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2月20日漏签0天
云南大学吧 关注:238,539贴子:5,474,92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云南大学吧
>0< 加载中...

王兟:"炒鱿鱼"逼出金牌投资人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沉默四个多月后高调复出,原TOM集团CEO王兟又被大牌公司俘虏了。
王兟是一位投资家式的职业经理人,任职高盛期间,他曾成功主持了入股平安保险、华远房地产的好戏,投资回报率高达十几倍;主持TOM集团时期,先后并购了40多家企业,使TOM集团收入规模增长了30多倍。 
 如今,这位投资人刚刚加盟德太集团,投资人的角色依然没变,只是登上了这个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平台,王兟似乎更可以一展拳脚了。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职业概况

  老板: William McGlashan

  持股情况:德太集团全球数十位合伙人之一,所持股份不详

  个人资产:个人控股美投国际集团,参股云南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

  管理风格:具有国际视野,善于战略布局,精于资本运作

  职业目标:提升德太在亚洲地区的名声,做出一些有创意的投资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半是打工半做老板

  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为德太集团合伙人的王兟,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打工者,他已经持有了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他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自己主持的投资业务的回报。

  实际上,王兟这种非纯粹的打工身份早已经持续了多年。早年,王兟曾经期望自己在第一份工作上能够干上一辈子,但最终他没能如愿,甚至于差一点被“炒鱿鱼”。这次经历让他感受到了职业压力,“被逼着自己开了一个公司”。这个主要投资于房地产的私人企业至今依然掌握在王兟自己的手里,也为他个人赚取了不小的收入。

  正是这些个人的投资所得,加上自己多年的职业收入,使王兟拥有了一定的资金,足以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私人投资。正因为如此,当王兟在2006年1月宣布从TOM集团离职的时候,更多人认为他将会选择自己创业,而他自己一开始也更倾向于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投资机构。

  这么多年来,王兟实际上就没有“专心”地打过工,然而,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名大中华范围内出色的职业经理人、金牌投资人。从高盛到TOM,多年的时间里,王兟先后在不同的位置上扮演了成功的经理人角色。如今,虽然他已经成为德太集团的合伙人,但是作为一家投资机构,王兟的角色实际上依然是一个为财团服务的高级打工者,不同的是,他距离“专心”自主创业更近了一步。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炒鱿鱼”逼出金牌投资人

  17年前,当王兟走进麦肯锡顾问公司的时候,他期望能安稳地在这第一份工作上干一辈子。3个月后,他差一点被“炒鱿鱼”。从此,职业压力驱使王兟努力前行,从麦肯锡到获多利投资、高盛投资、TOM集团,从美国到中国香港,一步步成长为今天著名的金牌投资人。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少年早熟15岁上大学

  1964年,王兟出生于云南昆明。年少的王兟,思想上显得比同龄人更成熟。他回忆,当年自己思考最多的竟然是“什么是世界第一流”、“什么是现代化”之类的问题,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刚刚15岁的王兟顺利考入云南大学,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在这里,王兟得到了良好的自我锻炼。“我在年级里虽然年龄最小,但最后我在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却当选了,可能大家觉得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还不错。”王兟开始感觉到,自己在与人沟通方面具有一些优势,这个感觉,在他参加工作的头两年时间里,越来越强烈。

  此时,王兟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专门研究西南三省的土壤特性,然而他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研究,而更适合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男怕入错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4年,王兟考取英国牛津大学。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牛津5年意犹未尽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出国热兴起的时候,刚刚20岁的王兟步入了世界名校,少年春风,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进入牛津,王兟的行当也从理工换成了自己心仪的工商管理,研究的课题自然也不再是各类泥土,而是关于企业的经营之道。王兟为自己选了一个具有实战性的毕业论文题目:《一个亏损多年的庄园5年的管理计划》。论文最终拿到了牛津颁发的毕业论文二等奖,王兟尤为看重这个奖励,甚至于感叹自己的自信心是从这里开始的。

  1986年,王兟顺利拿到了牛津的管理硕士学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早已立志从商的他,却没有直接步入商海,反而选择了一条有趣的道路:花3年时间,在牛津重新从本科阶段开始,学习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课程。

  “和人沟通,最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认真地在牛津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三门课程,对我理解西方文化有特别的帮助。”王兟回忆,那时候感觉自己还年轻,不着急。

  在牛津整整5年,对王兟来说却意犹未尽,以至于在多年以后,他依然在反复唠叨,自己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在45岁以后,能够重新回到大学校园,学习一门自己喜欢、哪怕不一定有什么作用的功课!这是后话。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主政TOM扬名立万

