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读书吧 关注:716贴子:44,278
  • 13回复贴,共1

梦雪轻寒的博客 转载选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花生果传奇·滦州安梨 (2015-11-22 08:11:03)
花生果的传说
花生果又叫落花生,俗称花生、长生果、长寿果等,喜欢高温高燥的气候和沙质土壤,不耐霜,原产热带,19世纪引进滦州一带,很快遍布沙坨地区。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25年滦县种植花生已达20万亩,成为滦县主要农产品之一。民国《滦县志》载:“农家纳赋纳税,实利赖之。”就是这种既属粮食作物也属经济作物又非常好吃的东西,在滦州一带却有很多家喻户晓的传说。这里讲一个关于花生果为什么长在地下的故事。
本来也象大豆荚那样,花生果是一嘟噜一嘟噜的挂在花生枝儿上的。那么,它怎么又不在枝儿上长而钻到地下去了呢?这其中有个缘故。
传说早些年,滦州有个古马村,古马村有一户穷人叫侯三,家里房无一间地无一拢,靠串房檐扛长活过日子。侯三家里虽然穷,但他人好心好,哪要有点为难着窄的事情找到他帮忙,那是有求必应特别热心。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风天雨天,甚至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有人叫他,马上就到,从来也没打过折扣,后来乡亲们干脆叫他侯三帮。 话说这天中午歇晌的时候,侯三帮没有那福分,正在芹菜山上抽空给老东家割牛草,天闷热,鼻子眼睛全是汗,侯三帮一边割草一边擦汗,忽听“秃啦啦”一阵响动,只见一只鸟儿跌落下来,正好落在他脚边。好大一只鸟啊,像人那么高,象小牛那么长,头上三缕翎冠,身披五彩华羽,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又高贵又华美,这不是人们常说的凤凰吗?它怎么摔下来啦?侯三帮又惊奇又稀罕,仔细一看,原来有只翅膀被穿着一支箭!那血都把鸟的身上染红了,还在不停的流着,疼的那只鸟不住的颤抖,一双美丽的凤眼可怜兮兮的瞅着侯三帮,一副大难无助的样子。侯三帮差点心疼的落下泪来,他也顾不得割草了,赶紧把大鸟抱起来跑回家,急三火四的烧了一锅开水,然后晾温乎了,再给大鸟清洗伤口。要给大鸟包扎的时候,侯三帮才发现自家连块破布都没有,踅摸来踅摸去,最后无奈,只得把自己穿着的那个破汗褟撕了,精心地给大鸟包扎好伤口。他想不行,光包扎上还不行,得给它上点药才好得快。就又跑到芹菜山上,凭着自己平日里跌打损伤学来的知识,采来几样草药,撕碎捣烂,给大鸟一点点敷上。看到大鸟象几天没有吃东西的样子,就熬了一锅自己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点的小米粥,浆浆糊糊的端给大鸟吃。那大鸟好像从来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一会就把那盆子粥给吃完了,好像还有些不好意思的打了一个饱嗝。侯三帮高兴地对它说:“吃饱啦?吃饱啦好生在那歇着,我得给老东家拔苗去啦,要不去晚了又得挨骂。下晚回来我再给你做好吃的,要听话,等着我啊!”那大鸟好像能听懂他的话,连连冲他点头。


