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船吧 关注:71贴子:187

回复:(转)大清诚品,洋务制造——清帝国自制战舰一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金、广玉、宝璧号兵船:广州黄埔船坞建造,1890至1891年完工,隶属广东海军。各舰为铁肋木质船身,每艘造价5万7千两;长47.5米,宽7.3米,吃水2.9米,排水量560吨;312匹马力单轴推进,航速9节;装备2门105毫米炮,1门85毫米炮,2门2磅机炮。
各舰皆於广东舰队服役至民国后於1929年除役。
宝璧号炮舰


IP属地:河南64楼2014-08-23 18:00
回复
    广戊、广己号浅水炮舰,亦即铁肋穹式快船;广州黄埔船坞建造,"广戊"於1887年11月," 广己"於1888年四月分别下水完工。
    两舰为钢木复合船身,长45.7米,宽6米,吃水2.13米,排水量400吨,400匹马力 航速12节;装备1门120毫米炮,1门105毫米炮,机炮4门。
    各舰皆服役至民国后於1929年除役。
    广元、广亨、广利、广贞号浅水炮舰:为铁肋舷侧铺钢板之浅水炮船,为广州黄埔船坞根据香港船厂图样自行建造,1886年五月完工,每艘造价5万两;隶属广东海军。
    各舰排水量为200吨,舰身长33.5米,宽5.5迷,吃水2.3米;78匹马力("广亨"及"广利"为65匹)双轴推进航速9至10节。
    乘员71人,装备1门老式克虏伯4.5吨之5.9英寸炮,1门老式3.5英寸炮;"广德"舰则装备4门100毫米炮,6门克虏伯橇盘炮。
    各舰於1913年二月改隶水警厅,后於1929年除役。
    靖安、横海、宣威、扬武、翔云、肇安、南图、广安、神机、静波、广德号炮舰:广东机器局黄埔船坞自制之浅水小炮艇用於防守广东肇庆内河与九龙洋面。
    1881年建成的有"靖安","横海","宣威","扬武","翔云"等五艘;1882年二月与七月由机器局的增步军火厂建成有"肇安","南图"二艘。
    其它尚有各式小型炮艇如:"广安","神机","静波","广德"等多艘。 各艇规格略同,排水量为150吨,马力100匹,航速6节,装备炮2门。
    各艇服役记录不详,应在民国前皆已除役。
    海长清、执中、镇东、缉西号炮舰:为1870至1880年间由广东机器局为盐务局制造之中型巡捕船,"海长清"1872年造,木质船壳排水量320吨,马力200匹,装备火炮5门;"执中"1879年造亦为木质船壳排水量500吨,马力300匹,装备火炮6门;"镇东"排水量170吨,马力170匹,装备火炮3门;"缉西"1872年造铁肋木质船壳排水量320吨,马力200匹,装备火炮6门。
    其中"海长清"服役至民国后。


    IP属地:河南65楼2014-08-23 18:01
    回复
      大沽船坞:1880年,清潮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大沽筹建北洋水师,拥有各类舰船25艘 。为使日益庞大的北洋海军的舰船能够就近修理,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同意,在大沽海神庙周围建起一座船坞,命名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也称海神庙船坞。它是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坞后中国第三所近代造船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的船舶修建厂和重要的军火基地。
      大沽船坞占地110亩,最初厂房设备十分简陋,仅有席棚三座,活动机房八部 。后来从国外购进一些设备,逐渐形成一定规模。1885年,船坞有了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而且建立了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坞。这时的大沽船坞不仅修船而且可以自己造船从1884年起,大沽船坞还承修海防工程。如修理大沽海口各营雷电炮械及电灯,承造炮台炮洞、铁门等。1891年,大沽船坞除修船外还开始制造枪炮、水雷等,实际上又成了一座军火工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大沽船坞被俄国霸占,正在坞中维修的四艘鱼雷艇也被列强掠走,沙俄对船坞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和破坏。后经过清政府多次交涉,1902年沙俄才将大沽船坞交还中国。


      IP属地:河南66楼2014-08-23 18:01
      回复
        守雷、下雷、巡雷、杆雷、快马、飞艇、遇顺、超海、利水、导海:各轮之来历与技术规格不详;仅知"犀照"小轮为1888年以3400两建造做为操习水雷之用,钢质船身长57呎,宽10.2呎,吃水6呎,马力60匹,航速 9节。 "守雷"与"下雷"小轮船为大沽船坞1888年建造,钢质船身,乘员16人,"杆雷"为钢质鱼雷艇,乘员7人,"巡雷"浅水小轮4人,"快马"25人,"飞艇"18人。另拖船"遇顺"为大沽船坞1875年建造,钢质船身。北洋舰队还自旅顺港工程局调用了"利水"小轮船一艘,乘员20人,"导海"号挖泥船一艘(1887年建造),乘员164人。
        各船在1894年11月旅顺口被日军攻占时多被掳去。
        被日军俘获的超海号:

        旅顺港内的导海号:


        IP属地:河南67楼2014-08-23 18:01
        回复
          利运号运输船:铁质船身,马力110匹,员额57人,大沽船坞建造,吨位及建造年代不详;管带为游击编阶。本舰为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时代唯一的运输船。
          宝筏号布雷舰,1890年大沽船坞建造,吨位不详;1895年2月6日晨在威海卫被日军第一鱼雷艇队的雷艇所击沉,同时被击沉的尚有"来远","威远"两舰。


          IP属地:河南68楼2014-08-23 18:02
          回复
            这是根据清军战舰的服役情况统计的,至此应该没有遗漏的了。
            从1868年到1911年,清帝国一共建造了89艘各型战舰,共计65000吨以上(江南制造局11370吨、马尾制造局46141.5吨、黄埔造船厂6240吨、大沽、求新二厂不明,就船型预估在3000吨以下)其中有一部分甚至参加了抗日战争,成绩差强人意,而且多木船,不管是木船还是铁胁木壳船,在新式战舰面前都不堪一击,威远号在大东沟海战开始之初就起火沉没。起步早,但是后继乏力,在日本人还没开国时就开始自制战舰;在日本人自制无畏舰时却退回去了。但是清王朝从一穷二白起,在各项配套工业缺乏的情况下能达到这个成绩,也算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先声。


            IP属地:河南69楼2014-08-23 1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