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阁吧 关注:235贴子:1,378
  • 5回复贴,共1

少年当知精子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关于节制欲望的论述。《三元延寿书》中记载,素女曰:“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人能一月再泄精,一岁二十四泄,得寿二百岁。”


1楼2015-03-25 10:28回复
    按照现代各国对一般人性交频率的调查统计,大致都保持在平均一周两次上下。中国古籍中所提倡的却是一月两次,应当说是非常强调节制的。 中国式的节制观念不仅包括性交频率不宜过高,还有节约精液的思想。这种观点认为,精液是男性身体中的精华,应当厉行节约,不可轻率抛洒。


    2楼2015-03-25 10:29
    回复
      “仙书云:阴阳之道,精液为宝,谨而守之,后天而老。”“夫阴阳之道,精液为珍,即能爱之,性命可保。”在这里,保精被提高到保命的高度。 如果说节约精液的思想其他文化中也有,那么中国古代房中术中的“还精补脑”之说却是我们祖先的独创。“还精补脑”说的理论解释是这样的:“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这又是一个完全没有解剖学依据的假说,流露出一派天真古朴的风格。按照这一主张,男子在性交时应当闭精不泄,即所谓“动而不施”。固精则可保气,保气即可益寿。


      3楼2015-03-25 10:30
      回复
        在中国人关于性的看法中,节欲的观念极为深入人心,有时,这种思想甚至会带上一点神秘的色彩。如庄子曰:“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无论是古籍还是民间都有大量纵欲伤身的恐怖故事。如“孙判官纵欲伤身”,“崔祖武绝欲临死获救”等等。《三元延寿书》载,春秋秦医和视晋侯之疾曰:“是谓近女室,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元气论》曰:“嗜欲之性固无穷也。以有极之性命,逐无涯之嗜欲,亦自毙之甚矣。”《素问》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千金药方.房中补益》中则说:“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5楼2015-03-25 10:33
        回复
          节制的思想深植于中国人的“养生经”中。苏轼《东坡志林》中写道:“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于已病之后。” 有时,节制的思想还要借圣人之名来加以阐释:“天生人而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


          6楼2015-03-25 10:34
          回复
            下引言论可以说是节制思想的极致,这种思想的核心是一切都要“少”,而忌讳“多”:“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表生之本也。惟无锅无少者,几于道矣。”


            7楼2015-03-25 1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