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的初恋吧 关注:332,326贴子:4,586,172

【The+NO.①┃原创】《世初》的人物和情节分析(仅是一家之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初》出了很久了,人物分析和剧情分析应该有很多,不过我还是想把自己的体会和分析写出来,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漫画和动画稍微有点区别,我尽量以漫画为主,毕竟漫画是作者的本意,而动画则有时长和成本限制,还要考虑运镜什么的。


IP属地:吉林1楼2015-11-10 20:41回复
    说来好笑,我会看《世初》是由于两个月前在B站看到铺天盖地的弹幕“小野寺律你学学人家”,于是我就去问度娘小野寺律是谁了,也就得知了中村春菊这个名字。
    这位老师的画风和人设基本上很单调,只有尖下巴和平下巴两种(哈哈哈开玩笑的),但是她的分镜很舒服,可能下了很大的功夫吧,《世初》里好多地方都提到了分镜,估计也是老师自己的一些经历。
    目前中村老师的作品我只看过两部:《纯情》和《世初》,其余的以后有兴趣再看。《纯情》对我来说似乎太甜了,总觉得少点现实的感觉,所以只看了一遍动画就没再追漫画。《世初》却是让我很惊喜,不是它的剧情有多好,而是它的细节做得很到位,没有这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细节,《世初》对我来说就是一部寻常的耽美狗血剧。


    IP属地:吉林2楼2015-11-10 20:44
    收起回复
      新瓶旧酒,别样滋味
      《世初》的情节简单概括就是:工作、打情骂俏、纠结,然后再工作、打情骂俏、纠结……如此螺旋式推进。《世初》的情节和梗都不算新,连我这种不经常看动漫的人都能找到一些“即视感”,但是无论多老的梗,作者都有本事把它掰碎了重新组装,让它完完全全地属于“中村春菊”的风格。常见的梗有:下雨不带伞,酒后吐真言,看雪看樱花,酒店一张床……
      漫画第10话里的“雨太大,表白听不见”的梗让我狠狠地怀念了一把“风太大,我听不见”的皇昴流(好像暴露年龄了哈哈哈)。CLAMP的作品对中村老师的影响在漫画里还是能看到的,《世初》漫画和小说里经常出现的那句“我不是同性恋,只不过刚好喜欢的人是男的”应该最早出自《东京巴比伦》。可惜夹子大婶们再也不更新《X》了,好郁闷。
      此外,中村老师对于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也是很有感触和研究的,受《情书》和《四月物语》的影响尤其明显。图书馆、阳光、白窗帘、书卡上的名字以及穿白衬衫的他,即使一句台词也没有,也能让人从运镜上看出这是个冒着粉泡泡的暗恋的故事。


      IP属地:吉林4楼2015-11-10 20:51
      收起回复
        经典文学中的爱情有一个定律:越是复杂的灵魂就越向往纯净的心。比如简爱之于罗切斯特,比如德莱纳夫人之于于连。或许心理学大师荣格的“The Quest To Be Whole”理论能解释这一切。高野和小野寺的爱情也是属于这一种。
        应该说《世初》的人物形象都很饱满立体,生动活泼,但有一个人的细节面数远远多于别人——高野政宗,连他患有“皮肤饥渴症”的细节都反复提及。我怀疑是不是在现实中有这个人物的原型,被作者加以雕琢刻画,再改头换面地呈现给读者。
        《世初》虽然以初恋为噱头,但其实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爱情百科全书。莫里哀说,恋爱是一所学校,教我们重新做人。
        那么就从高野和小野寺十年前的初恋开始吧,那时候他们还叫做嵯峨政宗和“织田律”。


        IP属地:吉林5楼2015-11-10 21:00
        收起回复
          高野政宗的场合1&1.5 , 小野寺律的场合2.5&4.5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会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嵯峨政宗的家庭决定了他复杂的性格。从小得不到父母的爱,被忽视,被冷漠对待,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交往过的女朋友自己都没办法爱上,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爱的能力要看自身有多少爱的存储,像嵯峨这种从小到大就没得到多少爱的人,自然是没有爱的能力。
          能吸引这样一个内心接近枯竭的少年的,一定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事实上嵯峨对“织田律”最大的印象就是“全身都散发出一种在关爱中长大的气息”。
          织田律用自己的爱心将嵯峨政宗窒息的泥沼中救出来,嵯峨看见的第一缕阳光,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气,得到的第一份关怀,都叫做“织田律”。
          “当我发现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半路了。”《傲慢与偏见》的台词用在嵯峨政宗的身上刚刚好。


