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还有人泯顽不灵,那么我就从心理学上来解析下这两类人。反对我这样测法的无非两类人:
一:国战沉迷玩家。这类人,他们知道纯单挑在国战中并没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但是他们没有详细去考虑过在中前期的局势引导单挑的价值,往往只会自私地寻求自身进入最后单挑,以为自己对这个游戏理解很深,其实说白了,就是,队友全沙比,我最牛逼,这种思路,我以前也不是没有,后来一个好友跟我说了一个有道理的话,他说,你如果不相信队友,那么你玩什么团队游戏,所以我常常也去放手,尽量给团队引导出最好的单挑或者三人局面,有人就是把力量用在引导局势上面,不是像某些玩家,藏头漏尾,以为就能蒙混进单挑。后来又玩了我也记不清的群内国战,对队友的信赖就更多了。我为何说这些玩家是国战沉迷玩家,根据我打群内及旁观不下千局的群内局,我对各个角度及换位思考都是用到国战上的,许多所谓的高手,其实也就是局数多一些,熟能生巧的卖油翁,而已。他们确实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纵横之术进入最后的单挑,然而许多这样的国战大神,那单挑水平不堪一击,于是就产生了单挑依赖性,以为自己涉及各个方面的广泛单挑,就百面兼修,无敌天下了,我只能说,幼稚。你那样理解单挑,是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单挑。
二,纯粹单挑玩家。这类人首先得一个特点,就是戾气极其严重,有一点33吧二流玩家的素养,我承认许多33吧大神确实在33吧技术上是难得的常胜将军,但是另外一些素养很高的,像浮光,影子等等大神,人家不是不会羞辱你,是懒得去做。当然11吧也有这种人,只不过这种印象一直以来都是33吧一些所谓二流大神给我的感觉,有些人自以为自己有点技术,厉害得不得了,目无下尘,典型的欺软怕硬,这样的人其实最可恨,是一种民族性的标记。为何我们不以韩信受胯下之辱为耻,因为那是市井小人,不值得计较。为什么那么博学的郭沫若被许多人不耻(虽然我不是),因为他屈服的人不是小人,至少在当时和现在也不是,所以现在和当时,郭沫若都不怎么受人尊重。戾气的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不惜一切地打击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甚至还会形成一种群体,这种群体实际上已经如庞贝的《乌合之众》里面一样,没有理智,这种群体中,重要的是断言,重复和传染,所谓“纯单挑”定义就是第一步,然后要做的就是重复,至于传染就更明显了,诸如跪舔之类的话,不信你可以问问那些反对的人,他们是否看过我的反驳,群体是不相信理性的,他们言行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凭借的是直觉。这样一种异质性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身份,可能对单挑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是在群体里面,即使是博学之人和白丁,他们的区别也不大。还有一些诸如,陈琳单挑类似的话,界黄盖等等,都是这种群体的人,他们看似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却是在回避问题,因为这些人看得太窄,一点没有所谓的模型意识。总之,这一类人就是纯粹的极端主义者,他们的热情很高涨,就像发动一些暴乱的群体一样,毫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