  王兟真正为人所知,还是到了加盟TOM以后。2000年5月,加盟TOM.COM,出任投资总监,此时的TOM核心业务是一个诞生在网络热潮末期的网站TOM.COM,虽然背靠李嘉诚财团,但因为营利模式不清,月亏数千万港币,TOM董事会有了一个战略安排:依靠强大资金支持,展开大规模并购,快速整合起一个营利产业群。时势造英雄,进入TOM两个月后,王兟便从投资总监升任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主管公司事务。

  对于王兟来说,自己虽然身为TOM高管,但身份却更像一个投资人,整日忙碌于与众多企业的并购谈判之中。几年之间,TOM竟然完成了40多项收购及战略联盟,整个TOM也从最初的互联网企业,扩充发展成为大中华区著名的中文跨媒体企业,产业涵盖网络、出版、报纸、电视台、体育等,并因此而更名为TOM集团,原本的TOM.COM则被分割出来,独立上市。

  2000年王兟加入TOM的第一年,其收入为1100万美元。5年后,这个数字被王兟放大了整整36倍。2005年,TOM集团的收入已经达到约4亿美元,王兟的职业声誉自然也随着飞涨,成为大中华地区最著名的职业经理人之一。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逆市投资

  在TOM集团5年多时间里,王兟虽然一直以投资为己任,整段职业生涯几乎都在收购整合之中度过,然而职务毕竟是CEO,琐事繁多。成了全职投资人的王兟,一下子来了劲,“TOM规模再大,毕竟也只是一个媒体集团,而我的兴趣比较广泛,什么都想接触一下。”当然,对于投资人来说,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能投资什么行业,而在于能获得多少回报,每个投资人都会有自己的“秘籍”,和王兟分享投资心得,他的经验是“逆向思维”,案例很多,收成不小!

  “我在香港房地产最活跃的投资期间是SRAS以后,SRAS期间没有办法干活,房地产交易到了历史最低,最好的房子从1997年的高峰到SRAS以后跌了80%的价格,按揭利率低到2.5%,那一段时间我连续买了几个房产,最后证明增值很高。”王兟认为,这就是一种逆向思维,他有自己的盘算,“大家都不想要的时候,其实你仔细一想很简单,听说在港岛南区总共有8000座豪宅,香港有800多万人,如果每1000人有一个人可以买这样的豪宅的话,这个供应就没有了,所以这个供应是有限的。”

  王兟最近一笔备受称道的逆市买卖是投资云南曲靖焦化厂。“我去投焦炭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疯了,当时焦炭过剩1亿吨的产能,但我个人觉得,煤化工,特别是做石油替代产品,很有前途,现在事实上已经证明这个判断是对的,我当时进去的时候是焦炭最低的时候,去年整个焦炭行业有很大的进步。”

  王兟解释,投资人没有什么“炼金术”,不是像圣贤一样坐在小屋里,其他人都看不到,他就能眼观八方看到机会,成功的投资人是经过大量的实战经验,经过大量调查,才得出别人得不出的结论,因为他有更多的数据,或者更多的经验,或者他敢于去相信一种别人不敢相信的假设,这敢于逆向思维的重要因素,逆向思维是最难的,成功了以后回报也会很高,这样才有真正的满足感。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投资梦想

  不久前,在接受一家海外媒体采访时,王兟踌躇满志地感慨,德太集团有300亿美金,如果在亚洲投资10%到30%,你可以想象规模有多大!第二天,报纸的标题让王兟自己也吓了一跳,“德太集团要在亚洲投入一百亿美金”,30%×300就是90了吗?90再扩大一点,不就是100亿美金了吗?这样的扩大化宣传,让王兟对于未来的投资数字开始说得谨慎,“怕误导大家”。然而,这并不影响加盟德太的王兟对自己新的职业生涯业绩期待的公开表述。

  “我起码希望在5年以后,在一些重要的交易上,大家都觉得德太绝对不比别人落后,甚至是领先的。最好有一定的创意,做几个别人没想到的交易。这些交易的投资回报,无论从中国来比较,还是世界上来比较,都是响当当拿得出去的。而且总体的投入资本也是一个比较有规模的,不是只做了两三千万的投资。”王兟表示,这是自己目前工作的目标。

  “对个人的目标,就不能够只是完全用数字来衡量,能够跟合伙人打成一片,大家enjoy(享受)这个过程,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关于个人的目标,王兟表示已经“变得多元化一点!”


  • 扶桑树下说书人
  • 八斗文渊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it.sohu.com/20071219/n254187355.shtml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云南大学吧
分享到:
©2024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