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后宫吧 关注:37,327贴子:2,519,232

【宫城|尚仪局|西屋】--烟织彤史(林烟织)寝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兹承瑜妃旨:
林氏烟织,岭南林氏大小姐,万历元年奉诏采选,充盈内闱,今着封彤史位,任于尚仪局。


1楼2016-01-16 11:44回复
    -平林漠漠烟如织。
    林烟织,岭南人士,诞于元宵月夜。时年双七入宫采选,万历元年封彤史。烟织其人,雅而慎,好美食,好赏玩。笃信直觉,常因此误事。


    2楼2016-01-17 09:12
    回复
      -谢君曾共霜雪。戏折。


      3楼2016-01-17 09:13
      收起回复
        领旨入住。


        4楼2016-01-17 09:13
        回复
          宜敬礼


          5楼2016-01-18 13:28
          回复
            送来一朵小花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1-20 13:34
            回复
              (选秀终了,尘埃落定,尚仪彤史,算是不上不下。当日中选女官四人,三人入尚仪,正分得三间屋舍,恰恰比临。于钟粹宫习惯了独来独往,然往后行事,少不得三两成群,收拾完毕,寻思着先去还了尺素的伞,却不想礼婕妤升迁,延禧一派热闹,冒冒前去反而不美。退回六局,且去见同僚。)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20 19:59
              回复
                (得入尚仪局,身为彤史不能免去与文字为伴,只叹从前耽于玩乐,书无风骨。如今每日练上半个时辰的字,起初委实苦不堪言,后来看出些许门道,总算也能一尝其中乐趣。)
                (今日正要录一册三变词,听得人来。中书令归了玉山,楮先生退于宝匣。)
                (开门见人三分笑,引人入,行过平礼。炉中煮得清泉,白瓷盖碗落紫笋,其实,这算不上紫笋——哪有泛着暗紫的颜色,不过是沾了翠青的绿笋而已。紫笋佳,绿笋次,宫中分派有序,倒也无可怨尤。)
                魏彤史,请喝茶。
                (不清来由慎开口。)
                @魏嗣音


                10楼2016-01-20 20:00
                回复
                  (入屋却见桌案上笔墨纸砚秩序井然,见她怡然态度,似方才临窗挥毫。微有诧异,入职不过短短数日,尚仪事务还未曾一一熟悉,我只道缓缓而来,却不料她人已未雨绸缪。尚仪多文书往来,往后字迹来往怕是不少,她这般前瞻,竟令我自惭形秽。)
                  多谢林彤史,我闻司籍多藏书,今日本欲相邀同去,却不料打扰了彤史游龙之笔。
                  (尚仪局下属,分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司仪,而今四海升平国泰安康,礼仪大典一如旧法,宫中亦无宴饮,其余四处恐无事,唯司籍或可效力一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20 20:00
                  回复
                    (将她的话过了一遍,司籍司,是个不错的地方。)
                    魏彤史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只是,我是不敢相邀的。一来与旁的彤史并不相熟,二来入职时日尚短,这般倒像是不服分配的职务了。)
                    闻说魏彤史桑梓临淄?是那孔圣传承之地?
                    (若当真如此,她愿去司籍司倒是合情合理。)


                    12楼2016-01-20 20:01
                    回复
                      (听她话语方恍然大悟,想来她勤于练字,苦于书法,定也是打定了主意往那司籍去了。这般看来倒像是自己天真的过分,以为一同相邀熟悉便可占得先机。尚仪中庭植老槐,常有群鸟叽喳,无序烦躁。从前总觉得宫内没那么可怕,纵有传言诡谲,总不过是娇花数朵,而今才知,我恰如那叽喳的群鸟,老井的青蛙。)
                      确是圣人故里,孔庙香烟传十里,杏坛树下百门生,只是都是士子的热闹罢了。却不知林彤史家自何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20 20:02
                      回复
                        (她说得极是稀松平常,女官识文断字,气度非一般的宫娥可比。杏林熏染出来的风华,融进了骨血,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透着文气。)
                        (是天那边堆叠的层云,金乌为它镀了锦绣一样的光彩,是教人生出好感来的。)
                        (我也愿自己是那样的层云叠彩。)
                        那彤史也得了一身的好气度。
                        (接她的问。)
                        岭南。我的家乡倒没那么名士,苏学士被贬却留了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很是豁达。
                        (低矮的山,缠绵的水,却有佳果。夏日里热腾腾的,又怕冬天的雨,寒津津地往骨头里钻。)
                        但住惯了那儿的人,嘴都刁钻着呢。


                        14楼2016-01-20 20:02
                        回复
                          (岭南?我知晓那江浙以南的地段,再往南去,便是天涯海角。或许百年前,于苏东坡当时,是流放的瘴气之地,而如今,自三宝太监三下西洋,早已脱胎换骨。)
                          林彤史谦虚,纵真无名士,出得宫中女官,也是钟灵毓秀之地。
                          (能留于宫中做女官者,大都不是凡品。总有那一二出彩之处,令人见之忘俗。)
                          如何刁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20 20:03
                          回复
                            (岭南人注重食补,自古崇鬼,时节食物尤其讲究。)
                            我们讲究一个无鸡不成宴,一鸡可以作出个十七八种吃法。
                            (一时多讲了两句。)
                            那鸡皮肥厚,鸡骨壮实,可以吊出高汤。鸡腿鸡翅可以用细盐涂抹了去蒸,加上枸杞云耳又是另一种,用荔枝木就着蜜糖烤得香脆又是一种……
                            (念及家乡美食,不觉心驰神往。回过神来,住了话头。)
                            瞧我,只顾自己一气地说了……


                            16楼2016-01-20 20:03
                            回复
                              林彤史倒是于膳食研究颇多呢。我自小到大,见过烹鸡之法,也不过是煎炸炖煮,竟不知能翻出这么多花样。
                              (我能写出颜柳欧赵,却未必分得清稻黍稷麦,淄博的书香太厚重,掩盖了油盐酱醋,疏远了生活滋味。有时候回忆起儿时种种,竟记不清家中庖厨所向何方。也难怪母亲总是絮叨自己,不识柴米油盐酱醋茶,往后定不是个好主母。)
                              彤史只管说,我倒是听得新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20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