1楼2015-12-12 19:11回复
    大鸟生命力顽强,侯三帮照顾得精心,大鸟生命无虞,可伤口恢复很慢。
    乡亲们都听说侯三帮得了一只美丽的大鸟,都来看稀奇欣赏。不久,老东家也跑来观看,一看不得了,就非常非常的喜欢上了,打起主意一定要把这鸟弄到手。这天趁着侯三帮给他收拾院子的空儿,就走过来对他说:“三儿啊,你说你穷的连饭都快吃不起了,哪有余粮喂鸟啊,再说那鸟食量又大,还不顶个人吃的!这样,你把大鸟送给我吧,我一个月多给你二斗米。”侯三帮知道老东家吃山珍海味吃腻了,总想换换口味,这鸟要是到了他手里非成他的下酒菜不可,脱口就说:“老东家,这鸟儿通人性,忒招人,我喂熟了,跟了别人它不吃食。”老东家说:“马拉巴子的扯淡,你没给我你咋知道跟着我不吃食?它要真不吃食我不会吃了它?”侯三帮心说你漏了吧?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嘴上却打着哈哈说:“老东家,等我再养几天,养够了我一准儿送给你!”老东家说:“好吧,我可等着那!”
    等来等去,老也不见侯三帮把鸟送来,老东家急了,这天看到侯三帮耠青回来正忙着卸牲口,就慢慢踱过来叫住侯三帮说:“三儿啊,你拿我开涮呢吧?那大鸟咋还不送过来呀?”侯三帮笑笑:“老东家,你这里鹦鹉八哥山叫子有的是,哪里在乎我一只鸟啊,我还没养够那!”老东家脸一沉说:“你不送给我,就别在我这里干了,卷行李吧!”侯三帮笑嘻嘻的说:”老东家你别生气,一只破鸟还值得你下这么大的心?你要不用我了,上哪找这么能干的人去吔!再说了,它伤还没好利索呢,等伤好利索了,我再给你送来不迟呀!”老东家知道侯三帮是个百里挑一的好长工,辞了他还真没处找去,就说了句:“你到底给不给?不给明个给你偷来!”侯三帮还真没想到这一层,老东家给他倒提了个醒,从此,侯三帮到哪里干活都把大鸟带在身边,唯恐它真被人给偷了去。


    2楼2015-12-12 19:13
    回复
      收获的季节,胖子早早的来了。他问侯三帮:“怎么还没把花生果给我送去呀?我还等着尝鲜那!”侯三帮作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东家,今年老天不给劲,花生颗粒无收啊,愁死我了,一年辛苦白搭了,可咋活呀!”胖子不信,亲自跑到花生地里一看,果然颗粒无收,气的虽然直跺脚也没有办法,谁有办法老天啊?临走,冲侯三帮吼道:“这花生棵子也得二八开,我还可以喂牲口呢!”侯三帮连连点头说:“中!中!一准儿中!”
      从此,花生果就在地下生长了。至今,还有不少吃过花生、没见过结花生的人,还以为花生果是结在枝儿上的呢!


