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时吧 关注:7贴子:1,026

那么你知道了什么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来一次还是?换一种模式了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23 04:14回复
    统计力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10 00:31
    回复
      Numberphile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9-10 05:34
      回复
        被他观测到的人,会被动进入主角模式。说是走错片场,其实都是预定好的。被观测的人不过是片中的片中主角罢了。而且决定权取决于众片的主角,即片中主角。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2-17 00:03
        回复
          不断地模板重组最终看到了自己的成分…
          狼人chrois
          打牌的blackbrid
          住在加拿大的白色头像
          脑洞开拓的香港人
          时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2-29 04:44
          收起回复
            执念还是不够,连起步都做不到的家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03 22:55
            回复
              @Rhythm咒刃残风
              我不感觉这是你回复的我。你也不会去那种地方才对。但我还是想确认一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4 00:56
              回复
                拿学裁举例。公开色通常就是学裁里的公共剧本。
                每个人根据自己私人知道的信息与公开的信息混合后,传递给别人。别人得到这个信息,混合自己的主观信息,得到事情的全貌。
                而旁观者可以根据公共信息和每个人传递的“自己的主观与公共信息的混合物”来反推出每个人表达中的主观。
                要说的话,谁是卧底是好情况。给正常人一个公开色,每个人的主观色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的,描述就是自己传递的部分。卧底则是得到了一个公开色的相似色自己描述这个东西。这里主观与公开的混合不是做学裁那样单纯地加法,而是区其中的一个区间进行描述。卧底理论上是要描述与平民公开色相同的区间,而学裁因为是加法公开色相同,每个人的主观色都可以拆成几个元素,而每个人就是这几个元素的不同组合,一个人完全不爆剧本,也可以通过他在别人的剧本中的出现来推测出他的剧本信息。而凶手则是有额外的与杀人有关的主观信息。最后玩家会通过调查与组合主观色的元素得到凶手的主观色全貌。
                总结一下学裁非凶手的流程。
                一开始只知道公共信息与自己的主观信息。(把所有信息拆封成可总结的元素)
                大家相互交流建立主观信息的元素库(分解别人的主观描述在脑中建立库。如果愿意可以加上时间坐标,那就是时间轴了),然后根据元素库
                组合出凶手的主观信息。
                凶手的主观信息通常学裁都是缺失的,凶手不能扭曲除自己以外别人也知道的信息,只能扭曲只有自己知道的主观信息,这通常会随着搜查而缩小只有自己知道的范围。搜查的越好,凶手(或者是任何有意隐藏信息的人) 的活动空间就越小。一般浅羽的奎因流都是完全搜查完后空间就直接固定了。只要捋一下就好。某些电波的学裁会给一两个需要足够电波才能大范围缩小的坎。浅羽的27届因为逻辑清晰而且搜查强制公开每次都能完全解出来(严格来说这是走了超出角色的限制强行知道真相),下次我想看看搜查模式为时间固定的暗团搜查会怎么样。
                学裁的情况是一个信息量反推容易的过程。不像颜色除非你全部做过实验否则你无从下手。不过这样一来这也不叫反推,是检查已知。任何一个密码如果到达了检查已知的程度就等于完全被破解了。理论上任何密码都可以达到这个状态。所谓的增加解密难度只是增加达到这个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学裁能被观众看懂并让观众也进行推理的原因是他的信息量就是如果会了中文,就是检查已知的状态。他与任何用中文交流的日常事物信息层次一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2-22 01:04
                回复
                  这里说了两个情况。
                  一个是语言的分布。
                  语言的分布为每个人被传播的情况。假设每个人只能接触N个人,然后N个人中有多少人使用同一个语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就是这个人使用这个语言的概率。
                  另一个情况是说电视像素分布体现的。 一个语言越传播。每个人使用的概率百分比就越高。但是这与熵增无关。
                  熵增看得是每个人使用的概率百分比接近度(每个像素点的出现概率的接近度)。只是这里正好是一个情况都在接近百分百所以看上去是无序到有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3-07 04:08
                  回复
                    头脑风暴未整理版(我是希望在正式弄懂后能指出这个版本的错误啦)
                    : 信息的熵增就是传播力上升?随时间推移加速传播。
                    让其它东西都成为他?
