掀起的文学热和朦胧诗热潮,伴随着金庸的武侠,三毛、琼瑶的言情,王朔、周星驰的无信仰与无厘头,在崔健的摇滚乐中,不断的搅动着社会,也塑造了70、80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的人视之为堕落,哀叹着“每一次社会进步都是以道德沦丧为代价”,作者也在书尾悲观的写道:技术手段的进步,历史的普及,不仅没有使人明智,反而矮化了人们的精神向度,使一些人的思想意识回到了古代,几乎归零。“让历史告诉未来”的自信判断,已退化成“历史是否还能告诉未来”的一声沉重凝问。
                              流光如梦,但不如烟,烟终将散,而往梦依稀。我相信,随着互联网时代,新的大众文化热潮亦将被再次唤醒,伴随着人们一路向前走去。
                              今天我们要写的是:
                              流光恰似飞羽片片
                              去留无常,一念之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8-05-06 16: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