      6楼2015-12-12 19:15
      回复
        滦州安梨
        明代的时候,辽东有个进京赶考的举子,名叫祖原,一路栉风沐雨晓行夜宿,不小心受了风寒,走到滦州境地,就病倒了。卧则大汗淋漓。动则头重脚轻,浑身酸痛,咳嗽不止。祖原只得叫书童在滦州地面寻了个路边小店住了下来。一连几天,虽有书童忙活着四处请医用药,只是迟迟难见起色,眼看考期渐渐临近,主仆二人都非常着急,连书童都起了一嘴火泡,还肿了痄腮。
          这天一大早书童起来去倒痰盂,忽闻一股腥膻之气钻进鼻孔。低头一看,发现痰盂中有一些暗红色的血丝。他吓了一跳,悄悄将痰倒了,找到店主人说:“掌柜的,我家公子的病看似不轻,你看附近还有名医吗?”店主人想了一会儿说:“听说紫金山侧有个姓罗的太医,前不久省亲在家,不妨求他看看。”
          书童听了挺高兴,先与公子说了,然后向店主人租了一头小毛驴,扶了公子骑上驴背,便向紫金山奔去。走了个把时辰,打听紫金山终于到了。这紫金山村,座落在滦河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山上果树满坡,山下细水长流,举子一进去就觉神清气爽,感到这里有一种特别好闻的芳香之气扑面而来。主仆二人进村下了驴,找人一打听,确有一位罗姓太医在家省亲休假。书童先封了十两纹银,送到太医家中,请求给公子看病。太医叫管家传出话来说:“十两纹银求医,岂不有失身份,要想亲手试脉,最少也得纹银二十两。”公子看病要紧,只得再封纹银十两奉上,这才答应可以进去诊脉。书童扶着少爷,进入太医书房。只见那太医鹰鼻如钩,面如削壁,一看就有拒人三尺之意。只见他眼皮也不抬的号了举子的左脉右脉,然后把举子的手一扔说:“你已病入膏盲,非人力所能挽救,赶紧断绝功名之念,静养回家,还能挺过仨月俩月,旬内不归,必客死他乡。”举子和书童听了大惊失色,一齐双膝跪倒,求太医救命。太医站起来,摇了摇头,指着桌上那二十两纹银对书生说:“请把银子拿走,如有人能治好公子的病,我赌纹银二百两给他。”
        举子哪肯拿那二十两纹银,想到自己是行将就木之人,不仅潸然泪下。书童搀扶着他离开太医的家,扶他勉强爬上驴背,一路晃晃悠悠往小店赶了下来。
          主仆二人刚出村不远,就又闻到来时那种浓郁的芳香,举子不觉心头又清爽了一下,他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头一看,只见山坡上长着一片茂密的梨园,梨园里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阳光照耀其上,金光闪闪。举子忽觉口干舌燥,就想吃个梨子。看了看四周,没有一个人影,向谁讨个梨呢?他们走到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梨树下,只见那棵梨树虬枝老干,腰可合围,如猛虎行空,苍龙盘地,至少有数百岁了。
          举子看了这老梨树高寿而不枯,苍劲挺拔,不禁心生敬意,他朝这棵老梨树深深作了一揖,自言自语说道:“老梨呀老梨,你虽身为草木,却享如此高寿。人虽万物之灵,却如暮霞朝露。可惜我正值华年,就要与世长辞,悲夫,哀哉!”这时忽听一声“且慢”,举子抬头一看,只见从树后转出一位长者,鹤发童颜,银须飘洒,手中托着一个黄澄澄的大梨,朗朗的笑着对举子说:“公子休要悲伤莫要惊慌,你每日饭后可食此梨一枚,旬月之内,我保你病必痊愈。”说罢,把手中之梨递给举子。举子听了老者的话也未仔细琢磨,反正口渴,管他呢,就从长者手中接过梨来,拱手道谢后,张嘴咬了一口。谁知那梨到了口里并未细嚼,如酥如饴,已经化为蜜汁顺流而下。顿觉口角生津五脏滋润六腑清爽。举子高兴地说:“妙哉此梨,连身子都觉清爽了许多!”长者捋须笑道:“我看公子骨骼清奇,必为栋梁之才。大比之年,秋试不可错过。我送你滦州安梨一筐,你可边走边吃,既可驱汝之疾,又可增汝之寿。来日高登榜首,别忘了来此谢我呀!”祖原主仆二人自是十分感激,正想谢那长者,谁知长者已经飘然而去,只有一筐所谓“安梨”放在树下。


        7楼2015-12-12 19:16
        回复
          滦州撷英显才情
          ——读舒冬散文集《逝水孤竹》有感
          杨立新
          鸡鸣三县的那个小地方真是灵气充盈,涵养了舒冬这样一位滦县文坛上才情气度俱佳的姣姣者。每每读到舒冬兄的作品,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但仰之弥高而产生的自卑总是令我三缄其口。恐怕我的拙笔会象乌云遮月一样掩去了作品卓异的光采。
          最近,有幸拜读了文友们交口称赞的舒冬兄的新作——滦州乡土散文集《逝水孤竹》。虽然对作品的好评早有耳闻,但读来我还是大吃一惊,这部壮丽的滦州人文史诗在我心里引起强烈的震憾。种种感悟如梗在喉,不吐不快。遂惴惴揣测如果做为一名普通读者撰一篇读后感或许不至于被人哂笑不自量力吧!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与舒冬兄相识转眼已近三十年,机关文牍的劳形和后来乡镇工作的生涯,使我曾一度心浮气躁,一点点文学上的润泽与灵性几近枯竭。而舒冬兄却文思泉涌,佳作迭出。成为滦州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新星并走向全国。他的文风一如他本人一样风采俊逸,温文睿智,体现了荷花淀派清新淡雅,空灵隽秀的神韵。并在继承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于灵动中体现着凝重。在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崩云裂石、雷霆万钧般的激情碰撞,也看不到低俗无聊、萎靡颓废的心灵挣扎,更看不到哗众取宠、娇情造作的顾影自怜。他的文字展示给你的是明媚春光下开花的田野,万里晴空下碧透的河流,夕阳盘照下青葱的山峰,月色朦胧下流泉的浅吟,炊烟缭绕下山村的牧歌……,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氤氲在字里行间,久久萦绕心头,回味无穷。


