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堆烟吧 关注:136贴子:21,227

【双坑合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挖一坑,慢慢填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29 13:53回复
    君子和淑女两词最早的出处自然由相关的考证者去考证,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我们最熟悉的出处自然是《诗经·关雎》中的这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经过三千年左右的发展,这两个词的含义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随着时代的改变还会有内涵的变化,就算是同一时代,每个人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也可谓各有不同了。无论是字典的解释,还是百科的定义,似乎都很难描述出我们心中那种微妙的感觉。
    因此这个贴,大概会描述我对于君子和淑女的想法了,而这个想法,恐怕和很多人有很多的出入了。其实就武侠而言,这些人经常需要打打杀杀,严格来讲基本是没有君子和淑女的,我的描述,只是讲究一种概念,一份精神甚至只是一个表现,并不是说,这些人就是真正的君子,或者淑女。
    既然是个大坑,就要有填坑的顺序了,老规矩,顺序是金庸-梁羽生-古龙-卧龙生-萧逸-凤歌-王度庐-沧月-王晴川-司马翎,也就是我的阅读序。


    IP属地:河北6楼2014-05-19 12:04
    回复
      君子之金庸篇
      目录
      1、佳人侧卧,宝剑相隔
      2、情义难全,苍生为大
      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4、浪子轻佻,只为情苦
      5、出水芙蓉,碧血香魂
      6、两场追杀,三场悲情
      7、飞上床的大粽子
      8、雪山长出空心菜
      9、千里护送是孩提
      10、臂上斑驳为哪般
      11、君子总与迂腐伴
      12、当妹妹不是妹妹


      IP属地:河北7楼2014-05-19 12:28
      回复
        1、佳人侧卧,宝剑相隔
        一直以为,金庸小说中的第一君子男主当属袁承志。
        我曾经说过,袁承志是金庸对于“完美型”男主的最后尝试,伴随着金庸创作的逐步成熟,男主角的性格烙印愈发清晰,伴随着的则是种种相应的缺陷。陈家洛固然也是一个“完美型“男主,但毕竟他的选择饱受诟病(有关于陈家洛,在第五篇中具体来写),而袁承志,几乎可以说所作所为基本是无懈可击的,金庸小说中也基本就此一例。
        回到君子的话题,其实“佳人侧卧,宝剑相隔”是小说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貌美如花,柔情似水的公主就躺在身边,袁承志却用金蛇宝剑将两个人隔开,虽然看上去有点煞风景,但也体现了他的一种态度。
        不管是对待爱情,对待朋友,对待长辈,对待同门,乃至于对待敌人,袁承志都做到了君子之风。读者朋友在小说中都讨厌的角色,首屈一指的是归辛树夫妇。这对夫妇过于溺爱孩子以至于丧失了一些做人的原则,还有护短和偏听偏信的短处。可他们偏偏是袁承志的师兄师嫂,这也让袁承志十分难办。袁承志无疑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他对于师兄师嫂做到了应有的尊敬,在原则性问题上则对师兄师嫂绝不相让,在和师兄师嫂不得不刀剑相向的时候,他却屡屡相让。袁承志的一切所作所为绝不是做作,更不是沽名钓誉,确实是发自真心的。最终他通过努力终于和师兄师嫂消释前嫌,也让焦宛儿罗立如等人对他衷心敬佩。
        这件事充分体现了袁承志的君子信条,尊师敬长的同时却更加坚持真理正义,正是君子所为。在爱情方面袁承志偏于懵懂,但他却有自己的一番主意,终究因为道义的因素离开了阿九,与青青走到了一起。这并不是一个最浪漫的结局,却是君子的必然选择。
        君子不一定是可爱的,但一定是可靠的,也许很多人不觉得袁承志是一个可爱的角色,但没有人能否认他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袁承志是个君子,也不失为是一个英雄,但毕竟不是一个性格色彩非常鲜明的人物,所以在读者中的欢迎程度并不高。金庸给了他一个不完美却也还算光明的结局,佳人相伴,朋友相随,却只能眼看着神州大地尽落异族之手无能为力,也只能让国破家亡的阿九,对他相思一生。


