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吧 关注:3,132,457贴子:35,786,415

回复:聊一聊翡翠的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一般都是大师的作品,真要大批量投入市场,恐怕也没多少人买得起,作为普通消费者,看不到新的创新作品,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消费领域达不到这些作品出现的层次。
设计类作品的高溢价,显然很多就不大会出现在日常的市场。这对于玉雕师而言,也是一项高风险创作,目前占领导地位的依然是投资收藏唯物主义观!
玉雕虽然是艺术,但是总要面对市场。上好的玉料价格不菲。数百万数千万的原料很正常。如果玉雕师拿这样的料子雕个市场不接受的题材,那么估计一辈子都难翻身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16-11-22 08:29
回复
    说起雕工流派:在翡翠界、主要有4大雕工流派
    第一:揭阳工
    揭阳工在业界有“天下玉,揭阳工”的美誉。
    说到揭阳工,一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精”。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6-11-22 08:38
    回复
      揭阳工的“精”的体现
      精致。揭阳工是绝对不会为了整体来牺牲局部的。做大件有瑕疵那么就改做小件;做小件也有瑕疵,那么就改做蛋面。总之,揭阳工对瑕疵接近零容忍的态度,造就了揭阳工的金字招牌。
      精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止用来形容做菜,用来形容揭阳工也一样合适。哪怕再小的东西,揭阳人也会不厌其凡的一颗颗牙齿去雕,一根根头发去刻,一粒粒水珠去磨。
      精严。揭阳工法要求相当严苛,比如做佛公不管料子水头有多好,都要在背面去挖一下来调水。如果你仔细去对比,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揭阳工在细节方面的严谨与高度统一,让揭阳加工的翡翠一眼就能被人认出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6-11-22 08:40
      回复
        不足之处
        揭阳工的缺点也是和它的特点一脉相承的。如同一种标准的作业程序般的加工规范,既让揭阳加工业整体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之上,同时也束缚住了琢玉人的手脚。


        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16-12-03 16:30
        回复
          苏扬工
          苏工的特点是底蕴深厚,非常有古典韵味。苏工一般采用一面浮雕,一面阴阳雕刻的方式。浮雕作品线条流畅,用刀稳健,线条深浅勾勒自如,可赋予浮雕图像很强的立体感。作品追求奇巧,贯通中西艺术。
          苏工师傅都是仿古的好手,很多都有多年临摹古代雕塑作品的经验。从苏工作品中可以体会到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作者本身的情怀。所谓“物以载道,玉以育德”,苏工真的做到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16-12-03 16:31
          回复
            不足之处
            一是挑料子,不是什么料子都能做出稳定的效果,有时会很惊喜,有时会很惊蛰。
            二是对翡翠加工缺乏经验。特别是当料子本身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弥补的时候,苏工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来自iPhone客户端47楼2016-12-03 16:34
            回复
              谢暖贴


              来自iPhone客户端50楼2016-12-03 16:42
              回复
                不足之处
                在追求工料合一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的忽略掉料子的一些小缺陷和小毛病,为了整体会牺牲掉一点局部。


                来自iPhone客户端58楼2016-12-06 22:06
                回复
                  四会工
                  四会工走的是“小快灵”的路线。
                  所谓“小”是指加工成本。四会工走平民路线,成本优先。四会工追求的是神似,但是在细节上很多能省就省了。你拿两条鱼来看,四会的比揭阳的鳞片明显要少很多。
                  所谓“快”是指加工速度快。
                  所谓的“灵”指的是加工的灵活和成品的灵动。


                  来自iPhone客户端59楼2016-12-06 22:07
                  回复
                    雕工好不好得看细节、同样是观音、2500的工价和300的机压比、不放大、不对比、你会感觉差不多、细看就不一样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3楼2016-12-06 23:03
                    收起回复
                      一谈起玉雕,想必会谈到
                      苏派、海派、瑞丽工、揭阳工等等
                      流派,好似一场“江湖”
                      天下工,福州工?扬州工?
                      诸如此类的话,很多玉雕人都喜欢把自己“圈”起来,
                      说自己来自某派,与其他人或地区区分开来
                      在整个传统的工美行业中
                      都会有这样的观点和想法


                      来自iPhone客户端71楼2016-12-21 18:00
                      回复
                        但凡带有“传统”二字,与其行业的保守性及特殊性分不开,玉雕行业也如此。师徒制甚至亲戚、地区的“裙带关系”构架的玉雕圈子,地区性、保守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加之在以往信息闭塞,让整个行业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然而,这一出自何“派别”的观念,似乎越来越模糊。


                        来自iPhone客户端72楼2016-12-21 1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