          11楼2015-12-12 19:21
          回复
            而《逝水孤竹》中作者这种艺术特色更加炉火纯青,细腻而不失豪迈,优雅而不失古朴,奔放而不失内敛。在书中,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那鲜活炽热的乡情,敏捷灵动的才气,还有被家乡那丰厚的文化积淀深深感染的富有激情的心灵。掩卷沉思,仿佛看到作者心中之幽谷,灵犀之雅舍,撑起一支灵感的篙,在滦州故土上纵横四象,驰骋八极,向着滦州历史时空的靓点漫朔。思接悠悠千载,视通藐藐千古,情绪向风筝一样直冲云宵,奔放的情感尽情挥洒。
            作者以雄浑遒劲的笔力,气势磅博的文采,追索山戎,孤竹、令支及燕国在滦州故地上不断更生涅磐的演变,思辨匈奴、鲜卑、东胡、契丹等少数民族争雄逐鹿的印记。其间,多少豪杰慷慨悲歌,气壮山河,多少史实沉雄壮阔,荡气回肠。“当远去了的百代王朝灰飞烟灭的时候,而滦水依旧,燕山依旧,滦州依旧,依旧的还有滦州人尚节义、‘勤稼穑’的千古遗风……”
            作品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滦州人文风俗画卷,我们生长于斯的家乡是一块饱受战争蹂躏的土地,是一个浸透着华夏各民族文化的故国。这里流淌着一条弥漫了历史烟尘的古濡水今滦河,这里有充满神奇造化的自然风物,这里到处都有俯拾皆是的千年文明遗痕,浮生百面,弹指硝烟,千古风流已化作云烟随风逝去,只留下见证历史的遗珠散贝。夷齐让国、老马识途、滦州兵谏等故事和历史事件,评剧、滦州影的诞生,郝家火烧、东路花生、滦州蜜瓜等各种风物特产,铁矿石、石英石等各种矿藏,都在民风民俗,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总交融之中彰显出来。而伯夷、叔齐、郭松龄、成兆才、张学良、李大钊等一大批滦州昔日风云的弄潮儿,更是篇章中的点睛之笔,既为这部书从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提升为瑰丽的地方史诗,又为这些历史人物拂去岁月的风尘,使他们的高风亮节在滦州历史的星空中更加光彩夺目。


            12楼2015-12-12 19:22
            回复
              如果从我们冀东辽西一带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孤竹国的时候算起,我们这块土地已有3600年的文明史;如果从滦州建置的时候算起,我们滦州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如果从近年考古发掘出的几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来看,滦州古地至少已有一万年以上的文明史。1万多年的文明薪火相传,1000多年的历史风流更续不断,我们滦州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大事浩如烟海,我们滦州出现的历史名人堆叠如山,据我通过明代以降滦州志纪事篇粗略统计,滦州之地发生过的大事就有2000多件,仅民国旧志记载就有420件,另有杂录篇30件。那么现存的八本历代旧滦州志所载,滦州人荣登名录者就达6000余人,记有事迹者就达568人。2008年策划滦州文博馆大事名人厅的时候,我给县领导提供了大事100件,名人200名,最后确定26件大事、52位名人进厅。这些数字还只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明代以后的数字,明代以前近三千年的光阴,我们滦州之地还有多少大事还有多少名人,我们已经很难统计了。那么如果要详细叙述每件大事每位名人,光进文博厅的就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我在这里的时间最多半个小时,我认真挑选了离我们比较久远的3件大事、6位名人来给大家听,希望您喜欢。
              第一件大事是“夷齐让国”,与之相关的名人自然是伯夷和叔齐,百姓习惯的把他们简称夷齐。


