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778贴子:87,752,108
  • 4回复贴,共1

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報」,5 大偏見逼死年輕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是世界上最難以讓年輕人生活的國家。」
高寶出版去年底出版了 藤田孝典的《貧困世代》,這是他繼《下流老人》之後,第 2 本在臺灣的中文翻譯作品。不同於《下流老人》剖析日本老人如何一步步邁向一貧如洗、落魄孤獨的「無緣死」(參考:《下流老人》:我們如何一步步成為下流老人?),《貧困世代》則從他身為社會工作者的自身輔導經驗出發,犀利指出日本年輕世代的無助:「注定一生貧困的世代。若沒有社會或家庭協助,他們就只能被迫接受貧困,不得翻身。」
本篇為《貧困世代》的其中一篇書摘,從中可以清楚看到,當今日本社會的年輕人,日夜承受著什麼樣的社會偏見。且其中的許多說法,在臺灣社會也屢見不鮮。
文/藤田孝典 譯者/賴芯葳
我在進行年輕人的支援活動時,時常聽到這些話:「為什麼這麼年輕卻不工作?」、「為什麼會陷入那種狀態?」、「難道不是只想偷懶而已嗎?」、「要是幫助他們,難道不會讓他們變本加厲嗎?」等。
簡單來說,人們對於「真的有必要援助年輕人嗎?」感到疑問。這也可以證明即使到現在,大多數的人們還是不了解年輕人所處的困境。
我在進行諮詢等支援活動時所遇到的這類疑問,大致上可以分為 5 大項。但是,從我稍後所提出的文章就能知道,這 5 大指責全都是誤解。就讓我來證明「年輕人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這些主張根本就毫無意義吧。
1. 只要工作就能獲得收入的神話(勞動萬能說)
首先,「年輕人只要工作就能自立,只要工作就能擁有一般生活」的神話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於大眾心裡。他們認為只要工作就能得到相應的酬勞,更能藉由薪水獲得普通生活。
為了獲得薪水,年輕人必須煩惱要進入怎樣的職場、該怎麼樣累積自己的工作資歷。除此之外,也會因為社會壓力而煩惱是否該選擇安定的工作。也因為如此,在求職潮中最受歡迎的是部分上市公司,或是公務員。但能夠進入上市公司或成為公務員的人當然只是一小部分,現實情況根本無法讓所有人都獲得足以拿到正常薪水的職業。
事實上,即使努力也無法獲得相應薪水的工作逐漸增加。而且,那些工作大多為非正式雇用,由於不是終身雇用,也就形成了不穩定的工作狀態。也有許多工作沒有獎金或是福利,就算認真工作,生活也不一定會變得優渥。這就是目前勞動市場正出現的問題。也就是逐漸受到大眾注意的「窮忙問題」──即使努力工作還是只能處於貧困狀態。
這並非因為當事人只有低學歷,或是溝通能力低落所造成的問題。而是就算大學畢業後正常工作,也難以維持生計,這種狀況急速增加。