                    百科里说引入信息是热力学负熵的过程。但是在信息学里是熵增。所以这俩是相反的。信息是从无序发展为有序(平均概率均衡,这是热力学所谓的热寂?)统一。
                    物理学是说有序发展为无序。也就是有信息量的电视节目熵低,视频颜色信息不是均衡出现的。但是电视没有台的时候出现的混乱雪花是最均衡的出现颜色,而人无法从中提取任何有意义的信息。人总是在制造有意义的不同于均衡(电视雪花)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保持独特性?那么物理学熵增是减少独特性,概率变得均衡中庸。)。而信息学的熵增所谓的无序发展为有序,虽然听上去和物理学的有序发展为无序是相反的。
                    但是以之前的例子每一个独特的语言就是一个独特的信息。每个人有概率会哪种语言就如同电视屏幕的像素当前是什么颜色。人会不断与周围的人传播自己会的语言,一个人会同时被传播多个语言,最后哪个东西向自己传播的多自己成为哪个东西的概率大。最后因为这个信息滚雪球的传播率会被一个语言统一。与黑白雪花相同的是,每个人用什么语言的概率均衡了。黑白雪花的完全相等的随机性使人完全无法提取任何信息。这里每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机性在熵增的过程中也相等了。
                    那么熵增不是以人们形而上的所谓有序无序来定义的。
                    而是所有事物对一个概念的概率相等,以至于电视像素完全均衡地出现概率你无法预测个体的情况只能说总体是这个概率让你看上去无序,而语言则是人们被传播这个语言的概率在熵增的过程中逐渐相等让你看上去有序。
                    那么所谓的低熵状态。电视机的典型就是一个人能提前出信息的画面,比如一个猫,他是有固定的像素分布。让人感觉有序,但是总体来看像素出现的概率很混乱。而不是熵增过程中像素分布逐渐相似最后到达黑白雪花的完全相等概率。
                    而语言则是各处各自的语言让人看上去很乱,然后逐渐统一了让人看上去很整齐,但是在熵低的时候人们被传播语言的概率也是混乱的。在语言逐渐统一的时候被传播语言的概率逐渐相等让人看上去有序。
                    不过说起来信息的概念和物理一个是虚拟一个是物质,物质会收到物质的限制,人们会竞争物质,因为一个人得到了另一个人就失去了,而信息不会因为有额外一个人知道了这份信息总量就怎样减少。
                    说不定上面关于熵的体现相反的原因是这个。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3-07 04:10
                    收起回复
                      信息理论的鼻祖之一Claude E. Shannon把信息(熵)定义为离散随机事件的出现概率。
                      我的理解,熵增是随机事件出现概率从差距很大到逐渐接近的过程。
                      在传播语言的例子中就是一个人最终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这个语言的传播者,以至于每个人使用这个语言的概率都相等。
                      而电视像素的熵最大时是每个像素的颜色出现概率相等,也就是没电视信号时的雪花。
                      最近一直在拿语言分布和像素分布来说事,真希望以后的自己能狠打现在的脸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3-07 04:12
                      收起回复
                        所谓的大脑能产生理解抽象信息量。
                        是脑内已有物质的组合。并非是得到,而是类似于得到负熵似的有序化了。赋予了一个排序意义。
                        来源:好书不是讲一堆你不懂的东西,而是把你脑子里一团浆糊的东西梳理清楚。你或许也曾这样想过但并没有整理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4-09 06:33
                        收起回复
                          符合主观基础而自洽的主观拓展与看似理性的错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4-15 19:03
                          回复
                            我说过很多遍了,我不是什么能嘴炮拯救谁的主角,我只不过是一个拿恶犬当作发泄对象来自我满足的恶犬罢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5-22 10:18
                            回复
                              首先说个概念。
                              是熵,这个是表示一个系统的混乱度的概念。
                              电脑存储一个文件,如果那个文件的内容重复率很大,那么实际就可以压缩得很小,这是混乱度低,对电脑来说,就是存储一遍然后说重复多少次的问题,如果一个文件的内容几乎不重复,那么压缩了会几乎和没压缩一样。这就是混乱度大。
                              然后封闭系统会自发地趋向无序发展,一滴墨水滴在水里会自发地散开而几乎不会再聚集起来,人死了后组成的人物质会逐渐失去有序而分散开来,所以有了一种假说,就是宇宙热寂说,即如果宇宙是封闭的,那么最后会不可避免地完全随机。而且生命似乎与熵增矛盾,生命会自发地区保持有序,自发地向外界讨要负熵(熵越大越混乱越低越有序,这里的有序是分子结构层面的),人们提出一种概念叫做自组织,用来描述这种自发保持稳定有序的现象,而自组织并非局限于描述生命,或者说生命的含义其实是可以更广的,以前有人把一个群体比作生命,这不是无理由的...群体会自发地保持有序,有着各种从熵的角度看的生命的特征,代谢公式等在群体中也有相应的现象,而且他们的一些公式几乎只是换了个名字而结构相似(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不用来描述生命现象的某些模型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些情况的群体行为,问题在于在那个情况下群体需要被抽象的特征是什么,这可能会侧面验证了我们以为不是生命的玩意只是从我们当前的抽象角度来看不是生命...) 或者,生命只是人们的一种局限地以为的概念,可以被扩展。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533744/answer/108767200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10-06 0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