              19楼2015-12-13 15:21
              回复
                第二件大事,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与之相关的名人自然是曾经到过滦州古地的管仲和隰朋。
                老马识途是一句大家都知道的成语,而寻蚁求水是一个史有所载的历史典故。特别是老马识途这句成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比喻年纪大些的人会有经验,或者比喻人们干工作熟能生巧巧能生华,但是打死我都不知道这句成语和这个典故就发生在我们的故乡。
                实际上这两个成语典故的出处源自韩非所著《韩非子·说林上》。
                韩非为战国末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亦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子患有口吃的毛病,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常常心生嫉妒。韩非子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才学的。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韩非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国强民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怀着愤懑的心情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他说,要是能和他见上一面,就是死了也值了。为了得到这么有才华的人,秦始皇不惜重兵攻韩,逼迫韩非来秦。为了得到一人而征战伐谋,亘古未有,可见秦始皇求才若渴到了什么程度。韩国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由于秦军压境,形势紧迫,只得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最后却未信任和重用他。甚至到后来,由于大臣李斯和姚贾的谗害,秦王政下令将韩非关进大狱。秦王嬴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就后悔了,赶紧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韩非已被李斯给毒死在狱中。这样一位天才型的人物就这样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他死的时候只有48岁。
                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就记载在韩非子所著《说林·上篇》。原文是这样的: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25楼2015-12-13 15:23
                回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在返回的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出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壤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命士兵挖掘,终于得到了水。通过这两件事情,韩非发出感慨说:凭借管仲的圣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还不惜向老马和老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智者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我们认为这是韩非子创作的寓言也好,认为这是韩非子通过记录历史事实说明一个道理也好,它都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成为我们滦州文脉的源头活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智慧做人,灵活处事。这就是这个成语和这个典故留给我们的启迪。
                  这两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趁着战国七雄中原逐鹿,北方的山戎族逐渐强大起来,不断袭扰燕国,有时还越过燕国去骚扰郑国、晋国和齐国。公元前663年,山戎又一次向燕国发动战争,燕国不敌,不得不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正想做七雄霸主,就答应了燕国国君的要求,亲自率领大军北伐山戎。齐军赶到燕国时,山戎已带着在燕国抢掠的财物,撤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齐桓公说,既然敌人跑了,我们回师吧。管仲说:不行,山戎未灭,还会卷土重来,到时我们再来追击,他会再跑。这样劳师远征疲于奔命,劳而无功,不如毕其功于一役。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劝谏,命令部队继续追击。山戎和孤竹国的军队听说齐国的军队打来了,为了避其锋芒,全部躲进了邻国令支国的深山密林中。齐桓公率领军队顺着山戎和孤竹军撤退的踪迹攻进令支,最后,灭山戎,刜令支,斩孤竹,凯旋而归。当他们凯旋途中,却迷失了道路。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加上没有水喝,军心大乱。这才有了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的故事。
                  这里提到的山戎,辞海里解释为古族名,并不是一个方国,也叫无终,北戎,春秋时分布在今山西太原,后迁至燕山山脉的无终山一带即今玉田境内,因山得名,又因居山及处于北方,所以称为山戎或北戎,善种冬葱、戎菽。公元前七世纪比较强大,经常侵扰各国。山戎族常以渔、猎为生,体魄强健,骁勇善战,邻国无不头疼。燕庄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求救于当时春秋霸主齐桓公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史学家,一是齐军“迷惑失道”,这个道,在哪里?另一个是寻蚁求水,这个水,在哪里?