        IP属地:河北9楼2014-05-22 23:24
        收起回复
          2、情义难全,苍生为大
          记忆中很少有人用君子这个词形容郭靖。
          尽管君子缺乏一个普遍公认的定义,但是在一般人想象中,君子无疑应该是风度翩翩,文采斐然,潇洒不群的样子。但郭靖和这些不沾边,他木讷淳朴,耿直坚毅,甚至有一些迟钝和迂腐。不过在我看来,郭靖是拥有那些君子最重要的特质的。
          君子以诚待人。郭靖无疑是一个诚实的人,有时候甚至诚实过了头——因为他的诚实,他险些两次和黄蓉缘断今生。
          君子一诺千金。尽管对于欧阳锋这种恶人应不应该这么重承诺是值得商榷的,但郭靖却真的做到了三次饶他不死,哪怕他明知欧阳锋是不会对他守什么诺言的。
          君子大勇无畏。郭靖无疑是一个勇敢的人,从小的时候保护哲别开始,他就始终按照人生的信条一直走下去,对任何事情都是勇敢无畏的。
          郭靖从小的生活环境,无疑是十分单纯的——那些草原的放牧者们,毕竟是粗犷和简单的。郭靖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十分正统和严格的。这样的经历让他成为了思想非常简单正统的人,并且一生始终如此。当然强烈的爱情也一度让他略略偏离这个轨迹,曾经陷入了情义难全的境地。不过在苍生面前,郭靖还是放下了个人的情感,当他选择了拯救无辜百姓而放弃退婚的请求之时,他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侠者。想来金庸也不忍心看着他就此悲剧,才让他避免了情义之间的抉择,其实在我看来,如果真的逼到了他必须选择的时候,他选择全义舍情的概率也许还更大些。


          IP属地:河北11楼2014-05-25 19:51
          收起回复
            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说郭靖是君子也许还有人会认同,说杨过是君子,恐怕就算是喜欢杨过的读者也有很多不认同的,其实我自己都不是很认同。
            不过在程英眼中,杨过却是一个至诚君子,默默写下了这句著名的话: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在我看来,这是金庸希望以程英来描述杨过一方面的特质,只不过这方面,金庸似乎没有成功。
            程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句话的?只是在和杨过共患难了一次而已。老实说,这时候程英对杨过又能有多少了解呢?她这句话,只是一种感情的抒发而已。
            而杨过,性格冲动,易走偏激,是非观也不是很明确,很多事情做的压根不算很“君子”。尤其是为了弄清楚父亲的真相,干了很多违背道义的事情,更是让他远远背离君子的标准。虽然在弱肉强食的江湖,这么做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好办法,父仇不共戴天也可以理解,但是他终究当不起君子这个词的。
            当然杨过对程英倒还算得上比较君子,仗义相助,敬重有加却绝不逾矩。从这个角度看,至少杨过对得起程英对他这么高的评价。
            神雕中真正的君子,当属耶律齐。杨过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情境闯入了程英的生活,也闯入了她的心。如果不是际遇的捉弄,程英也不至于“一见杨过误终生”,在我看来,她和耶律齐,才是君子淑女的完美组合。
            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事情,唯有耶律齐这种真正的君子,才包容得起郭芙,从这个角度看,杨过虽然对郭芙屡次宽恕,但气量上终究还是比不耶律齐。


            IP属地:河北12楼2014-05-26 12:23
            收起回复
              4、浪子轻佻,只为情苦
              杨过从小接受的教育没能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体系,造成了他价值观的不分明和矛盾性;令狐冲接受的是伪君子的教育,却变成了一个真君子,一方面得感谢宁中则,另一方面也得感谢岳不群装的太像。
              尽管表面上令狐冲有点不正经,很多行事像个轻佻浪子,但骨子里他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尊师重道,他爱护同门,他一诺千金,他守信重义。这种表面和内心的巨大反差,让他失去了岳灵珊,又让他得到了任盈盈。
              回顾洛阳绿竹巷令狐冲和任盈盈的初识,令狐冲活脱脱是一个守礼君子,这也是他难得正经起来的时候,也因此赢得了任盈盈的一片芳心。可惜岳灵珊没有机会见识令狐冲君子的一面,以至于同门多年依然未能彻底了解大师兄的为人,终于倒向了外表更像君子的林平之。
              令狐冲离开华山之后行事愈发洒脱不拘小节,和感情的折磨不无关系,尽管守住了心中的信条,但做事未免有些用放浪排遣苦闷的嫌疑。其实这也很正常,张丹枫因为感情失意也一度失去了理智,相比而言,令狐冲似乎还控制得更好一些。
              总而言之,令狐冲尽管并不符合君子的普遍价值观和准则,却可以当得起君子一词的。