1楼2017-02-03 17:44回复
    大人們製造出年輕人的「困苦」
    勞動社會學者木下武男先生認為,這些年輕人面臨的問題是,「經濟界與企業們將年輕人從日本特有的工作系統中排除,等於犧牲這些年輕人,自己卻繼續躲在這些工作系統之中。」(《年輕人的逆襲:從窮忙到工會》,旬報社)。也就是說,他認為經濟界或企業們故意讓年輕人的雇用制度產生崩壞。正如勞動社會學者所言,年輕人就算認真工作卻依舊「困苦」,這樣的狀況是大人們製造出來的。
    黑心企業的盛行更加重年輕人的困苦。雖然只是想平凡的工作卻無法如願,反而在短時間內被公司消耗殆盡。因為黑心企業而罹患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最後無法工作的例子也相當多。所以「只要工作就能生活」這種「勞動萬能說」已經不通用了。
    另外,主張這些勞動萬能說的人,大多認為沒有工作或不願意工作的年輕人都只是因為怠惰。也因為如此,他們為了讓年輕人能夠盡快工作,甚至還會說出「只要不挑怎麼會沒工作?」這種話來強迫年輕人工作,即使被他們逼迫的年輕人最後只能選擇黑心企業……
    有部分年輕人被迫受到非正式雇用或長年在黑心企業賣命,深深體會到「那些工作到頭來都沒有回報」,而決定今後不再重蹈覆轍。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想要好好選擇工作職場。這並不是什麼奢侈的要求吧?由於無法安心工作的職場不斷增加,出現對工作失去動力的年輕人也無可厚非。關於這點,我非得對他們強調的就是:千萬不要不挑就隨便選擇工作。
    z3ownetsdnq-avi-richards
    若是極度惡劣的工作環境也能吸引到勞工,那麼今後勞工待遇就永遠無法獲得改善。在可以安心失業的社會裡,惡劣的勞動環境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不斷增加。在其他社會福利優渥的先進國家中,由於不需依靠薪水也能勉強正常生活,於是艱苦的工作環境也會有相應的薪水,惡劣的企業也會被淘汰。正因為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的落後,在失業時才會感到煩惱,不得不盡快再次恢復勞動或回到勞動市場。
    比方說,即使辭去了黑心企業的工作,卻因為不立刻工作就無法生活,只好急忙再次就業,而新的公司卻依然還是黑心企業,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我希望年輕人可以好好選擇工作,做好充分準備之後再重新就業,也希望就業環境能讓他們產生做好準備的動力。
    但勞動市場的劣化剝奪了年輕人的工作欲望。時常都能看到許多年輕人在煩惱該怎麼選擇職涯,因而考取大量證照,或是不斷閱讀心靈勵志書。但說穿了,若是不改變現在的勞動市場,他們的煩惱根本不會消失。


    2楼2017-02-03 17:44
    回复
      2. 家人會幫忙的神話(家庭扶養說)
      「就算不工作,年輕人們還有父母或祖父母可以依靠,就算在金錢上有困擾,家人應該也會幫忙。」這也是一種神話。
      家庭已經無法像過去那樣扶助年輕人了。由於家庭的人數縮減,相互扶助的機能已經降到了前所未見的程度。家庭年收入也有減少的趨勢,年輕人的父母或祖父母光是應付自己的生活應該就相當辛苦了。
      我一年大約會陪同十幾位因生活貧困而前來諮詢的年輕人一起前往申請生活保護。而全體 NPO 法人一年則會有超過 300 件(!)案例。一旦前往申請生活保護,福祉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就一定會問:「有沒有可以依靠的家人?」
      但可惜的是,至今我還沒有遇到任何一個可以依靠家人扶養的案例。即使年輕人的生活相當困苦,也無法依賴家人。若是可以依賴家人的話,他們根本也不會來 NPO 或福祉事務所諮詢吧?
      即使是依靠獎學金就讀大學的許多學生,也根本無法期待家人可以負擔學費或生活費。這也讓人不得不感嘆現在的日本究竟還有多少家庭能夠互相扶持。由於不穩定的勞資雇用方式,薪水、年金減少、物價高漲等,一般家庭光是維持自己的生計應該都相當辛苦了。


      3楼2017-02-03 17:46
      回复
        :滑稽哥哥亲亲
        :滑稽跟别人跑了
        :在我这
        :肛了他
        :老子你也敢肛


        钢铁拳渣
        贴吧拳王争霸赛中累计获取10场胜利
        活动截止:2016-03-06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2-03 17:46
        回复
          請各位想像這種打工內容──
          在工廠中 1 天 8 小時,一一檢查輸送帶上送來的紅豆麵包有無異常,再灑上白芝麻,整個工作時間就像這樣一個又一個的不斷灑上白芝麻。由於這是誰都能辦得到的機械式工作,公司便聘用低薪且非正式雇用的打工人員來負責。這種不需要熟練度的簡單工作,工作內容是否真對員工的個人成長、專門技術及未來生活的安定有多少益處?無論怎麼努力,依然還是只有最低時薪,每天也只能不斷重複這些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究竟該怎麼樣找出對未來的展望?該怎麼樣才能脫離窮忙?對於這樣的勞工,真的有人還能說出:「只要每天都努力不懈,就能開闢未來。」這種話嗎?


          5楼2017-02-03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