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最難以讓年輕人生活的國家。」
高寶出版去年底出版了 藤田孝典的《貧困世代》,這是他繼《下流老人》之後,第 2 本在臺灣的中文翻譯作品。不同於《下流老人》剖析日本老人如何一步步邁向一貧如洗、落魄孤獨的「無緣死」(參考:《下流老人》:我們如何一步步成為下流老人?),《貧困世代》則從他身為社會工作者的自身輔導經驗出發,犀利指出日本年輕世代的無助:「注定一生貧困的世代。若沒有社會或家庭協助,他們就只能被迫接受貧困,不得翻身。」
本篇為《貧困世代》的其中一篇書摘,從中可以清楚看到,當今日本社會的年輕人,日夜承受著什麼樣的社會偏見。且其中的許多說法,在臺灣社會也屢見不鮮。
文/藤田孝典 譯者/賴芯葳
我在進行年輕人的支援活動時,時常聽到這些話:「為什麼這麼年輕卻不工作?」、「為什麼會陷入那種狀態?」、「難道不是只想偷懶而已嗎?」、「要是幫助他們,難道不會讓他們變本加厲嗎?」等。
簡單來說,人們對於「真的有必要援助年輕人嗎?」感到疑問。這也可以證明即使到現在,大多數的人們還是不了解年輕人所處的困境。
我在進行諮詢等支援活動時所遇到的這類疑問,大致上可以分為 5 大項。但是,從我稍後所提出的文章就能知道,這 5 大指責全都是誤解。就讓我來證明「年輕人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這些主張根本就毫無意義吧。
1. 只要工作就能獲得收入的神話(勞動萬能說)
首先,「年輕人只要工作就能自立,只要工作就能擁有一般生活」的神話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於大眾心裡。他們認為只要工作就能得到相應的酬勞,更能藉由薪水獲得普通生活。
為了獲得薪水,年輕人必須煩惱要進入怎樣的職場、該怎麼樣累積自己的工作資歷。除此之外,也會因為社會壓力而煩惱是否該選擇安定的工作。也因為如此,在求職潮中最受歡迎的是部分上市公司,或是公務員。但能夠進入上市公司或成為公務員的人當然只是一小部分,現實情況根本無法讓所有人都獲得足以拿到正常薪水的職業。
事實上,即使努力也無法獲得相應薪水的工作逐漸增加。而且,那些工作大多為非正式雇用,由於不是終身雇用,也就形成了不穩定的工作狀態。也有許多工作沒有獎金或是福利,就算認真工作,生活也不一定會變得優渥。這就是目前勞動市場正出現的問題。也就是逐漸受到大眾注意的「窮忙問題」──即使努力工作還是只能處於貧困狀態。
這並非因為當事人只有低學歷,或是溝通能力低落所造成的問題。而是就算大學畢業後正常工作,也難以維持生計,這種狀況急速增加。
高寶出版去年底出版了 藤田孝典的《貧困世代》,這是他繼《下流老人》之後,第 2 本在臺灣的中文翻譯作品。不同於《下流老人》剖析日本老人如何一步步邁向一貧如洗、落魄孤獨的「無緣死」(參考:《下流老人》:我們如何一步步成為下流老人?),《貧困世代》則從他身為社會工作者的自身輔導經驗出發,犀利指出日本年輕世代的無助:「注定一生貧困的世代。若沒有社會或家庭協助,他們就只能被迫接受貧困,不得翻身。」
本篇為《貧困世代》的其中一篇書摘,從中可以清楚看到,當今日本社會的年輕人,日夜承受著什麼樣的社會偏見。且其中的許多說法,在臺灣社會也屢見不鮮。
文/藤田孝典 譯者/賴芯葳
我在進行年輕人的支援活動時,時常聽到這些話:「為什麼這麼年輕卻不工作?」、「為什麼會陷入那種狀態?」、「難道不是只想偷懶而已嗎?」、「要是幫助他們,難道不會讓他們變本加厲嗎?」等。
簡單來說,人們對於「真的有必要援助年輕人嗎?」感到疑問。這也可以證明即使到現在,大多數的人們還是不了解年輕人所處的困境。
我在進行諮詢等支援活動時所遇到的這類疑問,大致上可以分為 5 大項。但是,從我稍後所提出的文章就能知道,這 5 大指責全都是誤解。就讓我來證明「年輕人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這些主張根本就毫無意義吧。
1. 只要工作就能獲得收入的神話(勞動萬能說)
首先,「年輕人只要工作就能自立,只要工作就能擁有一般生活」的神話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於大眾心裡。他們認為只要工作就能得到相應的酬勞,更能藉由薪水獲得普通生活。
為了獲得薪水,年輕人必須煩惱要進入怎樣的職場、該怎麼樣累積自己的工作資歷。除此之外,也會因為社會壓力而煩惱是否該選擇安定的工作。也因為如此,在求職潮中最受歡迎的是部分上市公司,或是公務員。但能夠進入上市公司或成為公務員的人當然只是一小部分,現實情況根本無法讓所有人都獲得足以拿到正常薪水的職業。
事實上,即使努力也無法獲得相應薪水的工作逐漸增加。而且,那些工作大多為非正式雇用,由於不是終身雇用,也就形成了不穩定的工作狀態。也有許多工作沒有獎金或是福利,就算認真工作,生活也不一定會變得優渥。這就是目前勞動市場正出現的問題。也就是逐漸受到大眾注意的「窮忙問題」──即使努力工作還是只能處於貧困狀態。
這並非因為當事人只有低學歷,或是溝通能力低落所造成的問題。而是就算大學畢業後正常工作,也難以維持生計,這種狀況急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