              IP属地:河北13楼2014-05-26 12:43
              收起回复
                5、出水芙蓉,碧血香魂
                相比于令狐冲,陈家洛反而是一个更典型的君子,尽管后者的受欢迎程度,比之于前者可谓判若云泥。
                陈家洛出身于书香世家,是金庸小说中仅有的两个书生型男主角之一。单从传统意义上的君子标准而言,陈家洛无疑是金庸小说中最典型的君子了。不过陈家洛这个人物的塑造相比于袁承志还是单薄了不少,展现其君子之风的情节也少了不少,所以在我看来他只能称之为金庸小说的第二君子了。
                不过陈家洛大概是金庸小说中诟病最多的男主角了。他在不少细节里惨遭批判就不细细言说了,对他批判最严重的无非是三点:移情别恋、误信乾隆、出卖爱人。
                第二点和他君子与否倒无关了,至于这一点是不是该批判也不是本段的主题,暂且放过。对于第一点,其实陈家洛还是蛮冤的。首先遇到香香公主的时候他和霍青桐其实还没有什么实质性发展,尽管霍青桐赠剑是有所暗示,但陈家洛却并没有太积极的回应,也没有太意识到霍青桐的心,他爱上香香公主,并不存在什么移情别恋一说。还有一个就是书中有一个对陈家洛的心里描写,写到他发现自己更爱香香公主,可能是因为霍青桐比自己更强。其实这个情节反而更能说明陈家洛是一个君子,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他在没有确定自己是否是这种心理的时候就勇于自我批判和反省,正是君子的风范。
                至于出卖爱人,那确实是一种无奈,在这种情境下,陈家洛必须要做出抉择,其实无论他做出哪一种抉择,他对一些人有所亏欠就已经注定了。更何况他那时候就算不放弃香香公主,恐怕也救不出她了,从香香公主被乾隆掳走的那一刻起,他们之间的悲剧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陈家洛和喀丝丽初会的时候,出水芙蓉民歌相迎,君子美人的初见充满了浪漫。然而陈家洛背负太多,喀丝丽也命途多舛,终究只留下了碧血香冢,让人慨叹不已。


                IP属地:河北14楼2014-05-26 13:04
                收起回复
                  6、两场追杀,三场悲情
                  金庸用两本小说写了胡斐与三个女孩子的感情纠葛,这三段感情纠葛,浓缩在了两场追杀之中。
                  《飞狐外传》中因为胡斐对凤天南的追杀,他结识了袁紫衣和程灵素,也收获了两场悲情。重义重诺,百折不挠无疑是该书中胡斐的标签,他是一个侠者,也是一个君子。因为他的君子之风,他赢得了两个女孩子的芳心;同样因为他是君子,他始终保持了和程灵素之间纯洁的兄妹关系,也始终保持着和袁紫衣相爱又相对的关系,造成了感情上的悲剧。
                  这不是胡斐的错,也不是程灵素的错,似乎也不该是袁紫衣的错。这是侠者的担当,也是感情的忠贞。他不是君子型主角,但他着实是一个君子。
                  《雪山飞狐》中,胡斐从追杀者变成了被追杀者,原因竟然是苗人凤误会他对苗若兰非礼。其实胡斐和苗若兰同床共衾本来就是个巧合,至于苗若兰恰好亵衣不足以蔽体,更是巧合中的巧合。真相则是,胡斐固然外貌有些粗豪,但他却是一个守礼君子。他甚至害怕自己的胡子扎到了苗若兰,每次看到这个情节,我都情不自禁会心一笑。
                  遗憾的是,因为误会胡斐和苗若兰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因为这个误会,胡斐终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的这段感情,恐怕也要以悲情收场了。


                  IP属地:河北15楼2014-06-04 18:21
                  收起回复
                    7、飞上床的大粽子
                    石破天更不是典型的君子,他只是一个善良人。
                    很难想象,性格扭曲的梅芳姑,能教育出这么善良一个孩子——他不会去害别人,也不忍见到别人去害别人,甚至当别人害自己的时候,他都往往在事后原谅了这些人。他单纯不懂机谋,对于人间苦乐也看得很淡,对什么事情也看得很开。他不是传统教育的优良成品,却有着人类与生俱来的真善美。
                    这样的人物,并不是广泛受读者喜欢的,甚至很多读者会认为,他完全是走了狗屎运,才从乞丐一步步变成了大英雄。这么说不无道理,但却并不全面。他之所以有很好的运气,其实和他天性的淳朴善良不无关系。
                    比如他能够赢取阿绣的芳心——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纯粹的运气好——固然有时机和运气的因素,但根本还是因为他的善良。当他以一个“大粽子”的状态飞上阿绣的床上的时候,他的想法十分简单——哪怕是无意,也不能侵犯这位姑娘,妨碍这位姑娘的名节。他说出的话很可笑——“我动不得,求求你,将我搬了出去,推出去也好,踢出去也好。”但是话里却透出了他的那份善良淳朴。
                    石破天没有读过一天书,大概也不懂君子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和具体涵义,但他的一言一行,却借着人性的本真,与君子的言行达到了很好的契合,说他是君子,也不算什么过誉的评价了。