                  26楼2015-12-13 15:29
                  回复
                    先说迷惑失道。据专家考证,史载齐桓公兵定孤竹,当然是在孤竹国境内,只有在孤竹国境内才可能迷惑失道。那么纵看横瞄今卢龙滦县迁安这片孤竹国的核心地区哪里最有可能迷惑失道呢?当然是离孤竹城不远的油榨地区。油榨地区哪里地形最复杂呢?迷谷。这里北依龙山,南接首阳,中间是一片瀚海沙漠,沟壑纵横,如果加上风起沙漫,最易失道。因此,史学界一般把今油榨地区的迷谷一带认为是齐军迷惑失道之地。至于“迷谷”的确切地点一说即今油榨镇迷谷村附近。另有一说在榛子镇地区乱石山一带,这两种说法都记录在《永平府志》里。至于另有在冀鲁交界地之说、山东某地之说,辽宁某地之说,都与齐桓公兵定孤竹的地域相去甚远了,并且没有任何史料根据,可以忽略不计。
                    而“寻蚁求水”之地,一说在今青龙山地区,一说在迁安爪村地区,还有说在杨柳庄围山地区。如果说老马识途在今迷谷一带的话,那么寻蚁求水之地最有可能在青龙山地区。理由很简单,齐军是在西撤途中先失道后缺水的,不可能向北绕道迁安或今迁西一带迂回撤退。而今102国道不但是清代的大御路,而且是辽金时的通衢大道,可以推测此前也应该是兵家咽喉之地,齐军当年沿这条路线西撤最有可能。如此说成立,缺水之地当在青龙山一带。


                    27楼2015-12-13 15:29
                    回复
                      当然,不管这两个成语典故出自哪里,都已经成为了大中华的宝贵遗产,也成为了孤竹故地的文化之源。其实“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应该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历史背景,这两个成语典故的产生都源于齐桓公北击山戎(也有史料称北伐孤竹或兵定孤竹),而齐桓公当时能成为春秋霸主在于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包括管仲和隰朋,都曾是想置他于死地的敌手。由于他胸怀霸主大业,不存个人私见,最后把两位世上奇才延揽到自己身边竟成左膀右臂,终成一代霸主。假如没有管、隰的全力辅佐,迷谷不是他葬身之地,青龙山也定会是他葬身之地,还谈什么霸主美梦呢!燕国到了燕昭王一代,正是吸取了齐桓公的成功经验,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致使乐毅自魏国来投,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不但使燕国迅速国富民强,而且尽略昔日盟友今之敌手齐国之地七十余城,甚至攻进齐都临淄,尽取其宝,烧其宫室宗庙,仅剩聊城、莒城和即墨三城未下,其余尽属燕国。这就是人才的力量,谁占有了人才谁就占有了胜利。齐国当年多么历害,威风八面,春秋霸主,可由于后来的国君嫉贤妒能人才流失闹到国破家亡。而当年一个经常有求于齐的弱小燕国,竟由于重视人才而迅速强大起来,登上霸主之位。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这个风水就是人才。发生在滦州故地的一个成语和一个典故,不但说明了智慧的重要,同时更说明了智慧的持有者人才的更重要。那么即使这两者都具备了,还必须有一个明智之君,如果是个昏君,你管仲认为老马之智可用么?不行,纯属瞎编,弃之不用。那说不定齐桓公及那支齐军的游魂至今还在迷谷转悠呢!现在不是总能听到一些无才少德的人常说:“宁使庸才蠢才不使人才”么?庸才蠢才一般都甘当奴才,人材不行,人材一般比较不听话,他经常有自己的见解,他那些见解还常比上司高明,那就会经常惹本是庸才蠢才当惯了奴才却爬上“人才”岗位的人生气,惹领导生气的人一般不会有很光明的前途。奴才是风光了,可各代王朝不断被推翻的根本原因恐怕也就在这里。这就是一个成语和一个典故留给我们的启迪,也是继夷齐精神彪炳千秋之后,滦州文脉的又一次强力张扬!
                      如今,管仲的老马和隰朋的蚁穴早已狂沙荡尽,只留下智慧的传说启迪着后人。当我们回首这两个成语典故的时候,高山已成平地,桑田已成沧海,战国的硝烟已成英雄的神话,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早已凝固成大大小小的墓碑,排列在历史的长廊,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不绝如缕。


