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涵《来过我生命的你》 苏诗丁《舍离断》
这两首同样引入民乐伴奏和戏曲元素的中国风的歌曲,都有亮点,然而都有着致命的硬伤。
张韶涵,作为一个《歌手》的资深观众,她非常懂这个节目需要什么。在曲风变化多端、点子层出不穷这件事上,张韶涵是最花心思的。
这次,她带来了中国风。还是加了rap的中国风。
她还唱得真不赖。
且放下玩票性质的京剧念白发音的跑偏,也不说明显喉腔鼻腔共鸣不够充分的假声高音。且看习惯于混声演唱的张韶涵,在第一段用流行的唱法切入,第二段无缝切到似是而非的戏曲唱腔,一点明显的位置变化都没有感觉到;到rap过后,第二遍主歌就听得更加明显,在中低音的部分,张韶涵自如的使用了惯常的发声方式,只稍稍鼻子使一点劲,又自如的进入“伪戏腔”,毫无断裂感,统一性极佳,这简直是可以算开创了一门新唱法,让人惊呼神技了!
于是当这样的惊喜加上戈锐的rap、以及一人分饰两角的精心设计,这首歌曲就如同一唱三咏、袅袅不绝,就问你丰富不丰富?牛x不牛x?
可是,我想说的是,虽然想法非常不错,在演唱执行上也可圈可点,但这首歌从头至尾都spoiled
by bad tastes!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首歌,抛开执行层面,不论在词曲质量上,编排设计上,都完全被后面苏诗丁那首《舍断离》秒杀。
首先看歌词,上一期我曾经吐槽过《齐天》的歌词,可是一比这首《来过我生命的你》,简直就是佳作了。这段严艺丹的敷衍之作,其中二莫名、胡乱堆砌的程度,简直可以和上一季那首网游歌曲《御龙铭千古》交相辉映。
英雄赤胆一腔热血洒不尽
万里江山儿时戏耍街巷
来过我生命的你 叫我如何送行
愿陪你同上断肠崖 不愧天下
好嘛,连个韵都懒得押了。
看看人家《舍离断》的词:
长夜晚 光阴慢
都说恩怨两难断
心难安 扰纷乱
有几人能不纠缠
不羡青山不思凡
笑我打水用竹篮
无奈本性自由惯
只等花遍满山
待眉头舒展
经过痴嗔贪
换得舍离断
舍去什么得自然
出离什么可心安
什么又可以斩断
释然
古意盎然,又毫不堆砌,把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
而《来过我生命的你》这里,中国风沦为了用力过猛的制服诱惑,而非与歌曲、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表达方式。当然,副歌这段的旋律和编配,也是一股子网游的气味,不多说了。
然后就是莫名其妙的rap。老熟人戈锐。我个人一直认为太工整的文字不适合说唱,说唱应该用通俗的有力的语言。且不吐槽他念了半天都不知道在表达啥了,最后,他匆匆忙忙的,居然鞠躬下场?不但和rapper的气质不合,也根本与这首歌里男儿本自重横行的气质也不合啊!
最后,对我的致命一击就是,如果歌曲结束在第二次念白,则韵味刚刚好,我或许也会原谅歌曲前面种种不如意之处,会选择性的忽略质量粗糙的副歌。但!居然音乐又起了!还要唱一遍副歌!还要加强这网游歌曲的印象!一口老血。
对比《舍离断》结束,丁轶念出“都说恩怨两难~”,苏诗丁轻轻的接过一声“断”,沁人心脾,实在是把这首歌的分数拉回来不少。
那么这首《舍离断》就很优秀吗?
也不然,苏诗丁的理解和演绎,都很有问题。
苏诗丁对这首歌的理解,显然终点在“释然”两个字上,有一种斩断过去、获得新生的重生感。听这歌的时候,我总觉得和原曲潇洒达观的精神状态并不契合,再去找原唱,赫然歌词这里写的是:“自观”
什么又可以斩断?自观。
这一问一答,形成了本来无一物的彻悟。于是才能真正勘破舍离断,正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于是才能真正得到大自在。
再细看歌词,发现还不止改了这一处。不管是出于某些莫须有的限制,还是自己为了表达需要的改编,
不坐仙山不坐禅
改成了
不羡青山不思凡
但这又是个败笔,原词意思本来就是耐不得寂寞拘束,现在好了,一下子“不思凡”了,完全与下文“无奈本性自由惯”自相矛盾。如果非要改,未若改成“不隐深山不超凡”。
况且,即便是“自观”改成了“释然”,这二字在歌曲中依然表达的是面对自我内心的忠实,面对繁杂世事的谅解,卸下重负的自在,面对一杯粗茶的微笑。所以这首歌的副歌,重要的不在于激昂,而在于唱得随意,唱得自在,甚至应该有几分“凤歌笑孔丘”的放浪形骸的张狂。
另一方面,既然舍离断通达的是释然,既然舍去、出离、斩断的都不过是浮云尘埃,何妨含笑一掷?所以舍离断三字,更应该唱得轻盈。或者如果做得更好些,两次主歌的处理,要有苦寻——彻悟下不同心态的微妙转变。
但苏诗丁的处理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两次“换得舍离断”都刻意使用了忧伤的情绪来表达,而最后为了营造高潮,苏大师又发功便声,那些“释然”唱得无不雄浑豪迈,又一种要向全世界宣布已经把鱼塘承包下来的沾沾自喜之情。
于是,这首《舍离断》虽然更高品质的把中国风呈现了出来,但灵魂上“舍离断”这三个字,却全然的丢失了。苏诗丁像模像样的拿捏好了许多韵味十足的咬字和唱腔,精神上却始终和歌曲貌合神离。她在低吟浅唱时面带妩媚的笑容,几乎让人想起了黄龄的《痒》;前一秒还在媚笑,后一秒唱“舍离断”三字又无脑的一脸悲戚,仿佛整个歌曲只有当下这一句。而全曲本身应该有的潇洒、解脱、自由的精气神,却一丝一毫没有表达出来。不论是从肢体、表情还是演唱。完整的作品再次破碎成一个个执行良好的细节的残骸。
苏诗丁曾给我们这样的印象,她的舞台表现能力很强大,但几场看下来,这看似强大的舞台表达能力,永远只是停留在浅表,停留在只言片语。相对《来过我生命的你》歌曲本身停留在“制服诱惑”的层面,《舍离断》这样一首优秀的歌曲,被生生演绎成了“制服诱惑”,岂不更令人惋惜?
张韶涵作为一个明星,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每一首歌,都是和她个人的性格、魅力挂钩在一起的,也即是说,即便是对张韶涵不甚了解的路人,也会在一首首歌、一次次主持中渐渐熟悉、喜爱这个眨巴着大眼睛古灵精怪的邻家女孩,又让我们惊喜,这个女孩子还会这!还会那!啧啧不得了。虽然她的拉丁风情称不上热情和性感,虽然她的中国风也完全搭不上风雅和正宗,但人们对已经产生亲切感的熟人,要求总不是那么高。
相比之下,苏诗丁就显得是一个空壳。她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但在舞台之上,在一味求大、求雅的诉求里,在过于注重技巧使用、声音质量而忽略个性张扬的误区里,她自己的形象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成为了最可有可无的那个人。
编配设计如此精致《舍离断》,一则被张韶涵抢了先机,二则苏诗丁的硬伤,最终效果,和《来过我生命的你》伯仲之间,也是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