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吧 关注:181,238贴子:6,541,225
  • 7回复贴,共1

【剑鸣匣中】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留空


1楼2016-07-14 23:54回复
    三、铸鞘
    父亲死后,我不再试着逃离英台,只是夜以继日在作坊铸鞘。
    每把剑都藏着铸剑师的意头,正如每把剑鞘也能藏下我的不甘。
    我从来懒得在鞘上刻什么纹路,只是按照云家规矩在不显眼处暗刻一个“云”字。
    可即便如此,我铸过的近百个鞘中,也没有哪两个能够完全相同。
    铸鞘消磨了我的戾气,却消不去我心头那口憋屈的血气。
    我不必见买主,便能从剑刃处分辨剑法门派,按照买主拔剑的习惯铸出最妥贴的剑鞘。
    我自信英台绝无一人能比我更懂剑。
    正如我自信英台绝无一人,能比我更适应那个江湖。
    明史回来过几次,身旁总会跟着不同的姑娘。
    谢衣回来过几次,人人见他都会拱手称一句“谢大侠”。
    苏怡经常回来,我却懒得和他说话。


    4楼2016-07-14 23:57
    收起回复
      五、决战
      我在古城的酒肆里捧着热茶哆嗦,顾盼陪在我身边,小心翼翼安慰我。
      云家家训没有禁止子弟铸出让人无法拔剑的鞘,这几乎成了我唯一说服自己的借口。
      而三日后,明史将在古城城门楼上同旁人决战,至死方休。
      我打了个冷战。
      我告诉顾盼,三日后要去决胜负的人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练剑,一起打坐,一起爬高上低,窜天入地,一起长大到十六岁。
      顾盼紧紧握住我的手腕,可我还是端不稳那一盏茶。
      茶水泼了我一身,初时还觉得烫,风一吹,止不住的冷。
      我又打了个冷战。
      顾盼说明史一贯风流,女儿债惹了不知多少,因此而起的决战也不知多少,可时至今日明史还是好好活着,教我不必太担心。
      我看着他双唇一开一合,耳中却像有蜂鸣声不断,吵得我头晕目眩。
      顾盼不知道……曾经的明史或许所向披靡,可三天后的明史,却再也无法拔出他的剑。
      我偷偷找人打听明史的下落,想在决战前告诉他剑鞘的事,可怎么也找不到他。
      我朝顾盼借了一把趁手的剑,想在决战前杀了明史的对手,可同样一无所获。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吃不下东西,整日看着自己的双手发呆。
      我自恃武功,背叛朋友,终于到了这江湖闯荡,可却什么都做不了。
      决战那天,顾盼还是带着我到了城楼下,我连仰望决战的力气都没有,还死睁着双眼,拼尽全力朝着明史喊“剑鞘”二字,可发出的声音却被遮在旁人的起哄声中。
      顾盼不明白我想说什么,我咬着牙想求顾盼帮我,却见不远处端午朝着我笑。
      我心头巨颤,还顾不得细想,便听到城楼上一剑出鞘,我终于忍不住,昏了过去。
      迷迷糊糊还在想——端午笑得真好看啊。


      7楼2016-07-14 23:59
      回复
        六、死心
        我是被作坊的锤击声吵醒的。
        睁开眼睛,我又回到了英台那间空旷的作坊里……唯一不同的是,作坊里还有一个人。
        我勉力从床上坐起身,屋内人闻声转头。
        谢衣。
        “放心,明史活得好好的。”
        我长出了一口气,像被抽空了力气,瘫软在床上。
        “多亏顾盼带着你及时飞身上来,否则我还真不一定能在那刻停手,不过明史愿赌服输,这会已经开始张罗和端午的婚事了。”谢衣转过头去,拿着我的工具敲打剑鞘。
        我被口水呛到,咳得停不下来。
        谢衣挑了挑眉毛:“怎么?你不知道?我和明史约在古城决战,谁输了谁就回英台娶端午。”
        我一时诧异,说不出一个字。
        “端午虽然很好,可除了苏怡那小子……谁想一辈子困在英台?”谢衣把刚才敲打了半天的剑鞘扔给我看,我费尽心思铸出卡住剑的剑鞘机关,此刻已被谢衣砸的一个不剩。
        “至于什么至死方休,都是明史那小子为了多几个姑娘来看他才放出的风声,你还真信了。”谢衣拍了怕手,朝我一笑,“我这就走了。”
        “对了,端午房内的密道填了,你还是规规矩矩在这铸鞘吧。”说到“铸鞘”二字,谢衣面容闪过一丝讥诮。
        “明史怨我吗?”我试图用话音拉住谢衣离去的身影。
        明史离去的脚步一顿,继而又回复到离去的状态,仿佛那一刹那的停顿是我的错觉。
        “我想,朋友之间才谈得上怨,背叛者怎么能是朋友呢?”


