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大王庄吧 关注:33贴子:386
  • 3回复贴,共1

乐亭人繁衍史考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苏东发 工作单位:乐亭县电大
发源于大马群山的滦河,古称濡水,由西北向东南带着大量的泥沙注入渤海,年复一年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堆积成大片平原。乐亭就在这片冲积平原的下游。在乐亭这片土地上,人类居住繁衍的历史究竟有多久,史少记载,众说纷纭。笔者借助考古文物和文献资料,对乐亭清代以前的人居繁衍史,做些粗浅的考证,以飨读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闫各庄镇小石庄村西北,出土新石器时期的石凿、石斧、素面细泥陶片和夹砂陶片等文物,经河北省文物局复查鉴定,属于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历史(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同一时期,在马头营镇黄坨村,出土新石器时期素面细泥红陶钵片、罐片等生活用具和残石磨棒、石凿等劳动工具,经鉴定相当于红山文化,距今约五千余年历史(红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遗址而得名)。这两处文物是目前所知乐亭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遗迹。由此可见,早在远古时代,“这一地区在全新世中期已经成陆,并有人定居”①。


IP属地:辽宁1楼2014-05-09 19:25回复
      夏商时期,传说全国只有1350万人。乐亭虽有记述归属冀州的文字记载,但除去黄坨和石庄出土的文物以外,没有发现这个时期的其他墓葬与遗址,说明那个时期人口稀少,没有形成大的居住部落。东周以后,诸侯争霸,烽火不断,人们为了躲避战乱,逃难的人群自然流向了这个相对安全的沿海边陲地带,这一时期乐亭人口数量有了大量增加。1978年文物普查时,在闫各庄大罗庄、于坨、陶庄、高常庄、兰坨老母庙、石庄、流世佛等地发现七处战国遗址②。表明早在汉代以前,滦河三角洲平原已大部成陆,并已有人定居。1979年,在马头营王庄子村挖水渠时,在二至二点五米以下的海相沉积中,发现有与今海岸近于平行的古贝壳堤,经 C14测定,其年代与渤海湾西岸起于天津市东南的小王庄经巨葛庄至沙井子的第Ⅲ贝堤相当,共同组成渤海西北部距今三千四百年至四千年的古海岸线③。
      两汉时期,县以下的基层政治单位有多种名称,有里、亭,也有乡。汉朝后期,乐亭境域纳入行政区划,成为三国时曹魏海阳县的一亭——乐安亭。“亭”为秦汉时的一种机构,“亭长是县政府派驻各亭部的亲民之吏”④。汉代的亭可分为边疆亭与内郡亭两大类,内郡亭又可分为都市之亭与乡野之亭。亭有多种职能,但其基本职能是治安。《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十里一亭”和“十亭一乡”主要是针对乡野之亭做出的概述。前者强调亭舍间的距离,在社会实际中基本得到了体现;后者强调一乡之内亭部的分布密度,它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亭”这个等级规格说明,乐亭当时虽然人口不多,但人口分布已很普遍。这个时期,所存文献中没有确切的人口记载。在汀流河蒋庄、蔡庄、中堡大店上、独幽城张庄、刘庄等地发现五处汉代遗址;在高庙、邰赵庄、独幽城张庄、井坨刘庄等地发现多处汉墓。其中陶庄乡遗址范围最大,南北长五公里,东西宽两公里,涉及烧纸庄、焦庄、邰赵庄、邰王庄、邰刘庄、前后院、周庄、郑各庄数村⑤。