          IP属地:吉林6楼2015-11-10 21:50
          收起回复
            下面开始琐碎地分析:
            高野的性格在17岁的时候已经基本定型了,只不过十年后他更善于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
            第一个性格特点就是敏感多虑,凡事都要弄个清楚明白。这是因为缺爱而导致的没有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同班的女同学来向他借世界史笔记,他都要多问一句为什么,女同学找了个很好的借口:“我昨天请假了,而且你的笔记最容易看懂。”嵯峨这才借给她。女生如获至宝一样抱着嵯峨的笔记跑到同伴跟前,一起欢呼雀跃——这些,嵯峨都看在眼里,却一言不发。
            这种无关紧要的、非原则性的问题,嵯峨一向沉得住气,这是他第二个性格特点。发现“织田律”跟踪他监视他,嵯峨也没有去制止,而且直到十年后才告诉小野寺“你表白之前我就认识你”,也是因为他沉得住气的原因。


            IP属地:吉林9楼2015-11-11 20:32
            收起回复

              因为回到家也很无聊,所以嵯峨大部分课后时间都用来泡图书馆。图书馆对于高野来说是初恋的一个关键点,十年后他想起来还是会动情。
              嵯峨在图书馆遇到了后辈织田律,小律问他同意交往的事情是不是在开玩笑。嵯峨内心的回答是:虽然不是玩笑,但也不是真心的……这家伙,都没和我说过话,究竟喜欢我什么,而且都是男的吧,这算什么?但这家伙好像是真心喜欢我,因此我决定,把他的这份幻想粉碎掉。
              这里与其说是嵯峨的性格扭曲,倒不如说是他内心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一位浑身散发被爱的光环的人,对于一个极度渴求爱却无法获得爱的人,会造成一种近似憎恨的嫉妒,也会产生一种黑洞似的吸引力。当吸引力占上风的时候,嵯峨对于内心难以接受的情感通过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以便减少自己内心的焦虑。(这种反向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和婴儿时期的压抑有关,可见总攻大人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不被重视)
              嵯峨内心的一段独白换一种说法就是:你我对彼此全都一无所知,而且你是男的,我也是男的,但我却被你吸引,这让我惶恐不安,也让我无法接受。


              IP属地:吉林10楼2015-11-11 20:37
              收起回复
                (接10楼,没写完)
                如果嵯峨的嫉妒心占了上风的话,那么他内心嫉妒甚至憎恨对方拥有自己的不到的东西,但却表现得要和对方亲近、交往。这种情况也是符合反向心理的,如果这样,那么嵯峨的内心独白就变成了:我和你交往不是因为喜欢你,而是因为讨厌你。
                此时嵯峨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是喜欢还是憎恨,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中村老师经常让人物的内心独白与真实想法相悖。


                IP属地:吉林12楼2015-11-11 23:49
                收起回复
                  镜头转向嵯峨的家。
                  虽然父母对嵯峨政宗的态度都不好,但很明显,他和母亲的关系稍微好点(聊胜于无),升学三方面谈的事情被父亲无故拒绝(就差直接说不想去了),而母亲以工作忙为借口(审判的关键时候)推掉。
                  然后又是一大段内心独白,嵯峨的成长环境算是基本交代清楚了。嵯峨还想到了“织田律”,说他“浑身散发着在关爱中长大的气息,令人烦躁”。尽管如此,嵯峨还是考虑到了和男生交往需要做什么(真是个矛盾的孩子)。
                  律是一个内心纯净,表里如一的孩子,他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通过他的表情就能看出来。但也正是因为他的纯净,使得嵯峨产生了一种自卑,觉得自己的内心污浊不堪,烦躁郁闷。
                  这种烦躁的情绪压抑了许久,被母亲拒绝升学三方面谈之后更是达到爆发的临界点。律敏感地觉察到前辈的痛苦,拿了小兔老师的书想让前辈开心一下,但是更加敏感的嵯峨却无法接受自己“很可怜很痛苦”的事实被戳穿,他终于控制不住,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发泄出来。