                    IP属地:河北16楼2014-06-07 20:53
                    收起回复
                      8、雪山长出空心菜
                      和石破天一样淳朴善良的是狄云,但他的环境更险恶,所以他成熟得更快更多,到小说最后,他都可以完成复仇了。
                      戚芳叫狄云空心菜,正因为他心中没有什么复杂的念头,简单而正直。
                      可惜他所处的环境,实在太险恶了,他的淳朴,只能带给他无穷的灾难。对戚芳的误会让他泯灭了生的欲望,但丁典却给了他支持下去的那一线阳光。
                      于是狄云开始成熟了,也不是那么淳朴了。逃亡雪山的一段路中,他完成了人生的一场大蜕变。
                      有人说,逃亡雪山的一段路程中,狄云的表现不像个君子,更不像个英雄。这句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那个时候,狄云所能想的唯有生存,当生存都存在问题的时候,他又怎能飞蛾扑火般地去救那些误会他、鄙视他的人呢?更何况,他终究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水笙,哪怕他在她眼中,是个“小淫僧”。
                      所以狄云尽管表现得不是那么英雄,却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展现了自己的人格,守住了底线,这正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展现出来的最好形象。他似乎没有君子的形象,却是水笙心目中的君子,并成为了她此后人生唯一的一点亮光。其实对于狄云,水笙又何尝不是他唯一剩下的亮光呢?


                      IP属地:河北17楼2014-06-08 18:19
                      收起回复
                        9、千里护送是孩提
                        相比于狄云和石破天,张无忌的成长环境是更单纯的——远离人烟的小岛,只有爱他的父母和义父。
                        当然张无忌的层次要比狄云和石破天高太多——毕竟他的父母义父,都不是等闲人物,对他影响最大的父亲,更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型名侠,张无忌不会像狄云那样没见过世面,也不会像石破天那样缺乏文化。
                        所以从根开始,张无忌接受的教育就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君子,一个侠客。虽然他也有一些缺点,但这两点,他却从来没有违背过。君子的仁,君子的勇,君子的诚,君子的信,君子的礼,君子的义,他都有过精彩的表现。
                        当然因为他的单纯,他也没少吃亏,不过正应了一句“吃亏是福”——朱九真害他,却让他得到了九阳真经,解脱了人生大劫;朱长龄再次害他,却让他因此遇到殷离,与明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中了成昆的诡计,却让他收获了小昭的真情和乾坤大挪移心法。
                        张无忌有很多感人的情节,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千里护送杨不悔这件事。张无忌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在纪晓芙临死前承诺了下来,其实此时的他,对于明教和杨逍还是心存警惕的。此时的张无忌多大?不过十四五岁而已。而他所冒的危险,可谓十分之大——江湖险恶,路途遥远,他自己本来就是很多人欲得之而后快的人物,杨不悔也是峨嵋派诛杀的对象,更何况他此时还身有寒毒,基本不会武功。所以这真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事实上这一路他还真是经历了很多苦难,数次险些丧命,多亏了他运气还不错,以及急智和对毒药的了解。总有读者说张无忌软弱,其实那只是一种天性的表现,他性格有这个成分,而人格上,他从小就是有非常之大勇的。
                        张无忌是侠者,是君子,也有普通人的一面。正如金庸所说,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


                        IP属地:河北18楼2014-06-09 16:35
                        收起回复
                          10、臂上斑驳为哪般
                          余鱼同不是自虐狂,但他却着实在自己的手臂上刻下了无数疤痕,也在心中滴下了无数血泪。
                          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道义上不该爱的人——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余鱼同解不开心中的结,就只能用痛苦麻醉自己。毫无疑问余鱼同是一个颇为传统的君子,但他却着实做出了一件很不君子的事情。
                          铁胆庄外的意乱情迷,不能怪他心志不坚,也不能判定他败絮其中,只是在特定的场所因为感情的理智迷失。更能让人铭记的,还是他冒着性命之险去拯救文泰来,最终丧失了英俊的面庞。
                          所以尽管他曾经失足了一次,他依然不失为一个大丈夫,一个君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骆冰能够原谅他,文泰来能够原谅他,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又何妨原谅他呢?
                          很多读者不喜欢余鱼同,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犯下了这次错误,而是因为他对待李沅芷的迟钝和冷漠,如果不是李沅芷的积极和坚持,一段大好姻缘可能就此变成两个人一生的悲剧。另外余鱼同在感情挫折面前未免显得太消沉了些,但这反而拉进了他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显得那么真实、就好像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一样。
                          其实余鱼同正是金庸笔下的第一个书生型人物,金庸笔下这类角色虽然不多,但基本还是受金庸偏爱的,毕竟金庸自己,也是书香门第出身。余鱼同的感情挫折和感情收获,也许正是金庸人生中某个片段的折射?