    IP属地:辽宁3楼2014-05-09 19:41
    回复
      在中国人口发展的史上,明清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明朝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社会,虽然出现中国古代史上空前绝后的繁荣稳定,但对人口的控制力很弱,所以至今对其人口数目有很大争议(据资料载,明洪武廿六年全国人口总数有7270万,崇祯初期达到1.5亿)。“永乐二年九月丁卯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以后又几次移民,乐亭乡民大部于这个阶段来自山西。《明太祖实录》中有从关外移边民入永平府的记载:洪武六年(1373),从辽东瑞州迁边民入永平府之滦州(今滦县),人数不详;洪武十年(1377),迁山后降民往北平,永平两府。当时永平府所辖六州县,在洪武时期的大移民中,平均每县接受的移民,根据推测可达5千人左右。1403年,朱棣继皇位,改元“永乐”。随后开始了第二次大移民。从永乐元年起,自江苏、安徽等地移来殷实富户来此屯田。根据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江淮迁民亦至,开始将土民编为社、迁民编为屯。计编十八个社、九个屯。由此可知,仅江淮移民就占土著民的50%。据邻县滦南1981年地名普查时统计,全县594个自然村,建于明代的占89%,也就是说,滦南县约有近90%的居民来自外地。乐亭居民口头流传:“要问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个时期的移民除少部分来自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山东等地外,绝大部分是明洪武四年(公元1341年),从山西山后陆州迁来的居民(蒲州、解州、绛州、霍州、隰州、吉州)。除朝廷组织的大批移民以外,还有因自然灾害从山东、河南等地逃荒过来的移民。可以确信明朝是乐亭人口大移民的时期。但明代疏于户籍管理,且人口增长缓慢。县志记载:“况近来赋繁役重,迁徙无常,又安望其民加多也?”据洪武十四年创编《赋役黄册》记载:户3321户,人口32999人。在《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中载,根据永乐年间相关记载,滦州(含乐亭)永乐十年以后全府的人口大约为11万。乐亭隶属滦州,人口达到42090人。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人口77112人。明墓出土文物不多。能佐证历史的只发现两处明代墓葬(桥头东庄子和新开口石庄)。明代墓葬之所以发现不多,是因为明、清坟墓大多以棺椁土葬,年长日久,棺木腐烂,如无铜钱及殉葬器物,很难鉴识。金元时期的墓葬多为穹隆顶,砖结构,尽管骸骨无存,墓体尚在。


      IP属地:辽宁8楼2014-05-09 19:43
      回复
        清代是人口增长的高速期,清朝统治带有奴隶制统治的残余意识,对人口进行严酷的控制,并禁止他们随意流动,在清代初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近一个世纪时间里(1644~1740年),却只有人丁统计,不见全国人口数字。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在20世纪30年代也指出,清初人口统计“是不可靠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丁不仅是力役的直接承担者,同时还成为政府确定其它赋税征课的依据。因此,人口瞒报现象很普遍。清代人丁编审的目的是税赋和劳役,编审对象是十六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子。“民年十六始傅,六十以上除之”(乾隆《大清会典》卷九,户部,户口)。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记载,“康熙五十年人丁数为2462万。”我们能否据此说这一年我国人口数为2462万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据人口史学家们推算,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我国人口数远多于人丁数,是2462万的数倍。由此可知,人口数和人丁数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根据《中国人口史》资料,清代康熙年间全国人口已有1.6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已至3.115亿,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3.831亿,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军起事前全国有人口4.36亿。这是清代人口的最高值。但是随后爆发了太平天国战争(1851~1864),捻军战争,陕甘和云南的民族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74年(同治13年),只剩下3.6亿人口,锐减了7000多万。一直到1910(宣统二年)才恢复到4.3亿。这个时期,乐亭远离战场,社会相对稳定,人口稳定增长。康熙《永平府志》卷7记载,康熙四十九年乐亭人口为48335人。据光绪《乐亭县志》,光绪二年(1876)40730户,210700口。笔者以为,这一数字是可信的。
          本文试图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借助考古文物和文献资料来反映乐亭这方水土从史前以来的人居发展繁衍史,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资料:
          1、高善明等:《滦河三角洲滨岸沙体的形成和海岸线变迁》,《海洋学报》2卷 4期,
          2、据乐亭县文化馆材料。
          3、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5年 2期。
          4、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5、王泰祥:出土文物与乐亭历史
          6、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5年第3期
          7、乐亭文物管理所资料
          8、《金史》卷八
          9、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二《赵思恭神道碑》。
          10、王泰祥:《出土文物与乐亭历史》
          11、韩嘉谷。西汉后期渤海湾西岸的海侵考古,1982年(3)
          12、谭其骧,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浸。《人民日报》1965年10月8日
          13、王守春,公元初年渤海湾和莱洲湾的大海浸,《地理学报》1998年53期


        IP属地:辽宁9楼2014-05-09 1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