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古风吧 关注:2,829贴子:157,919
  • 8回复贴,共1

【干货】不想再看首页的智障啦,且让我来上点干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士扪虱故事:古人的卫生习惯不宜高估


IP属地:四川1楼2016-10-21 00:19回复
    《晋书》还有一处也说到类似“扪虱”的情节。
    《顾和传》写道,“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顗既过,顾指和心曰:‘此中何所有?’和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顗入,谓导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导亦以为然。”王导主持扬州政务,顾和在他手下任从事之官,一次在官府门口遇见周顗。顾和正在“择虱”,见到周顗到来,依旧神色平静。由于有机敏的对话,周顗对王导说,你的下属之中,有可以任朝廷大员的人才啊。“扪虱”如果是摸寻虱子,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翻检”、“寻”。那么“择虱”,应即《风俗通义》所谓“捕虱”,应当是《阿Q正传》所谓“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所说的“捉”。


    IP属地:四川5楼2016-10-21 00:21
    回复
      俞樾所谓赵仲让已经开启了“魏晋竹林诸贤风气”,是正确的判断。魏晋以来人“扪虱”“择虱”事屡见诸历史记载,是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这一被孙寿指责为“不洁清”的行为,是不是和当时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关呢?“虱”的防治,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清洁。《淮南子·说林》:“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虱”的猖獗,确实体现了卫生条件的落后和卫生习惯的原始。


      IP属地:四川6楼2016-10-21 00:21
      回复
        扪虱”,后来成为指代一种生活态度的符号,所显示的精神境界,也是具有文化特色的。
        北宋名相王安石上朝时,曾经发生虱由领口“直缘其须上”的情形,于是有了“屡游相须,曾经御览”的笑话。《遯斋闲览》写道:“荆公、禹玉熙宁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虱自荆公襦领而上,直缘其须上。顾之笑公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以告公。公命从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之功。’公曰:‘如何?’禹玉笑而应曰:‘屡游相须,曾经御览。’荆公亦为之解颐。”(宋王珪《华阳集》附录卷八)宋人赵汝鐩《野谷诗稿》卷三《虱》即用此典:“虱形仅如麻粟微,虱毒过于刀锥惨。上循鬓发贯绀珠,下匿裳衣缀玉糁。呼朋引类极猖獗,摇头举足恣餐啖。晴窗晓扪屡迁坐,雨床夜搔不安毯。急唤童子具汤沐,奔迸出没似丧胆。童子蹙頞代请命,姑责戒励后不敢。念其昔日到明光,曾游相须经御览。”
        王安石本人也有“扪虱”诗句。明人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说:“古人得意句,如王荆公‘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黄山谷‘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书即江山’,皆警语也。”王安石的“得意句”“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似乎只吟得一联,终未成章。叶梦得《石林诗话》写道:“蔡天启云荆公每称老杜‘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之句,以为用意高妙,五字之楷模。他日公作诗得‘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自谓不减杜语,然不能举全篇。余尝顷以语薛肇明,肇明后被旨编公集,求之终莫得。或云公但得此一联,未尝成章也。”(《说郛》卷八三下)只是半成品诗作中的这样一句被称作“警语”,自然是因为“用意高妙”。其中“挟书”“扪虱”意境与“青山”“黄鸟”景象的结合,确实富涵深意。


