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不 沉 睡
雁行
后记
四位女士的故事写到这里告一段落。
我只做最忠实的记录者。
和她们相遇的时间是2014年7月21日。
珍贵的记忆是难以忘却的,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三十年后,我还会记得亚麻***士、红帽子女士、长直发女士和小别针女士。
她们的故事不能再继续了,而我的生活还在继续,我还将继续做记录、做思考。
就在几分钟前,我得到红帽子女士进ICU的噩耗,希望她平安无事。
从来没有尝试过一口气写四篇主题如此沉重、文字如此压抑的文章。
平时我更愿意过得没心没肺一些,甚至浅薄一些。但人生没有这么浅薄,社会没有这么浅薄,每一个看似浅薄的话题其本质都很沉重。
生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沉重,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抑郁症。
多年以来,是中国社会避而不谈的话题。
曾经,只有生理上的病痛被认为是疾病,而心理上的病变长期被忽视。
后来,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焦虑症、恐惧症、多动症等都逐渐被社会重视起来。
究其原因,并不是人们真的认可了这些疾病,而是因为这些疾病症状激烈(这也正是“温和的”抑郁症仍被忽视的原因)。
直观地来说,就是患者周围的人因被患者发病时的行为影响了正常生活,才想到要将患者送医。其实这种情况下的精神病患者,仍然不被社会认同,仍然遭受质疑和排斥。
而抑郁症,很不幸地,一直被忽视到今天。直至最近,有多起由抑郁症引起的自杀事件被媒体曝光,才让人们开始重视起抑郁症来。
抑郁症患者表现倾向为没有活力、没有发自内心的欢乐,消极避世,思维难以自控,往往伴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症状。
我的受访者——四位可爱的女士,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衰退、嗜睡而又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等症状,并且都迅速地消瘦下去。
抑郁症有多种诱导因素,遗传确属其中之一,但遗传性抑郁症在孩子心智成熟之前一般症状轻微,及时接受科学治疗一般可以康复。
而这么多年,由于抑郁症不受重视,孩子的轻微抑郁病情被家长认为是“作”,是孩子厌学情绪、畏难情绪,是孩子闹叛逆,最终导致病情恶化至不可逆转状态的案例比比皆是。
抑郁症不会传染。
社会上仍有许多人,甚至我身边就有一些人,避抑郁症患者如避瘟神,看见他们就远远绕开,仿佛看见了什么不该看见的脏东西。
抑郁症只是精神疾病,并不是品行不端,这样的态度患者看在眼里,就像刀子剜在心上。
对抑郁症,我们仍旧了解得太少。
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不歧视、不排斥。
祝愿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能康复。
总有一天,“抑郁症”在中国能受到足够的重视。
我希望每一个从文章开头看到这里的人能对抑郁症患者怀有爱和包容。
文章冗长无趣,辛苦你把它读完。
好人一生平安。
人道主义永不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