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吧 关注:27,750贴子:183,330
  • 4回复贴,共1

从王莽到窦宪,看小大之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反差感
有时候看历史,
会发现一些具有强烈的“反差感”的人物,
在他们身上,他们的人格特征、行为表现以及命运结果常常显示出一种反差,
这种反差时常让人若有所思,觉得人性层面的思索是很复杂而艰难的,
不要轻易地对人物下结论,其事实、其影响往往超出当时众人们的所知与所想,
最终的结论,或许只有天知道。


1楼2017-08-22 19:31回复
    02.王莽
    出身于一个正处在上升期的外戚世家,他最初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待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勤奋博学,为时人所称颂,道德楷模一个,不过性格上也有一些阴暗面,比如好猜疑,过于爱惜名节,但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他居然杀掉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他内心的冷酷、刻板执拗可见一斑;
    白居易有首挺有名的诗,就是写的这种人物前后反差与分裂带来的人性思考:“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我相信,王莽前后的表现都是真我的表现,装一时容易,装一辈子太难。他在道德上的近乎强迫症的表现,其实就是他的人格特质,同时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也有利于他沽名钓誉,在他篡位当上皇帝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圣人形象,使得他在获得皇位的过程中“阻力最小化”。
    在当上皇帝之后,王莽最重大的事就是开启了一场浩大的改革。关于王莽改革的动机,我个人有两方面的揣测:其一是由于西汉末年各种积弊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王莽接过了这个烂摊子如果不彻底的变革一下,那他开启的新王朝也会走得步履维艰;其二就是他在那种儒家文化的社会氛围中,篡位当上皇帝的还是有点“得国不正”,
    他想通过来一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各层面的变革来重塑和强化他的形象与权力,大家可以看王莽改制的涉及面,是一场真正涉及到了“根子”的改革,比如土地,直接来了个国有化,再平均分配;禁止奴婢买卖来抑制人口兼并;货币直接给废了重新发行;甚至连对外关系也进行了重新安排。从改革的初衷上来看,可以看到王莽还是有着超越他自身阶级的觉悟的,比如对中下阶层抱有的同情,以及敢于在豪强的既得利益上动刀子,但是从过程和结果上来看,却是失败的,动的面太广太快太深,疲劳天下而无尺寸之功,在加上自己根基也不牢靠,最终身败名裂。假想这次改革他成功了,那他的篡位什么的就根本微不足道了,人家是一个道德上近乎圣人、君子,又是一个有着巨大成就的王者,真正地实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但现实是,他失败了,成了人们口中的“伪君子”、“理想主义者”、“天真的社会主义者”……


    2楼2017-08-22 19:32
    回复
      03.窦宪
      最近有个新闻,说是多国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的杭爱山上发现了东汉时期窦宪将军“燕然勒石”的遗址,让一段大汉英雄尘封千年的峥嵘往事又浮现在我们面前,大家都很熟悉大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就是当初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上筑坛祭天以告讨伐匈奴成功的事,“封狼居胥”成了后世武将的最高荣耀,而“燕然勒石”,是能够和“封狼居胥”并论的,对手同样是匈奴,在彻底击溃匈奴之后,同样是在当今的蒙古国,登燕然山勒石记功,威震天下;窦宪将军,在不经意间就实现了很多武将梦寐难求的至高荣誉。
      和王莽一样,同样出身于一个得势的外戚世家,曾祖父是东汉开国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窦融。
      窦宪其人品,和王莽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一个是儒家的君子人格,知识分子,文官型,而窦宪则是劣迹斑斑,仗势欺人、心胸狭隘、骄扬跋扈,武将型,如果光从个人的人格角度来说,窦宪就是人性不怎么好的人,仗势霸占公主良田、派人刺杀竞争对手、清算过去因为小事得罪过自己的人,反正从儒家的人格要求标准来说,这就是恶人和小人,不是什么善类,内在的教养不好。
      但是命运的转机就在窦宪因为刺杀太后的情人触怒太后之后,窦宪为了活命,请命出击北匈奴以赎死罪,就这样开启了窦宪开挂的时间之窗,在一系列的出击之后,和汉民族互怼了几百年的匈奴人,居然就这样消失在了北方的大漠中,而根据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所言,“这些逃跑的匈奴人,转而向西方进军,先是长途奔袭到欧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带,接着又同这里的原住民哥特人等一起,继续向西侵袭,直到兵临罗马城下,最终导致了这个古老帝国在众多‘蛮族’的强大军事压力下,一朝覆亡。”当然,真实的罗马帝国的衰亡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匈奴人的出现顶多是在其衰颓的气象上增加了一根稻草而已,但是窦宪将军彻底击溃匈奴这一史实,巩固了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和边界,也增加了一笔让汉民族鼎立千秋的自信,到如今,它成了鼓舞中国人的一种尚武精神,用威武雄壮之力量将敌人击溃的豪情壮志。
      所以到最后,窦宪又从一个恶人和小人变成了一个影响世界格局的大英雄,一个给了中国人尚武的精神自信的大英雄,在他这些成就面前,前面那些什么仗势欺人、狭隘、跋扈之类的又变得微妙起来。
      但,这就是真实的人性,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或许是个符合道德标准的好人,但却可能无意间干下倒行逆施的坏事从而祸害天下;他也可能是个地痞、无赖甚至杀人放火的**,但却又可能无意中做出利益天下的大好事;这就是人性中善恶评判的困境。