        IP属地:四川10楼2016-10-21 00:22
        回复
          “扪虱”这种看来极不洁极不雅的动作,其实早已频繁入诗。
          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已经有“扪虱”字样:“徒为风尘苦,一官已白发。气同万里合,访我来琼都。披云覩青天,扪虱话良图。留侯将绮里,出处未云殊。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李太白集注》卷九)又《赠张相镐二首》其一:“昔为管将鲍,中奔吴隔秦。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其事竟不就,哀哉难重陈。卧病宿松山,苍茫空四邻。风云激壮志,枯槁惊常伦。 闻君自天来,目张气益振。亚夫得剧孟,敌国空无人。扪虱对桓公,愿得论悲辛。大块方噫气,何辞鼓青苹。斯言傥不合,归老汉江滨。”(《李太白集注》卷一一)其中所谓“扪虱话良图”,“扪虱对桓公”,都是取王猛“扪虱”故事,寄托“报主”“安社稷”的壮志雄心。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诗:“旧来扪虱知王猛,欲去为龙叹管宁。蟾魄几应临蕙帐,渔竿犹尚枕枫汀。”(《甫里集》卷四)写抒同样胸怀。
          宋人王禹偁《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诗:“早佐襄阴幕,汉鼎入周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扪虱。”(《小畜集》卷四)也都以“虱”与“龙”为对,通过对“扪虱”的历史记忆,表述了大略同样的意境。西郊野叟《庚溪诗话》写道:“宋景文有诗曰:‘扪虱须逢英俊主,钓鳌岂在牛蹄涔’,小物以大为对,而语壮气劲,可嘉也。又东坡一联曰:‘闻说骑鲸游汗漫,亦尝扪虱语悲辛’,则律切而语益奇矣。”(《说郛》卷八四上)陈元晋《赠刘贤良》:“刺手拔鲸何倜傥,剧谈扪虱自风流”(《渔墅类稿》卷八),也是以“虱”与“鲸”为对。论者说“小物以大为对,而语壮气劲”,其实“扪虱”正是借“小物”显示其壮心劲气。
          宋人晁说之《十二弟寄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怀之作复次韵寄子文》:“生平畎亩心,愿被草木化。卧龙终佐汉,扪虱聊倚华。”(《景迂生集》卷五)程公许《赠吴郡诸居士》:“扪虱竟谁见,卧龙兴何长。”(《沧州尘缶编》卷四)以“扪虱”与“卧龙”为对,暗藏之深意也是相似的。元人陆文圭《和郭有章见赠韵》:“屠龙合让高人手,扪虱才堪童子师”(《墙东类稿》卷一八),明人郑潜《江上漫兴》:“扪虱可谈当世务,攀龙难遂济时功”(《樗庵类稿》卷二),则是另一种“虱”“龙”之对。
          宋人廖行之《月夜有怀二宋兄》:“闻鸡漫起狂夫舞,扪虱谁从隠士谈。”(《省斋集》卷二)又吴锡畴《次韵逢原偶兴》:“扪虱坐谈思傲睨,闻鸡起舞叹衰残。”(《兰皋集》卷一)明人蓝仁《夜坐》:“扪虱倦谈当世事,闻鸡还起济时心。”(《蓝山集》卷三)又管时敏《哭钟伯纪先生》:“曾经扪虱谈天下,几向闻鸡起夜中。”(《蚓窍集》卷六)明人何景明《与贾郡博宿夜话》:“闻鸡起中夜,扪虱谈当世。”(《大复集》卷九)“扪虱”和“闻鸡”的对应关系,也说明这些“隐士”的胸中,是暗自深藏对“当世事”“济时心”的热忱的。


          IP属地:四川11楼2016-10-21 00:22
          回复
            宋人吕陶《焦夫子画》写道:“气貎特怪陋,意味尤酸辛。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净德集》卷三一)这是一位逼真的乡村文人的形象。
            同样生活于宋代的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也记载:“蜀之岷山有焦夫子,国初时,人亡其名,以博学教导后进,故世以夫子称。貌陋且怪,长目广鼻,虬髯垂瘿,性率不自饰,虽冠带往往爬搔扪虱,然为歌诗有惊人句。”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一○三《诗话记第三》所记录的文字略有不同,可以对照:“蜀父老相传,岷山有焦夫子,宋初人,貌寝陋且怪,修目而广眉,海口而蚪髯,瘿累累络颔下,性真率,虽冠盖见之,往往爬痒扪虱腰袴间。忽为诗歌,则奇言异句,骇人观听。”
            宋人赵与旹撰《宾退录》卷六曹组《题梁仲叙所藏陈坦画村教学》诗也描绘了一幅乡村小知识分子的肖像:“此老方扪虱,众雏亦附火。想见文字间,都都平丈我。”同一讽刺诗,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五《委巷丛谈》作“曹元宠《题村学堂图》”,“想见文字间”作“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是“郁郁乎文哉”的误读。