                  IP属地:吉林18楼2015-11-12 20:19
                  收起回复
                    “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你以为你很了解我吗?之前根本没说过话,真不知道你说的喜欢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道歉?你自认有做错什么需要道歉的事吗?”
                    所有的质问都在掩饰一件事:对于突然闯进自己生活并且能够体会到自己内心真正感受的“织田律”的强烈不安。
                    向亲近的、熟悉的人发脾气,是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因为在他们面前我们更有安全感,可以更加放肆地做真正的自己。(不仅嵯峨对小律发过脾气,横泽也对桐岛发过脾气)
                    尽管后悔,嵯峨却不停地给自己心理暗示:无所谓。因为他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无所谓的人,早就习惯了。所以,在看到“织田律”送伞的时候,嵯峨的内心不可能不受感动。稍微平复一下情绪,嵯峨多虑的一面显露了出来:“你为什么喜欢我?”
                    这个问题,在两人短暂的初恋中一共被提及三次(不包括嵯峨内心的质疑),虽然律的表现足够让人信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嵯峨还是想弄个清楚明白。其实这个问题即便是十年后的小野寺也未必能解释得清楚,他对“为什么喜欢”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嵯峨没得到答案,但他接受了律毫无所求的关怀。


                    IP属地:吉林19楼2015-11-12 20:22
                    收起回复
                      全校朝礼的走廊上,两人在人群中看见了彼此,律满心满眼都是他的“仙贝”,一不小心撞到头。嵯峨不自觉地笑了,然后诧异自己什么要笑。笑,对于别人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嵯峨却十分陌生。他清晰地听到一种新的东西注入体内,噗通噗通,他问自己这是什么。
                      嵯峨的初恋最大的收获不是律一往情深一无所求的爱,而是律教会了他如何去爱,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有爱的能力,能够和别人一样正常地笑。
                      (“仙贝”三回头的定格画面真少女啊,怪不得去做少女漫画主编了哈哈哈。第一话里小野寺对少女漫画的吐槽用在这里非常合适呢。)


                      IP属地:吉林20楼2015-11-12 20:23
                      收起回复
                        第一次去嵯峨的家,两个人在路上各怀心事,同样紧张,却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嵯峨政宗安慰小律,说家里没人,不用那么紧张。律十分天真地问,家人去旅游了吗。嵯峨说差不多吧。这里并不是嵯峨故意对小律隐瞒,而是他对于这种不光彩的隐私一向用词比较委婉,十年后也是这样。
                        律因为控制不住欲望,扑倒前辈的床上,被嵯峨看到。但嵯峨并没有马上进房间,而是稍等了一会,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交谈中,嵯峨又提到了那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我。
                        从律告白的时候嵯峨就觉得这件事莫名其妙,不能理解。第一次开口问是在对方送伞的时候,那时嵯峨还带着不耐烦的情绪,听到律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马上皱眉嫌弃:“太长了。”这次从新提起这个问题,嵯峨是想心平气和地沟通。律结结巴巴地开口,却说不出所以然。嵯峨说:“你根本就不了解我吧。”
                        其实嵯峨的潜台词是在说:“你并不了解我,那我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十年后高野对小野寺说,因为我们的爱情不是按照顺序进展,才会变得这么麻烦。其实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不是按顺序走的,嵯峨都把交往对象带回家了,还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呢。他们现在谈论的这些,按理说是交往之前就应该沟通的。
                        律说自己对前辈还是了解一点的,比如那只猫。然后嵯峨因为被跟踪狂看到很少女的一面就害羞了,“你为什么喜欢我”的问题第二次被搁置。
                        对于答案,嵯峨其实更在意律的态度,律跟踪他是因为喜欢他,这点他清楚。所以嵯峨才解开律衣服上的纽扣,说:“你的‘喜欢’,我非常了解……”其实是说你的态度,我非常了解。