      3楼2017-08-22 19:32
      回复
        05.结果主义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格局,比较倾向于从“起心”和“行为”的角度来提纲契领,比如儒家文化推崇的君子与圣人人格,强调个人的自律、在起心动念与行为上进行自我约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人内在的强化修养、道德提升等等路径来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但是这条路径还是有很大缺陷的,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这只是一种“小善格局”,官员如果在小善格局上着力,就有点头重脚轻,因为官员们的最终目的是应该实现“大善格局”,在自己的职位上,影响力所及之处,为整个社会、国家带来相应的福利,不仅是官员,其他有影响力与地位的人一样,着力于小善格局的修养并不一定会带来大善格局的结果,这就是王莽的故事带来的启示,同样的事例其实还有很多,梁武帝萧衍,在夺得皇位之后,开始逐渐迷恋佛教,大兴土木修了很多寺庙,甚至自己也亲自去寺庙出家当和尚,而整个国家的治理却很糟糕,百姓怨声载道,这就是执迷于那点“小善格局”,却忽略了真正的大善格局是为众生带来益处这一本质。杜牧的一首诗道出了梁武帝的这种荒谬:“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最终梁武帝的修佛也没有带来什么福报,自己被逼饿死宫中。前面谈到了儒、佛两家,再看看中国的本土文化“道”家,充斥着无为与出世的味道,我在想,如果你不参与世事,只是注重内在修为,其实终其一生都不过是在“小善格局”上着力,而至于那些让人开悟的思想,其实是需要悟性的,绝大多数人是难以领悟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的。
        儒、佛、道,作为三种中国的传统核心文化与思想,构建了中国人两千年的精神格局,但是都有着某种缺陷,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一些还不太成熟的思考。缺少什么东西呢?其中一样就是“结果主义”,我们的文化应该更加重视能够为整个社会和未来带来建设性的结果的东西,而不是偏重于强调认知和行为以及价值观与政治正确等。
        末了,最后还有点小小启发和总结:
        1.从结果主义的角度来看,行善是需要实力和结果的,从“起心”的角度来评判善恶,那只是“小善格局”里面的善;
        2.我们大多数人的善,可能只能做到在“不作恶”或者“少作恶”的基础上带一点“利他主义”,更多的我们其实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行更大的善,还缺少资格与实力;
        3.个人的道德并不是获得成功、成就的必要条件,在越高的位置上,更需要的是驾驭这个位置的杀伐决断的能力和实力,虽然有点厚黑味,但看看那些处在高位而缺少驾驭能力的下场就知道了。


        5楼2017-08-22 19:34
        回复
          发完了


          6楼2017-08-22 1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