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康微》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电视里播《康微》。那时候基本上播得都是前三部,但每次只看到一两个画面,就已经换频道了。因为之前没有听过《康微》,更没有看过。
后来电视上播《康4》,具体是初二还是初三的暑假,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当时是觉得剧中风儿很漂亮,一些台词也很幽默,就和家人一起看。
可能我就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看完整部《康4》后才有点感觉。但由于初中时既没手机,也没电脑,连看电视的时间都很少,我的那点感觉就此打住。
在我上高中后,终于有了自己的手机,便开始习惯于天天上网搜东西。有一天,吃过午饭,室友不在,我一个人无事可做。就打开手机,在百度上闲逛。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有贴吧这个东西的存在。好奇心一时泛滥,就点了进去。我竟然突然想起康熙微服私访及,自己都不清楚是原因是什么。
结果从此就彻底沦陷了。
第一次看贴,就是潇潇姐的《隋珠记》。看过的亲一定清楚,这篇文挺长的。我从一两点钟一直看到天完全黑,手都酸了,但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复。
从那以后我便经常来康吧,尽管没申请账号,却一直默默关注。而且自己也产生写文的想法。之后发生的一些事,以及对我的影响,完全是出乎意料的。
我不知道究竟是《康微》中的什么情景触动了我,还是贴吧的什么鼓舞了我。
在之前,我虽然算是个听话的学生,但成绩很差,最差的时候是六十多名。(要知道,我们班总共九十多人,而且我们学校的升学率不高。所以这个排名,实在堪忧)
但自从在贴吧待了一段时间后,我自己内心的梦想似乎被唤醒了。尽管我不能明确表达出那是怎样一种梦想,但它一定是我前行的动力。
就在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我变成了班上综合第八名,文科第二名。
当然,我不是因为这才更加爱《康微》,这只是意外收获的一小部分。
我并没有因为成绩提升,就一心一意的学习。而是开始了对续文的创作。或许是那段时间写续文写得太疯狂,上课写,下课还写,有时听课,有时不听课。同桌看我手里的笔一直没放下过,总会禁不住问我在干什么,我只是说没事。没想到的事,成绩依然没有下滑。
数不清自己写了多少小故事,但却并没有发文的勇气。直到写了一篇《康熙微服私访记(续)》,才开始发文。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以及本人极差的毅力,那篇文被弃了。
高二开学前的暑假,我又发了一篇《许君一世年华,与伊相伴一生》,庆幸的是总算写完整了。本打算从那以后的两年,静心学习,再也不去贴吧。
可是事与愿违,我还是无法放下。最严重的时期就是高二这一年。即使我不上网,不去贴吧,可是心里,脑海中,都会想着。由于我并不喜欢地理,所以每次的地理课就是我最佳走神时间,老师讲着课,我幻想着康微小故事。虽然不认真的听课,但老师问一些问题时,我还总能接上一两句,这样一来,身边的同学竟从未察觉我走神。
排名依旧一样,分数不增不减,别人都说我成绩稳定,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停滞不前。
《康微》还给我带来一个影响,就是在课堂上,我的联想能力越来越强。语文课上的诗词文章,历史课上的故事,我总能因为联系到康微,而很喜欢学,很容易记住。在学山西时,就连最讨厌的地理课,我都十分认真地听了。
在高二后期和高三,我开始向朋友倾诉,徘徊在学习与梦想之间的纠结。朋友一再劝说,让我暂时别再想《康微》,等高考后有的是时间。有时候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可每当一个人伤心时,只要看看以前写得康微故事,就会重新燃起信心。
高考前最后一个月,老师说是最重要的时期,我自己也明白。可是有很多东西纠缠在一起,让我的心绪难平。尤其在考试前几天,我竟没有看过书。
尽管高考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会反思,会感慨,但却不曾后悔加入康吧。
虽说成绩的起起伏伏,心情的反反复复,不能直接说是《康微》决定的,可是没有《康微》,我不会认清自己的梦想、我不会努力过好每一天,我不会有年轻的疯狂。没有康吧,便少了一个温暖的地方。
一直觉得康吧是个奇妙的地方,人数虽然不多,却总能在一段时间后发现几个新人。这便是《康微》的魅力所在,不论历经多少时间的洗礼,经典就是经典,可以跨越年龄界限,可以不理时空距离。
或许没有《康微》,我依旧可以平静的生活,按部就班地走好每一步。可是我,再也不是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