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创业怎么看
下面我搜索到些看到了都心动的新闻,大家看看
携专利来惠创业可获15万元资助
《惠州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五年行动纲要》指导和引领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
2007年9月24日惠州日报聚焦惠州五个“五年行动纲要”
字号:T|T
我市青年志愿者看望小患者黄志坚。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我市青年志愿者看望小患者黄志坚。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惠州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五年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全市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朝着预定目标加快发展。
主要目标
到2011年科技进步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59%
《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科技进步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技术自给率达到54%左右,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达到8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6%,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0%。
重点任务
2011年力争拥有1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到2011年,力争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0个以上。
《纲要》提出,允许企业将当年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专利费用等全额计入经营成本。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组织大中型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省级研究开发院和博士后工作站。到2011年,全市博士后工作站达到4个以上。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都需建立工程中心。到2011年,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中心分别达到4家、40家和60家以上,省级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达到3家以上。
财政技术创新配套资金要向园区倾斜,重点支持园区内的公共技术平台、研究机构和企业孵化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及有一定科技经济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化项目。直接用于支持新产品开发的科技经费,到2011年应高于年财政预算的3%。通过推进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使我市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未来5年年均增长20%以上,其他工业园区年均增长15%以上。
调整优化现有技术改造等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结构,重点向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节能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倾斜。2007年完成全市50家重污染企业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所有重点污染源、包括全部投入运行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009年底前完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到2011年,全市新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1家、2家和5家以上。重点抓好仲恺高新区、惠州软件科学园、民科园孵化基地等的建设,使之成为高校科技成果中试、孵化的重要基地。到2011年,全市组建省级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3个以上。
激励政策
留学回国来惠创业可获1~2年300万元贴息贷款
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打造人才高地。《纲要》提出,对留学回国和携带发明专利来我市创业的人员,给予1~2年300万元额度的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并给予15万元资助;国内科技人才携带高新技术项目和已登记软件著作权的项目落户我市的,每个项目给予10万元资助。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本报记者戴 彬 实习生秦惠君
下面我搜索到些看到了都心动的新闻,大家看看
携专利来惠创业可获15万元资助
《惠州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五年行动纲要》指导和引领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
2007年9月24日惠州日报聚焦惠州五个“五年行动纲要”
字号:T|T
我市青年志愿者看望小患者黄志坚。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我市青年志愿者看望小患者黄志坚。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惠州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五年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全市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朝着预定目标加快发展。
主要目标
到2011年科技进步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59%
《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科技进步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技术自给率达到54%左右,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达到8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6%,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0%。
重点任务
2011年力争拥有1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到2011年,力争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0个以上。
《纲要》提出,允许企业将当年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专利费用等全额计入经营成本。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组织大中型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省级研究开发院和博士后工作站。到2011年,全市博士后工作站达到4个以上。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都需建立工程中心。到2011年,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中心分别达到4家、40家和60家以上,省级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达到3家以上。
财政技术创新配套资金要向园区倾斜,重点支持园区内的公共技术平台、研究机构和企业孵化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及有一定科技经济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化项目。直接用于支持新产品开发的科技经费,到2011年应高于年财政预算的3%。通过推进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使我市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未来5年年均增长20%以上,其他工业园区年均增长15%以上。
调整优化现有技术改造等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结构,重点向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节能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倾斜。2007年完成全市50家重污染企业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所有重点污染源、包括全部投入运行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009年底前完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到2011年,全市新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1家、2家和5家以上。重点抓好仲恺高新区、惠州软件科学园、民科园孵化基地等的建设,使之成为高校科技成果中试、孵化的重要基地。到2011年,全市组建省级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3个以上。
激励政策
留学回国来惠创业可获1~2年300万元贴息贷款
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打造人才高地。《纲要》提出,对留学回国和携带发明专利来我市创业的人员,给予1~2年300万元额度的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并给予15万元资助;国内科技人才携带高新技术项目和已登记软件著作权的项目落户我市的,每个项目给予10万元资助。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本报记者戴 彬 实习生秦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