        8楼2016-07-15 00:00
        回复
          七、不见
          我带上西域人的风帽,连面容也遮盖起来,偷偷打听明史的消息,但从不敢在明史眼前出现。
          听说他逃婚,偷偷离开英台了。
          听说他又为了端午悄悄回来了。
          我每日除了铸鞘便是铸鞘,渐渐连话也很少。
          铸够第一千把鞘时,我一把火烧了作坊,在英台开了一间小茶馆。
          苏怡常来茶馆坐坐,偶尔喝一碗茶,说他想考进英台的城务司,说明史还在古城游荡,说谢衣隐去踪迹……也许去了梦岛。
          我有时点点头,有时摇摇头。
          有时想起十六岁之前。
          苏怡跳不稳梅花桩,明史只会使明家剑,谢衣一掌击出,打死了一只小熊,烤好后刚够我们四个人分。


          9楼2016-07-15 00:01
          回复
            八、尾声·顾盼与谢衣
            我以为日子将会这样下去,我会慢慢与英台融为一体,继而不言不语,风化在英台的城墙上。 我还是时常想起顾盼。
            我不知道他是否继承了城主之位,也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我。
            最想知道的,是他……会不会也时常想起我。
            古城那间酒肆的酒娘总在清明前后来英台闲逛,每年都念叨要找一味“相思”酿酒,我虽不知相思是什么,却与她一见如故。
            整日里她饮酒,我斟茶,无言对酌间,好像能将清明前后空气中的阴冷驱除。
            “你这里太静了。”酒娘伸了一个懒腰。
            我抬头看她,静静等她说下文。
            “我认识一个说书先生,最近没处讨饭吃,下个初一起就来这说书吧?”
            我垂下双眸认真考虑,再抬眼却只看见她挥手告别的背影。
            回望桌上,原本放酒坛的地方只余下一圈酒渍,风一吹,什么也瞧不见了。
            我耐着性子等下个初一。
            却等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顾盼。
            顾盼说要应征茶馆跑堂,我被兜帽藏住的脸上目瞪口呆,心思百转千回,终于写下一个“可”字。
            我不知顾盼因何造访英台,也不知何时才敢摘下兜帽见他,只能让日子在胆怯退缩中一直前进。
            谢衣终于舍得回到英台,自从他在茶馆见到顾盼,便似在英台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寻找到了一丝乐趣。整日在身旁笑我,我心下好气好笑,挑了个日子特意雇人来茶馆捧场,求顾盼讲一段《谢衣传》。
            顾盼学足了武架势,说谢衣坠落深谷习得绝世武功,而后出山赤膊打赢七只猛虎,单刀挑了太行山五千山贼……
            我瞧着谢衣面色还能如常,终于忍不住一口茶喷在了谢衣袍袂上。


            25楼2016-07-27 01:29
            回复
              十、尾声·苏怡
              我翻箱倒柜,总算找到了一柄剑鞘。
              仔细擦去鞘身上的灰尘,我摸到了当年被谢衣尽数折断的机关。
              不管怎么说,它还是一把完整的鞘。
              我自嘲地笑了笑,带上它去找苏怡。
              苏怡还是当年的样子,见我拿着鞘直戳他膻中,愣了半晌,挥手别开剑鞘,狠狠拽住我的胳膊。
              “这一次,你可不能暗中卖了哥几个!”
              “苏怡,你们一个个好生出息。”我摘下兜帽,笑着开口,“我不服,到死不服。”


              27楼2016-07-27 01:31
              回复
                ————真·奥义·完结·分割线————


                28楼2016-07-27 0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