            IP属地:四川14楼2016-10-21 00:25
            回复
              宋人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卷八说到这样一个病例:“戊申正月,有一武臣,为寇所执,置舟中横板下,数日得脱。乘饥恣食,良久解衣扪虱,次日遂作伤寒。”似乎人们稍解饥渴之苦,就会感觉到这种小动物在身上是怎样的不舒服,遂有“解衣扪虱”行为。宋人释文珦《炙背》:“山居人不到,独坐快扪虱”(《濳山集》卷四),一个“快”字形容了“扪虱”时精神的愉悦。明代学者胡应麟介绍《百家异苑》一书,谓“作劳经史之暇,辄一披阅,当抵掌扪虱之欢。”(《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二○)也说“扪虱”是一件相当快活的事。明人叶盛《西斋亦元僧其谢事檇李归和陶归去来辞》写道:“但含毫于草泽,徒洒泪于烟波。寄扪虱之远韵,续饭牛之高歌。”(《水东日记》卷二○)所谓“寄扪虱之远韵”,“远韵”二字,颇足深思。而“扪虱”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与隱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形体语言,也是值得重视的事实。
              也许是由于寻常生活中与虱的特殊关系,使得有人对这种寄生动物竟然有特殊的态度。《南齐书·孝义列传·江泌》说,“(江泌)性行仁义,衣弊,恐虱饥死,乃复取置衣中。数日间,终身无复虱。”《建康实录》卷一六《齐下·江泌传》的记述可能更为完整:“江泌……性行仁义,衣弊虱多,以绵裹置壁上,恐虱饥死,乃复置衣中。”唐人郑綮《开天传信记》说,无畏三藏往依宣律师,“无畏饮酒食肉,言行粗易,律师不悦,尝令宿于户外。律师中夜扪虱投床下,无畏即呼曰:‘扑杀佛子!’律师异之。”(宋曾慥《类说》卷六)
              据《清异志》,“扬州苏隐夜卧,闻被下有数人齐念《阿房宫赋》,声急而小,急开被视之,无他物,惟得虱十余,其大如豆。杀之即止。”(《格镜致原》卷九七)群虱齐诵《阿房宫赋》,自然是奇谈。而幻觉之所以产生,也应当有相应的心理背景。


              IP属地:四川16楼2016-10-21 00:27
              回复
                《汉语大词典》对“虱子”的解释是:“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浅黄色或灰黑色,有短毛,头小,无翅,腹部大,刺吸式口器。常寄生在人畜身体上,吸食血液。寄生在人体上的有头虱、体虱、阴虱等,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虱louse,寄生在鸟类和哺乳类身上的虱目Phthiraptera无翅小昆虫。3000多种。”“虱体多毛,扁平,触角短,眼小或无眼,爪发达,用于攀附宿主身上。”“虱病因不讲卫生而得。人身上有虱寄生则皮肤搔痒,虱还是回归热、战壕热和斑疹伤寒等危险疾病的媒介。”“虱数量少时使宿主烦躁不安、失眠和食欲不振,数量多时可因失血而致贫血。”
                中国古人对“虱”,相当早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韩非子·说林下》:“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虱”成为寓言主角,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这种寄生虫的活跃。《焦氏易林·萃之大过》:“乱头多忧,搔虱生愁。”《说文解字》:“虱,啮人虫。”“虮,虱子也。”都体现了人们对“虱”的早期知识。


                IP属地:四川18楼2016-10-21 00:27
                回复
                  本帖转自国史吧,原帖作者八千代


                  IP属地:四川22楼2016-10-21 00: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