                        IP属地:吉林22楼2015-11-13 19:37
                        收起回复
                          关于高野的皮肤饥渴症问题
                          在幼年时期,双亲的抚爱,特别是母亲的抚爱,不仅对身体的发育,皮肤的健康,由触觉所带动的整个感知能力的提升,都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在心理的健康发育方面,尤为重要。父母长辈经常爱抚,能使成长中的儿童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启迪对于爱的珍视与寻求,从而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具备较高的亲合力。倘若一个人从小就缺乏他人的爱抚,那么他便会患上皮肤饥渴症,这是一种心理疾患。此外,成年后之后长期缺乏伴侣的爱抚,也可能导致皮肤饥渴症。
                          (以上来自百度)
                          从高野的成长环境来看,他得皮肤饥渴症一点都不奇怪,不得病才奇怪。进入青春期之后,他在父母那里索取不到的爱全部转向交往对象,这其中也包括皮肤的接触与抚摸。表现一:律给他送伞时,他还不确定自己的心意,但却毫不犹豫的和对方牵手,为的就是这一丁点皮肤的接触。表现二:第一次带小律回家的时候,说了很“糟糕”的台词,“让我摸你”和“你也摸我”,如果不是因为皮肤饥渴症,这台词就没法解释了。“你也摸我”这类台词十年后高野也经常用。表现三:十年后,高野对小野寺主动的肢体触碰没有任何抵抗能力,每一次触碰都会表现得十分吃惊,尤其是小野寺场合17里,小野寺先吻了高野的手,然后支支吾吾酝酿着要表白,却被高野扑倒狂吻。高野对小野寺一直没说喜欢他耿耿于怀,这次好不容易小野寺鼓起勇气,高野却因皮肤饥渴症失控了。


                          IP属地:吉林23楼2015-11-13 19:44
                          收起回复
                            如果图书馆会说话,肯定会说:“我快被这两人闪瞎了。”
                            自己最喜欢的人手把手教自己功课是什么感觉,问问小律就知道了。因为和前辈距离太近,律的行为举止变得不自然,明明做的是数学,拿的却是字典。这种情况下肯定是学不进去了,律决定和前辈告辞回家。前辈则表示回家也很无聊,自己再留一会。律多问了一句为什么。这次,嵯峨没有再隐瞒,把自己家里的破裂的现状老老实实地告诉了小律。
                            嵯峨并不是一个坦率的人,他的防御心非常重,能把自己家里不光彩的事情告诉律是因为他把律视为自己最重要也是最亲密的人。
                            律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知道如果去前辈家不和父母打招呼会很麻烦,但他还是决定去。“能让前辈感到不那么寂寞,我就很高兴了。”不得不说,“织田律”要比小野寺会表白,无论谁听了这话都会心头一暖,更何况是最需要关爱的嵯峨。锁门、熄灯、拉上窗帘,这些动作一气呵成,果断而又严谨,这是他性格的又一特点。
                            律被嵯峨抱在怀里的时候已经不只是他的交往对象这么简单了,嵯峨的家庭不曾给予他的,律全都可以弥补。他想被关注,律的眼里便全是他;他想得到爱,律的心里便只有他。他永远排在第一位。都说恋爱是一种心理疗伤,律就是他最好的药。
                            亲密的时候嵯峨第三次问起“为什么喜欢我”,律迷迷糊糊地说:“因为是前辈啊……”嵯峨还是没得到答案,但这次他笑了。


                            IP属地:吉林24楼2015-11-13 19:48
                            收起回复
                              初恋的误会在漫画中被一笔带过,大致情节是:嵯峨用笑来掩饰害羞,被小律误会,以为自己的感情被玩弄了。刺激之下,小律将前辈踢到,从此在嵯峨的世界里消失了。
                              律踢了嵯峨一脚,与十年后在高野家门口喊“我最讨厌高野先生”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同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拒绝接受不愉快的事实,从而缓解内心受到的打击。这是不自信的表现。
                              每一个爱情中的人都是阴谋家,即使是内心纯净的小律,也稍微耍了一点心眼,他在书卡下写的名字是假的,班级也是假的。最初为了避免自己“跟踪狂”的行为惹得前辈讨厌,律改掉了自己真实的信息,于是“一年四班小野寺律”就变成了“一年二班织田律”。可想而知,嵯峨找得到人才怪。


                              IP属地:吉林29楼2015-11-14 21: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