                          IP属地:河北20楼2014-06-12 17:36
                          收起回复
                            11、君子总与迂腐伴
                            要说金庸小说中最迂腐的人,很多人无疑会想到张翠山。
                            小船之上,命在旦夕。面对已经“恶迹昭彰”的谢逊,明知不敌的张翠山居然要把谢逊叫醒,光明正大地和他拼斗。这种行为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作死”。
                            对恶人用不用这么讲江湖规矩,光明正大?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就算是君子,也未必会认同如此。
                            但张翠山就是如此。天鹰教的大船之上,明知巨鲸帮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却希望殷素素能够把他们都救上来。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人救上来以后,也许会害更多的人,但那时候的张翠山,只是怀着悲天悯人的仁者心态。
                            这样的表现很多读者都不喜欢,但在我看来其实还显得很可爱,不枉张三丰对他的一片教导。
                            张翠山的死亡,也带有一定的“迂腐”色彩。其实俞岱岩的残废,主要责任人是阿三,次要责任人是殷野王、殷素素和都大锦,就算张翠山替妻子揽下过错,也决不至于以死相谢。但他偏偏就认为自己完全对不起兄弟,又不忍心破坏夫妻情谊,选择了自杀的不归路,间接也把殷素素逼上了绝路。相信很多读者都对他的选择充满不赞同,但在我看来,他的行为虽不可取,但却也是值得尊重的。
                            张翠山常常用来和张无忌做对比。两个人作为父子,确实有很多地方比较一样,也都是比较传统的君子,但张无忌却没有张翠山的迂腐。想想光明顶之上,张无忌用计套出鲜于通的丑事,行骗降服了何太冲夫妇,这样的事情张翠山恐怕是干不出来的。
                            其实在世俗的眼光中,君子往往是迂腐的。正如在很多人眼里,那些为了事业和追求放弃一切乃至于不惜献身的人是傻子疯子一样,君子的很多言行,在很多人眼里常常显得迂腐。这样的人在俗世中往往会屡遭挫折,这也让他们的坚持,尤其显得可贵了。


                            IP属地:河北21楼2014-06-13 07:56
                            收起回复
                              12、当妹妹不是妹妹
                              爱上自己的妹妹,无疑是一件悲剧的事情。
                              第一个写这种题材的人不知道是谁了,也许在中国古代,这种对于伦理的探讨就已经存在了,只是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知道在何处了。第一次在我面前展现这个命题的,应该是雷雨了。
                              这样的命题在武侠小说里面也有,因为这种类似的伦理关系,云素素不幸坠崖,西门玉霜孤身远走。金庸小说中,段誉也被老天开了两次玩笑,庆幸的是这也仅仅是两次玩笑,而不是残酷的真实。
                              突破世俗的是勇者,突破伦理的则是人渣。段誉显然没有突破伦理的念头,事实上他是一个君子。
                              淡定从容,是君子的风范;见义勇为,是君子的品格;守信重诺,是君子的标杆;敬老孝顺,是君子的底线。段誉无疑都做到了这些,虽然他处理事情,思路是十分灵活的。
                              记得很深刻的一点,就是在被下了春药的时候,段誉依然用强大的意志力,保持了伦理的底线,没有侵犯木婉清。当然他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也有所体现,比如他考虑拜南海鳄神为师来解脱灾难。
                              被下药时尚且能够把持,清醒的时候段誉自然不会有违君子之风。哪怕面对心中无限爱慕的绝世佳人王语嫣,在她不穿衣服的时候,段誉甚至都不占眼睛的便宜。
                              所以段誉终究凭借着他的光明磊落,大度宽容的真君子风范,赢得了王语嫣的芳心。金庸也待他不薄,终究让“他的妹妹”不再是他的“妹妹”,也让读者感到无限的欣慰了。


                              IP属地:河北22楼2014-06-13 07:56
                              收起回复