                      28楼2015-12-13 15:30
                      回复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件大事,曹操北击乌桓和建安风骨,涉及的历史名人是郭嘉和田畴。
                        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我们的戏剧和小说里一般都把他描写成大奸臣,暂且不说这些描写的真假有无和有欠公道,只说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破格提拔擢用,在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中很少能与之相提并论。曹操出世以来一直割据许昌,用兵青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原一带横行天下,他怎么和滦州发生联系呢?源于北征乌桓之举。曹操北征乌桓,不但统一了整个北方,而且为天下三分归一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汉魏时期建安风骨这种文学现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提起曹操,人们很容易想起铜雀台,想起赤壁,想起煮酒论英雄,想起官渡之战。但紧接着官渡之战的另一场血战却长时间地被人们所忽略。以渲染战事为长的《三国演义》也仅仅用了一页多的篇幅来描写这场历时四个多月的血腥大战,其中关于乌桓的败亡更是惜墨如金,堪堪只用了几十个字。其实,北征乌桓是曹操一生中绝难忘记的经历,虚国远征,山高路险,错走一步就会导致全军覆没。尤其是在这场远征中,他平生最倚重的谋臣因不堪劳累而病死,更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时在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五月,这天无终城外(无终,一说是今天津蓟县,一说今河北玉田),大雨倾盆,一支大军在泥泞不堪的路上艰难行进。军伍当中一辆战车里,曹操一言不发,脸色阴郁得可怕。此次北伐乌桓,他力排众议“虚国远征”,20万大军、数千辆战车,还有文臣武将中几乎所有的精锐:祭酒郭嘉、荡寇将军张辽、平狄将军张郃、横野将军徐晃,还有才高八斗的儿子曹植曹子建……就是要赌上一把。他知道,自己已经53岁了,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了。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吓得屁滚尿流,逃到了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家台子一带),投靠了乌桓首领蹋顿。袁绍曾与乌桓关系密切,两个儿子跑去和他们一勾结,迟早是个大祸患,怎可不除?曹操决定北伐乌桓!谁知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不少将领的反对,他们都认为袁尚、袁熙已经是穷途末路逃到乌桓不足为虑。反倒是近在荆州的刘备、刘表不能不防,一旦趁大军北伐远征之际,二刘袭击许都,救应不及岂不被人端了老巢?这时候,只有一个人认为现在是消灭乌桓绝了袁氏的最佳时机,他的理由是劳师远征,敌必不备,出其不意一举可胜,否则养虎成患必被其害。至于刘表,只会坐而论道,不会打仗。同时他知道自己的才能驾驭不了刘备,怎么可能放心地给刘备兵权?这样,寄人篱下的刘备手中只有关羽张飞没有一兵一卒用什么打仗?所以,就算我们虚国远征,也不必担心。


                        29楼2015-12-13 15:30
                        回复
                          后世的文学评论家常把汉末魏初这段文学成就赞为“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峻爽刚健的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特别是建安风骨的领军人物曹操,这种峻爽刚健风格的形成是同北伐乌桓之后感受到北方沉郁苍凉的环境密切相关的。我曾在燕赵文化丛书·滦州历史文化系列·文脉滦州中较详细的分析过曹操六首步出夏门行的形成过程,在此不再详述。
                            一代代的金戈铁马,一朝朝的物换星移,都已经渐渐远去了。依依古道上,早已难觅先祖们飘飘的衣袂,而历史依然贯彻古今;滚滚红尘里,不闻改朝换代的长歌,而岁月总在无声的延续。我们今天来说这些相当遥远的故事,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传承,就像鸟儿飞过天空,那里也许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那些灵动的身影,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轻轻垂落。


                          32楼2015-12-13 15:32
                          回复
                            @释怀那一抹柔情 请您欣赏梦雪轻寒的作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2-23 1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